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指责蒙牛破坏冬奥大局,背后有何目的?
伊利指责蒙牛破坏冬奥大局,背后有何目的?
伊利搞了个大新闻。
至少他们起了一个大新闻的标题:奥运史上最大丑闻。
隔壁小孩看了都好奇,奥运史上的最大丑闻到底是个啥?
原来,6月23日,蒙牛要宣布成为奥运 "饮料"类别全球"联合"合作伙伴。
伊利写得很激动,我们也看得很费劲。
公告里反复提及蒙牛是通过可口可乐花钱拿下了奥运全球(联合)合作伙伴资格。
而他们伊利是凭借自身品质、安全、诚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对奥运事业的支持,在公开竞标当中成为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
这话说得,好像他们不花钱一样。
北京2022年冬奥赞助计划分为4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官方合作伙伴,第二层级是官方赞助商,第三层级是官方独家供应商,第四层级是官方供应商,每一层级的企业均设立了基准价位。
伊利拿到的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这个"唯一"显然很贵,有了"唯一"不仅自己是合作伙伴,还能让对手不是合作伙伴。
没想到蒙牛还真的从可口可乐那里买了一个合作伙伴回来。
大家都是花钱消费,怎么就分得出高低贵贱?伊利给蒙牛扣的帽子是,不重视2022年北京冬奥会。
这斯基就想帮伊利理理逻辑了,你前面还说人家在跟你们一起参与竞标的时候落败了嘛。
人家哪有不支持?人家想支持,但是被你们挤下来了啊,如果一定要人家定个性,那也应该叫报"会"无门。
而且早在2009年,中粮就收了蒙牛20%的股份,而中粮跟可口可乐那是合作关系,人家借着可口可乐拿到了奥运饮料类别全球联合合作伙伴资格,怎么就算是丑闻了?
说白了,还不是自己吃亏了,趁势大闹一场。
伊利花的是两份钱,一份是把自己安排到名单上,一份是把蒙牛排除在名单外。
没想到蒙牛跑去加入了另外一个名单。
伊利很生气,多少人都劝不住的那种生气。
蒙牛和伊利的爱恨情仇起源于上个世纪。
1983年,伊利只是一个小小的回民奶食品厂,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也只是伊利的一个小小洗瓶工。
那一年,厂里搞承包制,牛根生第一个承包了车间,当年就扭亏为盈。
从此,放牛娃牛根生走上了管理岗位,开始展现了他在乳制品方面的才华。
从小与牛为伴,牛根生关于奶制品的创意层出不穷。
1996年,他从咖啡中找到灵感,主导开发出伊利苦咖啡雪糕,当年伊利苦咖啡单品销量就达到了3个亿。
伊利几乎有80%以上的营业额都来自他主管的事业部。
功高盖主,牛根生在伊利的成绩和威望让董事长郑俊怀感到了压力,变着法子把他架空了。
郑俊怀在董事会上落泪:"伊利有我没他,有他没我。"
无奈之下,牛根生从伊利离了职。
此时,一些牛根生的老部下同样被扫地出门。为了给自己和兄弟们找口饭吃,牛根生创办了蒙牛。
顶着老东家的打压,牛根生再次释放他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
蒙牛利乐枕、蒙牛利乐砖、蒙牛酸酸乳、特仑苏、早餐奶等诸多新产品层出不穷,没了牛根生的伊利只能跟着蒙牛亦步亦趋。
2004年,郑俊怀因为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入狱,2009年,牛根生也逐步从蒙牛引退。
但是中国最大的两家奶企的竞争却并未停止。
其中,竞争的主要战场还是营销。
当年蒙牛之所以能够快速反超伊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告打得好。
2003年10月,神舟5号上天,蒙牛是唯一的赞助商,为自己拿到了"中国航天员专用奶"标签。
牛根生见到杨利伟的时候告诉他:利伟啊,在你所不认识的所有陌生人当中,我对你的事情是最关心的……
同样开创性的广告投放还有2005年的超级女生,那一年超女火遍大江南北,酸酸乳不仅赞助了,还找超女唱了一首歌《酸酸甜甜就是我》,火得一塌糊涂。以至于,当年很多人提起蒙牛还有点陌生,但是肯定知道酸酸乳这个名字。
一直到2005年潘刚上任伊利董事长之后,伊利才开始奋起直追。他们选择的着力点是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对于饮品有多重要,健力宝早就验证过了。
1987年,全运会在广州举办,放鹅仔出身的何灼强两破世界纪录,在镜头前他突然拿出一罐亚洲汽水,高喊:"亚洲汽水支持了我。"
之后一段时间亚洲汽水销量猛涨。
当然,亚洲汽水的这一招还是跟健力宝学的。
1984年奥运会在洛杉矶举办,听说了这个消息,连生产线都没搞定,李经纬就带着200箱饮料走进了领导的会议室。
当时厂里有一笔28万的银行贷款,李经纬拿出其中的20万去赞助。
健力宝就这么成了中国奥运代表团的首款"出征"饮料。
在8月之前,健力宝的销量几乎为0;8月洛杉矶奥运会举办,健力宝在几个月内实现了345万元的销售额。第二年,1650万元,第三年,1.3亿。
那个年代,没啥特别的娱乐活动,人们都喜欢围在黑白电视机前看比赛,连广告都当成余兴节目看,效果自然出众。
从那以后,健力宝场场不落,全运会、亚运会,甚至连1991年美国总统大选,李经纬也要送几箱健力宝过去,让希拉里尝尝鲜,慢慢就变成了国民饮料。
如今,虽然体育赛事的赞助广告大家已经看烦了,但是相比较健力宝,乳制品和体育赛事有着更高的契合度,谁能够获得赞助权,谁就能成为合作伙伴。
2008年,伊利成为奥运会唯一乳制品赞助商,2008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索契奥运会、里约奥运会、平昌奥运会,几乎场场不落。
伊利把自己和奥运标签紧紧关联起来,没让蒙牛抢到一点机会。
现在伊利说他们考虑退出与北京冬奥组会的合作,我的建议是,不用考虑,大胆退,后面大批乳制品企业排队等着呢。
真的,别闹了,伊利。
还不如坦诚一点,就说你钱花到位了,但是效果没到位——没能成功地把蒙牛关在奥运门外,也不用骂人家搞丑闻嘛。
又或者,想在人家蒙牛公布自己是奥运全球饮料联合供应商之前,强行解释一把:我们才是2022冬奥会乳制品唯一合作伙伴啊,大家不要搞混啦!
知道了,知道了。
就算这样你也真的不用站在为奥运"服务"的高位上,因为根本没有人需要你去"服务"啊,本人想给你们搬把梯子:
你们要真想支持奥运,那就多给奶农点福利,少加点添加剂,真把中国孩子喝强壮了。
再有余钱,你们多往偏远地区修几个足球场,比啥都强,真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