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陈友谅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我看来,陈友谅就是一个枭雄,他狠辣、冷静、无情,但也因为他的这些性格造就当时他可以拥兵六十多万,可以盘踞长江上游,尽收地理优势。但凡历史上能够开创伟业之人,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出身,他们都会有一个共同东西:野心。
很多人问穷人缺什么、落魄之人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缺野心。所以回头看陈友谅、朱元璋、刘邦、刘秀、赵匡胤这些人,哪个不是野心欲望无限大,因为有了野心才会强迫自己做一些不可能会发生的事。
但野心的背后总会有很多的付出,而陈友谅付出的是自我性格的转变,他成了一个“成也无情、败也无情之人”。
为何无情
陈友谅从生下来就被烙上贫民的身份,当时的渔民生活很苦,一辈子只能跟鱼打交道,并且被世人看不起。没有文化、生活贫穷,长期的打渔生涯让他们的身上充满了让人恶心的鱼腥味,因此幼年时候的他一直都在嘲笑、冷漠、孤僻中度过,世人的态度对他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他的性格无疑造就了无比大的野心。
如何无情
陈友谅一生中或许唯一能相信的人只有张定边了吧。他的无情不是对某个人,而是对所有人,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都是他通往至高权利路上的工具,所以任何阻碍他、影响他的人都必须死在他的屠刀下。倪文俊,这个一手将陈友谅提拔上来的人,落魄之时来投靠陈友谅,但陈友谅并不念及旧情,反而担心此人会影响自己的权利,二话不说直接杀了。
赵普胜,徐寿辉手下四大将之一,此人对徐寿辉忠心耿耿,且战力出众。如果能收为部下也是实力担当,但赵普胜只是不满陈友谅获取权力,也将他杀了,并未对他有过多的收容。
徐寿辉,一个将他提拔、一个是他旧主,倪文俊和徐寿辉对陈友谅可是有着知遇之恩,这种恩情最为难忘。而在徐寿辉把权力让给了陈友谅了,但还是无情杀之。作为一个枭雄的基本条件好像就必须心狠手辣,陈友谅在未定鼎天下时候杀的人不少,而朱元璋在战争其却对手下十分爱戴,这就是成了朱元璋身边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这些文臣武将、而陈友谅身边只有一个张定边,所以心狠手辣并不是成为枭雄的唯一条件。但他跟朱元璋相比确实差的很远,后人没有把朱元璋成为枭雄,因为他虽然在建国后杀的功臣不少,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却是很有一套方法。而陈友谅的性格,就算他得了天下也必定不会是明君,并且以他的性格注定不会是开国之君。
历史是胜利者谱写的,陈友谅的个人经历不多,在史书上的记载也就不多,而民间的他的评价也不好,于是到今天为止有关陈友谅的记载少之又少。而对于这样一个刚愎自用、冷酷无情的人来说朱元璋也不会给他一个好形象,相反的张士诚的性格反而更受到百姓的传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