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老子、孔子师徒二人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历史上老子、孔子师徒二人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历史上的孔子曾拜老子学礼。按理说这师徒二人同为人中翘楚,关系应该非常好,师傅惜才,倾囊相授;徒弟睿智,敏而好学。实际上真是如此吗?
首先看孔子对老子的评价
《老子韩非子列传》中有相关记载:孔子离开洛邑回到鲁国,对他的弟子说“鸟,我知道能飞;鱼,我知道能游;野兽我知道能走。能走的是可以欺骗的,我挖一个陷阱,上面蒙上芦席,撒上草和土,我就可以把野兽骗到陷阱里抓到它;对于水里游得,我可以下条丝线,底下带个吊钩,把它捕获上来;对于飞的,我可以用专门射鸟的弓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没有见过,其乘云驾雾上天,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我今天见了老子,终于知道龙是什么样子”。可见,孔子对其师老子的评价有多高。孔子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侧面也反应出他对老子的崇拜之情。
再来看看老子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对周公、西周早年的礼制非常推崇,因此孔子不断的提到周公。于是老子批评他: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以朽已。就是说这人死的连骨头都朽掉了,你整天提它干什么?接着他又对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说:我听说一个好的商人,深藏若虚,财不露白,绝不显示自己很有钱。一个君子,即使只是有盛德,有厚德,他在外貌上也必须显得很谦卑,甚至很愚钝。然后老子接着说:赶紧把你身上的骄傲之气和多欲望的那个状态去除掉,把你的那个嚣张的气色和宏大的志向也都磨搓掉,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倒霉。大家可以听出来,这完全是老师在训斥学生呀。显然是在批评孔子,过度张扬,四面宣教,然后把自己表达的太过充分,太过刺眼。
结尾
从《史记》中的记载来看,孔子对老子还是非常崇拜的,而老子却看不上这位日后成为儒家学说创始人,并深刻影响中华文化的弟子。司马迁也无奈的在《史记》老子传中加了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指的就是老子与孔子“道”不同,尽管他们是师徒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