一灯大师俗名叫什么 一灯大师是谁的后人
一灯大师俗名叫什么 一灯大师是谁的后人
《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身边有着“渔樵耕读”四弟子,分别是点苍渔隐、樵夫、武三通、朱子柳。原为大师出家前手下四名得力大臣。
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般人们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这“渔樵耕读”的排列却是渔夫在前,读书人在后,那么,这里面存在什么道理呢?
来源:图虫创意
有人认为渔夫的形象与道家有关,因为庄子和屈原都做过与“渔夫”相关的文章,如《庄子·杂篇·渔父》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故事,《楚辞.渔父》中也有屈原和楚辞的对话。道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因此作为道家的代表,农耕社会四业中渔夫居于首位。
来源:IC photo
樵夫的形象则与佛教有关,中国禅宗的代表人物六祖慧能大师,在出家之前是樵夫,传说在卖柴时听到《金刚经》中的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顿悟。根据这个典故,可以看出,樵夫形象与佛教挂钩,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有着无法磨灭的影响。
来源:IC photo
至于耕者,在农耕文明时代,农夫是主流,农夫靠体力付出养活家人,在当时地位不低。但是当时的农业生产受天气、病害、河流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来源:IC photo
读书人的形象在历史上并非一直被放在尊位上,在元代时,有所谓“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读书人被排在末尾,地位甚至比娼更低,我们今天的“臭老九”的说法也起源于元朝。
又有一说,渔夫为水上劳动,樵夫为陆上劳动,耕者为体力劳动,读者为脑力劳动,都有其本身存在的代表意义。
有趣的是,通士民阶层的“渔樵耕读”情结,更多地是因“有余”、“多薪”、“有粮”、“出仕”这些吉祥的寓意。
“渔樵耕读”作为过去农耕社会的四业,被文人用来作为归隐田园的象征,经常是文人墨客用来作画吟诗的题材,寄托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比如明代诗人杨慎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在古时常用器物和家具的上方也有“渔樵耕读”景象的雕刻,清代青花瓷瓶上就能找到相关的绘画。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