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的地点是,世界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的是哪里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的地点是,世界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的是哪里
本文目录
1.世界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的是哪里 2.中国最西极地在哪里? 3.雪龙号36次南极科考线路 4.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是什么站
世界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的是哪里
世界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站是奥尔卡德斯站。
每年都会有很多国家在南极和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可以为国家今后的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还可以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伟大贡献,但是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站就是奥尔卡德斯站。
其位于南奥克泥群岛。这个考察站于1804年建立,是阿根廷开设的一个全年性的南极科学考察站。其中这个基地拥有11栋建筑物和4个主要研究课题,分别是大陆冰川学、海洋冰川学、地震学、气象观测。
此外,这个科学考察站的容量有限,夏季可以容纳45个人,冬季只可以容纳14个人。因为一般在极地居住的房子都不是水泥做的,都是用一个个钢板拼接而成的,南极的温差比较大,用水泥的话容易热胀冷缩导致破裂,耐久力不太强。
扩展资料:
虽然南北极魅力特殊,对科学家充满诱惑。可是极地常年冰雪天寒地冻,如果没有考察站,科学家们就难以长期稳定安全地在极地工作。
以南极法尔兹半岛的考察站为例,与中国南极长城站比邻的考察站有智利站、俄罗斯站、乌拉圭站……这些都是越冬极地考察站,常年有人驻守,这些考察站主要负责进行气象、电离层、地磁和地震等常规观测,相关的科学实验室为此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长城站生态环境实验室有实体显微镜、海流计、冰厚测定仪、海冰钻等供科考队员进行地质、生态环境、生物研究使用。
中国的极地考察站极地考察站是科学家们极地考察研究的大本营。科学家以极地考察站为中心,正在逐步扩大着研究范围。他们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中国最西极地在哪里?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成立于1989年,地处上海市,是中国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学研究和保障业务中心。1989年10月10日,中国极地研究所正式成立。2003年,更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研究所主要开展极地雪冰-海洋与全球变化、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与空间天气、极地生态环境及其生命过程以及极地科学基础平台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负责“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以及国内基地的运行与管理;负责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根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中心有职工14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2人,机关管理人员35人,船员31人,业务保障人员14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观测研究站2个,科研业务部门6个,筹备科研业务部门1个,下属实验部门8个。
雪龙号36次南极科考线路
首次南极科考
——————————————————————————–
***.cn 1999年9月8日 16:26 中新社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中国首次组队赴南极考察。考察队由来自全国六十个单位的科学工作人员五百九十一人组成。并于一九八五年二月在西南极乔治王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随后,装备了南极考察和运输专用船“极地”号抗冰船,一九八五年二月,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建立了中山站。考察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工业、科技、航运能力等综合水平跃上新阶段。
一九八0年一月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中国科学家张青松、董兆乾首赴南极考察,从而揭开了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序幕。一九八一年五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南极考察事业走上正轨。一九八三年五月,中国参加《南极条约》议案,正式成为该条约的缔约国之一。一九八五年十月七日,中国成为南极条约第十七名协商国成员,使中国在南极国际事务上有了发言权和决策权。一九八六年五月,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的成立,使中国南极科学研究有了权威咨询机构。一九八六年六月,中国加入了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一九八八年六月,中国成为《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签字国之一。一九八九年十月,中国极地研究所在上海成立,它既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也是中国极地情报资料中心。一九九一年十月,中国参与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的讨论与制定。
到一九九七年,中国已先后进行了十四次南极考察,派出了二千多人次参加了考察工作。考察的科研项目包括气象、冰川、地质、地貌、地球化学、海洋生物、环境等学科,取得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科研成果。其中有不少成果获国际好评和国内科学进步奖。
中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是什么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是中国建立的首个北极科考站,落成于2004年7月28日。黄河站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中国也成为第八个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新奥尔松建立科考站的国家。
黄河站的建立,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开创了一个永久性的观测研究平台,为解开日地相互作用、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等众多课题提供了一个窗口。
亲历者说
讲述人:杨惠根,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首任黄河站站长
北极科考与南极有何不同?
北极和南极有很大不同。北极的主体是北冰洋,也有一些岛屿,但所有岛屿都有主权归属。中国的北极科考也是以北冰洋考察为主,主要是以船基为依托的海洋调查。但是,为完整认识北极气候和环境变化,只做北冰洋考察是不够的,还需开展北极地质、冰川、冻土、陆地生态调查,以及以陆基支撑的大气科学、空间科学等学科的观测研究。
黄河站为什么选址挪威新奥尔松?
首先,中国是《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约国,拥有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开展包括科学考察等活动的条约权利,这是我国在该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法律依据。挪威政府制定政策将新奥尔松作为一个绿色科考站来开发,使当地拥有不受污染与干扰的原生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提供完善、专业的后勤保障,便于广泛的国际合作,这些都为我国在此建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河站如何建成,长什么样?
黄河站建设本身相对容易,对一栋租赁的建筑按照科考站功能改造,设立观测设备和建设分析实验室。
黄河站是一座二层小楼,包括实验室、办公室、阅览休息室、宿舍、储藏室等。在小楼的顶部有五个小“阁楼”,是北极科学考察中重要的设施——极光光学观测平台。每年春天到秋天,不同学科的科考队员根据任务需要轮流上站开展考察;当极夜来临,黄河站上会有1至2名极光观测队员上站考察;其他时间,站上没有考察队员,但有设备自动观测。
黄河站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北极黄河站是一座综合科考站,开展的主要科考项目包括高空大气物理观测、气象观测站建立、GPS卫星跟踪站建立、地球生态环境演变考察、近岸海洋环境监测、冰川长期监测的可行性调查和大气化学采样等。
“建站的最大难题在于,中国作为后来者,如何建立和拥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项目,而不是重复其他北极考察站的项目,对北极研究做出中国独特的贡献。”杨惠根说。
“当时我们已经建了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和黄河站的磁纬都在75度左右,基本上处在地球同一根磁力线的南北两端。因此,中国科学家能在南、北两极对极光进行共轭研究。”杨惠根说,黄河站将日地相互作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找到了自己的“中国特色”。
黄河站以及周边科考站,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不能锁门,且门全部是朝外开的。“当地有北极熊出没,这些是防熊的措施。一旦熊来,任何人随时都能迅速跑进楼里避难,北极熊只会推门,不会拉门,所以门要朝外开。”杨惠根说。
2019年将迎来黄河站建站15周年。经过中国科学家十几年的努力,黄河站已经成为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北极考察站,担负起了这一地区日地相互作用观测的国际责任,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科学成果。“近两年,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北极地区的研究,在黄河站实施了北极环境变化业务化观测,这种连续的、长期的观测,将对全球北极监测做出新的中国贡献。”杨惠根说。
参观贴士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的地点是 ,世界第一个永久极地考察的是哪里的全部内容,以及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的地点是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