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三杰”更像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三位人物?
日本“战国三杰”更像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三位人物?
日本,因为困守孤岛,在古代绝大多数时候与其他文明基本没有交流或者碰撞,所以文明起步比较晚,直到公元一世纪到二世纪才到了奴隶制时代,之后不断从汉唐晋文化中汲取养分,到了中国隋唐时期,日本才发展到了奴隶制的最高峰古坟时代,经过飞鸟时代的大化改新,改革了土地制度,私地私民”改为“公地公民”,奴隶制度开始瓦解,日本正式进入封建早期。
之后经历了奈良、平京、平氏政权、镰仓、室町时代,从封建早期逐渐成熟,但是在室町时代末期,设立幕府将军,导致天皇权利受到了削弱,幕府和皇室的斗争给当时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百姓起义不断,再加上后期的天皇的继承问题引发了国内内耗不断,最终直接导致了应仁之乱爆发,皇室内耗自然导致幕府崛起。
战国三杰
幕府将军自此全面掌权,日本皇室基本被架空,受幕府策封于各地的守护大名也水涨船高,成了各地的土皇帝,代替天皇的官吏直接管理地方,这些大名在没有任何节制的情况下,迅速野蛮生长,成为了一方诸侯,相互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日本自此进入了战国时代,这一年是1477年,这一年明朝已经进入了中期,处于明宪宗朱见深的成化时代。
战国时代,就是大名之间不断的兼并战争,那些被灭掉大名的武士很多流落异乡,被海盗收买为打手,成为了为祸明朝东南沿海数十年的倭寇。而日本经过数十年的乱世之后,终于出现了一个人杰,那就是东海织田家的孩子,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
1、织田信长—曹操
战国发展到了后期,开始发生以下克上,臣属取代大名成为新的领主的现象,织田家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崛起,尾张守护斯波氏大权旁落,由守护代岩仓与清洲两织田氏取而代之,织田信定、织田信秀父子在后来实际掌握了大权,而这两位分别是织田信长的祖父和父亲。
织田信长就是在这样一个豪华家族中成长起来的,从小不爱学习,游手好闲,四处找人打架寻衅的织田信长,与当时注重礼仪的日本贵族大不相同,但是也能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织田信长不守规则,不拘一格,这也是其最终能够打破日本战国时代的各种均衡,帮助日本开始走向统一的重要原因。就这一点,织田信长就和曹操很像,出身贵族,而且少时顽劣,不拘泥规则,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织田家以下克上,成为了一方大名,但是当时织田氏所占有的土地也就今天的名古屋附近的一小块土地,虽然地方很不错,但是确实也不算特别强大的大名,到织田信长时期,得力于幕府足利家的内耗,织田信长得以跻身上游,得到了谒见幕府将军的机会,织田家巩固了在尾张国的地位。随着足利义辉在内斗中被杀,日本幕府将军自此落寞。这一时期,日本高层权力出现了真空,天皇和幕府将军都不管事,那自然是大名各行其是,恣意妄为。
巅峰织田信长的土地
织田信长作为当时最具战略眼光和能力的大名,果断抓住这个机会,先是以弱胜强击败名将今川义元,然后联盟德川家康,击败了实力更强的斋藤家族的美浓国,自此称霸东海一方,紧接着扶持第十五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昭上位,挟天子令诸侯,掌握了天下之牛耳。这一点也和曹操思维很相似。
但是足利义昭不甘心被织田信长所玩弄,于是暗中联合了其他不满织田信长的大名,其中包括当时实力极为强劲的本愿寺显如、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毛利元就、浅井长政等势力,这其中每一个几乎都是一方霸主,想要击败这些人不容易,但是织田信长有自己的思路,在正面作战不敌的情况下,织田信长先是灭了幕府,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大规模配备进口的火器,先针对实力最强的武田氏,击败武田氏之后,新崛起的上杉谦信在出征前病死。幕府垮台再加上武田战败,接连的变故导致反织田信长的大名自然也就联盟破裂。
曹操称霸
信长以近畿为核心,向四周快速扩张,很快就称霸天下,当时织田信长占据了全国最核心的区域,包括了京都、奈良等为主的京畿地区,成为了首屈一指的霸主。其他敌对势力,如毛利家和上杉家都不是织田氏的对手,如果织田信长继续扩张,很有机会完成日本的大统一。但是1582年,也就是万历八年,大明首辅张居正去世的那年,日本爆发了历史上最蹊跷也影响力最大的一次政变,织田信长为了征讨东方的毛利氏而前往京都,不听劝告夜宿本能是。而织田家部将明智光秀,在本能寺造反,刺杀织田信长,织田信长身边护卫不多,被大军围困,受伤后自尽,一代豪杰壮志未酬身先死,享年49岁。
之所以说织田信长像曹操,主要是因为,从人物出身,到能力特点,再到取得的成就等各方面,两者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且两人都唯才是举,不计出身。只不过织田信长是在小小的日本,而曹操是在巍巍华夏,织田信长文采和谋略还是逊于魏武帝曹操一筹。
丰臣秀吉
2、丰臣秀吉—袁世凯
织田信长的人生经历所能参考者还不算太多,而丰臣秀吉则不一样,其人生经历和苻坚、李存勖等人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过笔者经过认真对比之后,还是觉得丰臣秀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和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袁世凯更像一些。
