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中国历史纯武力值武将排名,第一第二名就不说了,看看后几位!

摘要中国历史纯武力值武将排名,第一第二名就不说了,看看后几位! 一,这里指的只是纯武力 二,中国历史上不乏武术大师,也不讨论,只讨论带兵打仗的,如金台,张三丰,孙禄堂等...

中国历史纯武力值武将排名,第一第二名就不说了,看看后几位!

一,这里指的只是纯武力

二,中国历史上不乏武术大师,也不讨论,只讨论带兵打仗的,如金台,张三丰,孙禄堂等人。

三,历史上不存在的,只出现在演义,小说或传说中的人物也不讨论,如兀突骨,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高宠,陆文龙等。

四,可能还有不弱于这几人,像历史上没记载的,记载不详或较少的也无法讨论。

以下排名,不喜轻喷,欢迎发表个人意见

王不过霸,将不过李

第一名,第二名暂且不论,毕竟项羽,李存孝的地位从来都是无人能及,所谓王不过霸,将不过李,真可谓人中之龙,虎虎生威,如果大家有不知道的或者有疑问的,可以自行去查找资料,再来与我辩驳。咱们即从第三名开始:

第三名: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以勇猛著称,五胡乱华时代的战神天王-冉闵皇帝-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主要以步兵打骑兵(这就像用人打坦克),十战十捷,而且兵力悬殊,战神啊!

驱逐了胡人回老家。后来为了帮百姓争取粮食,只身统帅1万步兵力在无援兵力情况下拒前燕慕容恪20万战败。

看战功,天王多猛不言而喻,所以我认为,霸李之下,若论武力值,冉闵天王绝对首屈一指。

第四名:岳家军中第一猛将杨再兴

南宋抗金名将,初为流寇,后成为岳家军的骨干。也是岳家军中第一猛将。

郾城之战杨再兴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想活捉兀术,不过没找到, 手杀数百人而还,他往来敌阵纵横自如,其气势逼人,杀得以彪悍着称的女真人闻风丧胆。

五日后,杨再兴率三百骑兵的小分队巡逻到小商桥时遭遇兀术十二万大军。杨再兴无所畏惧,率这三百人冲入敌阵,杀死敌人2000多,刺死万户长千户长与百户长等大头目100余人,

最终杨再兴和王兰、高林等裨将及三百骑兵全部阵亡。其时金兵箭如飞蝗,杨再兴身上每中一箭,就随手折断箭杆,继续杀敌,尤如天人降世,神威凛然,最后马陷泥中,这才壮烈殉国。

金兵焚烧他的尸身,竟烧出铁箭头二升有余。杨再兴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其悍,其勇是震撼人心的,此一战令无数后人扼腕,却打出了华夏男儿的气概,真是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敌气概!

第五名:三箭定江山薛礼薛仁贵

薛礼,字仁贵,唐朝名将。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致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出征高丽。同年三月,唐将刘君邛被敌军重重包围,无法脱身,无人能救,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人头,敌人胆寒,遂退,刘君邛被救。(此时他只是一个小兵)。

随后,六月,至安市,高句丽莫离支遣将高廷寿,高惠真率大军25万抗拒秦,唐太宗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此战薛仁贵一人杀入敌人25万大军的阵势里,打的敌人阵型混乱而无法应战

显庆四年,薛仁贵率军与高句丽大将,已经是军队统帅,还能身先士卒,勇猛和胆气。

龙朔二年,唐军与铁勒交战于天山,铁勒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射死三将,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薛仁贵趁势掩杀,敌军立即投降。

开耀元年,薛仁贵去平定突厥,突厥人听说薛仁贵来了,都不信,薛仁贵脱下头盔,让突厥人看。薛仁贵威名太大了,突厥人立即下马跪拜,把十几万部队都撤回去。薛仁贵来了就是打仗的,哪里会受了几拜就客气,立即率兵追击,大胜而归。

关于薛仁贵勇猛的评价

唐高宗:古之勇猛者,无一人可敌卿,卿左突右杀,所向无敌。

唐玄宗:卿父勇猛罕见,古之未有。

赵匡胤:猛悍一矣。

薛仁贵一生作战40年,仅败一次,一生没有犯过一次军事指挥上的战略错误,唯一一次败仗还是因为自己人的原因,而且撰写的《周易新本古意》为世界上第一部辩证法理论的军事著作,再加上他超强的武艺,可以说他是历代武将中最完美的一位。

第六名:南北朝时期第一猛将高敖曹

南北朝时期东魏大将,年少时便有壮气,长大后更是倜傥,胆力过人。史称他“龙眉豹颈,姿体雄异”。是南北朝时期第一猛将。

看过这样一段介绍,敖曹兄居于第六名着实可以的。

在这些骑兵前面的,果然有一些骑高头大马的家伙,马虽高,但绝对没有两丈,葛荣于是非常恼怒,他看到对面有一大旗,旗上大写着一个“高”字,葛荣感到很是奇怪,于是令任延敬去当面打听。

任延敬骑马向前,向对方行礼,然后招呼道:“我大军到了冀州,与官兵屡次大战,从来没有听说过姓高的将军,请壮士指示。”

这时对阵中一员大将出马答话,他手里提着一支长槊,足有一丈多长,槊杆粗黑,像是金属打造,他身高近丈,却奇怪的穿着花袍,带着簪花小帽,看他举止粗犷,但眉宇间似乎有些优雅。

这大汉不屑的看了任延敬一眼,对着远处招呼道:“金甲红马,银鞍宝带的,可是葛荣?”

