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郑州为什么被称“黄泛区”
大平原郑州为什么被称“黄泛区”
1938年航拍下的“黄泛区”
“黄泛区”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黄河泛滥的区域。
郑州是一座沿黄城市,一条黄河横穿而过,黄河北为新乡市,黄河南为郑州市。
历史上黄河至少5次淹没河南沿黄区域,主要原因是黄河上游,兰州那边强降雨增加了黄河水流量,上游水一路汇聚中游各个支流,等到郑州区域时洪峰巨大,冲垮大堤。
每一次发生大的水灾基本都造成了灭顶之灾。但这只是天然灾害,真正让郑州成为“黄泛区”的事件,是一次人为的灾难!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抗日战争正值白热化,日军增兵30万从徐州方向进兵武汉,蒋介石为了阻挡日军前进步伐下令炸了郑州黄河大堤花园口,大水一泻千里一发不可收拾,浩浩荡荡向南奔去,造成了30多万平方公里的重度水灾去,许多群众并没有来得及撤离,那次事件共造成89万人直接丧生,480万人五家可归,1100万亩田地被淹,间接饿死人数达300万,但是粗略估计淹死日军7000余人,可以说得不偿失,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后来,因为此事,陈毅将军在诗中写到:“一过黄泛区,水茫茫。陷泥过膝及腰腹,人马欲渡川无梁”。
这就流传开了“黄泛区”的叫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