战国时期,织田信长种树,却被丰臣秀吉摘走了果实,而袁世凯同样是摘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完成了时代的接力,成为了站在权力顶峰之人。丰臣秀吉农民出身,在日本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跨越数个阶级,最终成为天下霸主之人。因为出身在尾张爱知县,也就是织田信长的根据地,所以在织田扩张之际,成为了织田军中的一员武士,因为出身太过卑微,起初连姓氏都没有,而且长得身材矮小,面容丑陋,被人戏称为猴子。
最初,丰臣秀吉只是织田信长家的杂役,因为办事牢靠,所以逐渐得到了织田信长的信任,晋升为低等武士,步入武士这一步,上升通道就此打开,因为有了立战功的机会。之后在攻灭斋藤和入主京都过程中,丰臣秀吉立下赫赫战功,正式成为织田信长手下炙手可热的人物,凭借之后与上杉氏和毛利氏战争中的战功,丰臣秀吉被封为城主,领长滨城,之后又凭借战功,升任播磨国国主。从一介农民,在十余年内,升任一国之主,已经成为了织田信长手下的一方诸侯,可谓是举世无双。
袁世凯
袁世凯,同样出身不算高,只是地方豪族,多年科考不第之后,选择参军,先后得到吴长庆和李鸿章的赏识,在军中声望日隆,从朝鲜回来后,又在小站练兵,有了一支自己的队伍。但是,自古以来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一场巨大的时局变动,或许两人就是个打工命,不过他们等到了属于各自的契机,袁世凯等到了辛亥革命,而丰臣秀吉等来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和明智光秀决裂,之后丰臣秀吉于山崎之战大败明智光秀。
之后收拾起分裂的织田家族势力,击败了竞争对手柴田胜家,很快就基本掌控了织田信长的政治遗产,再之后,丰臣秀吉凭借政治和军事手段双管齐下,以绝对的军事优势,击败了长条氏,强行绑架了德川家族,在小田原之战灭北条氏后,丰臣秀吉基本上统一日本。不过之后丰臣秀吉痴心妄想,想击败大明朝,开创伟大的基业,然后进攻朝鲜,十数万大军被李如松和麻贵两次重创,最终郁郁而终。
而袁世凯在摘取辛亥革命果实之后,逼迫清帝退位,加升民国大总统,基本上完成了当时全中国的统一,但是在晚年,袁世凯同样痴心妄想,想要复辟帝制,结果惹得天下群情激愤,袁世凯在声讨声中黯然退位病逝。
在很大程度上,丰臣秀吉勉强统一日本,而袁世凯也勉强保护了全中国的统一,两人手下都有一批优秀的将领,都有一支在当时最为精良有素的军队,最后都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遭遇了重大失败,落得个江山不保。
德川家康
3、德川家康—杨坚
日本战国三杰中最不显山露水的一位,却是最终的胜利者,有人说他像是司马懿,隐忍一辈子,熬死了几代强人,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但是笔者认为,德川家康好歹也是属于摘桃子的人,显然和司马懿嫁接桃树的人生有所不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德川家康应该类似杨坚或者赵匡胤这样的角色,一个结束天下乱世的豪杰,尽管和赵匡胤契合度很高,但是笔者还是选择杨坚作为和德川家康最像的人。
德川到底像谁?
德川家康略小于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出身于三河,父辈是三河国下冈崎城主。杨坚父辈也是西魏下柱国大将军,同样家世显赫。随着邻居家织田信长在尾张崛起,击败了三河国,作为三河国一方诸侯的德川家族也看到了成为大名的机会,德川家康于是选择和织田信长结盟,很快就成为了一方诸侯。在织田信长称霸天下的路上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同样杨坚在北周时期,为北周进攻北齐也履历战功。
在本能寺之变后,丰臣秀吉很快成为了战国时代的霸主,德川家康在与丰臣秀吉短暂对立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但是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不太信任,将德川家康从以前的封地调走,掉到了当时并不算繁华的关东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关东平原。杨坚也曾在宇文赟即位之后,被外放亳州为官。
德川家康在关东地区厉兵秣马,虽然失去了根据地,但是得到了更大面积的土地,只需要稍微建设,就可以迅速恢复实力。随后的几年,德川家康表面臣服,暗中积蓄力量,伴随着丰臣秀吉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朝鲜,五年内尽遣主力两征朝鲜半岛,给了德川家康发展的机会,等丰臣秀吉再转身看时,德川家康已经是一头不可轻动的卧虎。丰臣秀吉去世后,即位者过于年轻,不得不设立的五大老和五奉行制度,德川家康凭借实力成为了首席。自此,开始了京都和江户的权力拉锯战,随着事态升级,最终衍生出了一场群雄之争。结局就是德川家康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击败了丰臣家的后辈,自此日本进入了江户幕府的时代,一直维系到了日本明治维新,自德川家康开始,江户成为了日本的政治中心。
日本战国时代
而杨坚同样,在宇文赟去世之后,顾命辅政,趁着主少国疑,消灭了大量掌权的皇族,击败了效忠宇文家的忠臣尉迟炯,最终取北周建国,随后灭掉了南方的陈国,一统天下,开启了我国历史上最显赫的隋唐盛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