任延敬顿时大怒,喝道:“如此无礼!我齐王陛下斩元融、擒元渊、破元孚、杀源子雍,何等威名?你这鼠辈,敢直呼我大王名号!”

对面大汉听了,呵呵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果真是了,你想知道爷爷的名字吗?俺就叫做高敖曹!”

说完,他又笑道:“‘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竟。借问路边人,何如霍去病?’俺当今霍去病也!”。说完,纵马挺槊,竟隔过了任延敬,直接向葛荣杀来,完全不把葛荣手下五千人当回事。

葛荣大惊,令潘乐出马,二人交锋,葛荣问道:“这人是谁?如此粗莽?”

这时正好高欢在葛荣身边,看了,不禁大笑,葛荣问道:“高先生,你笑什么?”

高欢说,“当初我家真王在冀州时,想从冀州起兵,掳掠一点军资。正好碰到了这个高敖曹,我真王军中有两个大将,名字叫彭乐和薛孤延,这两个家伙都有撼山的力气,猛虎的威风,都是万人敌,但对着这高敖曹,两人都自愧不如,不敢交锋,就逃出了 冀州。”

葛荣说:“有这等事?”

高欢说:“有,这个高敖曹不但勇猛,听说还会写诗,他最著名的一首诗是:‘龙种千口羊,泉连百壶酒。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娘。”

葛荣听完,微微一笑,说“什么屁诗!”

话没说完,阵中齐声大呼,原来潘乐和高敖曹斗了十几个回合,高敖曹勇猛异常,势如狂风暴雨,潘乐今日在战场上厮杀久了,竟有些抵挡不住。

葛荣大惊失色,连声道:“潘乐是我军中万人敌,怎么十几个照面就有些慌乱?”他令可朱浑道元、任延敬一起上。

高敖曹全不畏惧,将手中长槊轮开,呼呼风响,战马嘶腾,如欲入万里云端,他与潘乐、任延敬、可朱浑道元三人大战五十合,竟不分胜负。

葛荣顿时面无人色,对左右说:“潘乐、可朱浑道元、任延敬是我军中最能厮杀之人,尚不能赢得了这个人,可见古时候的霸王不是人吹出来的。”

这时候高欢身边段韶按捺不住,挺身而出,奋然说:“齐王莫慌,待我助我三位将军一箭。”说完跃马而出,弯开弓,竟从三人缝隙之中,一箭射去,正中高敖曹左臂。

敖曹中箭,竟如猛虎一般,奋力一呼,山崩地裂,三人一时呆了,敖曹奋力撇开三将,一纵马,冲了上来,来杀段韶,葛荣手下数员大将拦截,都被刺下马去,葛荣大惊失色,喝道:“我百万军中,竟无人能擒此巨寇吗?”

一言未了,一员小将奋勇杀出,来斗高敖曹,两个人连斗三十合,竟不分胜败,葛荣大喜,正在高兴,又一员大将飞马而出,挺刀杀向高敖曹,高敖曹连斗两将,左臂负伤,竟有些支持不住,槊法渐乱,葛荣呵呵大笑,问道:“这两个小将好生面熟,他们是何等人?”

这时独孤如愿骑马上前,笑道:“齐王,这两个人是我手下的猛将,前一个叫杨忠,后一个叫李虎。他们都有万人不当之勇,尤其是那杨忠,能够徒手生擒猛兽,手拔猛兽之舌,脚断猛兽之腰,我们军中都叫他掩于,说是我们军中猛兽。那个李虎,武艺也非常了得,我看这两个人,正是这个高敖曹的敌手。”

于是葛荣叫了一声好,看他们战场厮杀,希望两个人能够生擒高敖曹,这事,后人有诗描述:

冀州战士十万歌,壮士只手擎山河。隋朝先皇唐先祖,一战漳河雪无波。

敖曹苦斗二将,左臂有伤,这时恼了阵后诸人,敖曹的四弟叫高季式的,跃马大呼,前来助战,葛荣令人阻挡。于是敖曹的大哥高乾,二哥高慎,还有敖曹手下的众弟兄,分别是呼延族、刘贵珍、刘长狄、东方老、刘士荣、成五、韩愿生、刘桃榜等十人,一起骑马入阵,葛荣喝令掩杀,于是一场大战顿起

第七名:吕布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名将。由于《三国演义》等民间小说影响,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人们心目之中。

演义中描写,吕布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联手,曾一人独斗曹军六员大将,武艺可谓公认的演义第一。历史上吕布没演义中那么神,曾诛杀董卓,大破张燕,辕门射戟等。

历史记载“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匹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与其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连战十余日,遂破燕军。”

“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攻。布令门侯于营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第八名:萧摩诃

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以勇猛称着。十八岁时与陈霸先的交战中单骑出战,无人敢当。

13岁初阵,“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

与齐人大战,摩诃率七骑先入,手夺齐军大旗,齐众大溃。

时忻有精骑数千,摩诃领十二骑深入周军,纵横奋击,斩获甚众。

对萧摩诃的兴趣首先来自史书这几段令人难忘的“剽悍之极”的描写。

古代战争中,对勇将的基本要求就是能万军中斩将夺旗,即所谓“万人敌”,两晋南北朝时对勇将的最高评价就是“时之关张也”,萧摩诃是其中佼佼者也。

早在他青年时期,萧摩诃就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关公再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如果不是遇到了昏庸无能、自毁长城的陈后主,一代名将萧摩诃一定不会让隋军轻易灭亡陈国。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