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计是谁出的(庞统为什么要献连环计)
连环计是谁出的(庞统为什么要献连环计)
它是一场改变中国格局的战争,它背后藏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各方势力的智力角逐,让无数后人倾佩敬仰。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公元208年在三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曹操征乌桓得胜而归,平定了北方;这一年诸葛亮和司马懿同时出山;也是这一年赤壁北岸被火光染红了天。
截止到公元208年初的天下十三州,曹操已经占据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司州、幽州除辽东之外的大部分和并州小部分,此外荆州的南阳郡和扬州的九江郡也在曹操手里。剩余的地盘辽东是公孙康的独立王国,益州的汉中郡属于张鲁,西北的凉州一片混乱,大大小小的军阀十几个,其中以马腾和韩遂的势力最强,但马、韩二人已归顺曹操,其余的三个州,扬州、荆州和益州的大部分土地分别掌握在孙权、刘表和刘璋的手里。 于是就近消灭这三个格局势力,一举踏平南方,成了曹操的下一个人生小目标。
恰巧这年荆州刘表病逝,消息传到邺城后,曹操喜不自胜,立即集结八十万大军,整军南征,带着对老友刘备的宿怨和对孙权地盘的垂涎,曹操杀气腾腾地,向南方扑来。
孙刘二人闻知曹操大举来攻,为了自保,二人决定冰释前嫌,合兵一处。同年十二月,孙刘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驻兵北岸的曹军对垒。也是上天给孙刘二人绝处逢生的机会,当时曹军内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难以磨合,士气不足,曹操不得已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这就给了孙刘二人对抗曹操的时间。
曹操想要攻打江东,就要解决北方士兵常年在陆地作战,对于水战不适应的这种情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令曹操头疼不已。周瑜从这里看到了机会,想用火攻的方法打败曹操。
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愿行此计,并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故意大唱反调。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黄盖诈降曹操。
但是火攻需要曹操把战船连在一起,如何让曹操把船连在一起是个难题,令周瑜头疼。恰巧曹操派蒋干来见周瑜,因为黄盖投降,曹操不放心,特派蒋干来探听虚实。周瑜想通过蒋干让曹操把船连在一起,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这时庞统自动请缨,打算说服曹操。
周瑜让庞统去献计时,他也想到,连锁战舟对于不习水战的曹军,是雪中送炭、如虎添翼,如果假以时日,曹军水军训练成熟,曹军攻破东吴那就是势如破竹,势在必得。
由此看来,连锁战舟对双方而言,都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而其中承担风险更大的,反而是主动献计的吴军——毕竟风向变化是小概率事件。那么,周瑜为什么还要让庞统去献计呢?
因为确实是没办法了,周瑜心里清楚,双方总体实力实在过分悬殊,不冒点风险是不可能出奇制胜的。周瑜只能寄希望于在连锁战舟完成与曹军训练成熟的时间空档,尽快完成火攻。
言归正传,蒋干来见周瑜,周瑜假装很生气,将他安排在江边的一个小屋里,只派两个士兵伺候他。蒋干每次见周瑜都被拒绝,蒋干无所事事,只得瞎逛,瞎转悠之间,发现一座茅草屋里传来一阵朗朗读书声。蒋干循声而去,只见一个长相丑陋的男子正在读《孙子兵法》,蒋干上前询问他的姓名,为何在此读书。那男子朗声回答:“鄙人姓庞,名统,因无人赏识,故此在这读书消遣”,蒋干一听,心内大喜,未能完成丞相交代的任务,带凤雏庞统回去也好向丞相交差。
于是蒋干把庞统带回曹营,曹操询问蒋干有没有见到周瑜的面,探听虚实,蒋干面露难色,回答道:“未曾”。曹操大怒,蒋干见状,立马说到:“臣虽未完成任务,但是却带回一个大才子。”然后将庞统带上来,曹操一见那男子丑陋的面容,心知可能是庞统,询问道:“汝可是庞先生?”,那男子点头称是,曹操大喜,立马大摆筵席,招待庞统。
一席酒足饭饱之后,曹操带着庞统参观军营,庞统大赞曹军军容整齐,曹操听闻大名士夸赞自己,大喜。
两人一边参观,一边讨论治军之道,末了,庞统突然问:“军中可有好的军医呢?”
曹操疑惑,不解地问道:“何出此言?”
庞统答道:“在下见水军士兵得病特别多,故此询问。”
这正戳中曹操的心病,眉头紧锁,不发一言。庞统见状,立马说到:“北方人不习水上颠簸,若用锁链将战船锁在一起,把浮动的船变成稳定的桥。如此人马在船上如履平地。”
曹操点头称是,下令军士打造铁索,将全部的战船用铁索绑在一起 。当程昱指出“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对于这个问题,曹操用一番气象分析给驳了回去,而且说得合情合理——当时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寒冬腊月会来一场三天三夜的东南风!可见连锁战舟对曹军而言,在当时怎么看都是一条万全之策。
过几天,水军都督向曹操汇报,大小船只连锁完毕,请丞相调遣。曹军将战船连在一起后,庞统便向曹操告辞,说要回去劝江东人来投降,顺便把家眷接来。曹操答应了,要他速去速回,还着实勉励了他一番。临行时,庞统特意强调“丞相渡江,慎勿杀害”,接着又“拜求榜文,以安宗族”。
从庞统最后对曹操说的话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他在提出连环计时是否考虑到了风向问题?
罗老师认为,他在向周瑜提出连环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风向的问题,但是在向曹操献计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请注意庞统行为的一个细节——献计之后,庞统特意强调“丞相渡江,慎勿杀害”,接着又“拜求榜文,以安宗族”如果庞统胸有成竹,曹军必然大败,那么他只要等着向孙权邀功请赏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
船只连好后,曹操下令水兵加紧训练,在蔡瑁、张允的训练下,北方士兵很快熟悉了水战。水军训练成熟之际,曹操下令擂鼓三军,整顿兵马,扬帆启航。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周瑜正担心新降曹的蔡瑁和张允助曹训练水军,便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酣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张被杀。
而此时黄盖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今晚率兵来投降。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
黄盖的船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
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我们把这个庞统的这个计谋称为“连环计”。赤壁之战中,庞统也因此计收获了名声,让他成为三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谋士。“连环计”在军事策略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将领们在带兵打仗中,经常使用连环计来攻打设计对方,它也成为“三十六计”中重要的一计。
庞统所献“连环计”,一直被认为是赤壁之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是火攻之计是要具备充分条件的,如果没有风向,火攻不一定成功。事实上,如果不是诸葛亮早就预见风向变化,以及变化的时间,连锁战舟借西北风直下江南是完全可能取得胜利的,如果是那样,蒋干就为曹操立下大功了。
庞统这次“投名状”的瑕疵,还是对他在江东的仕途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后来孙权不用庞统,根本原因不是他长得丑,这个过节才是重要原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