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萧何设计陷害韩信时,为什么韩信轻易相信了他呢?

摘要萧何设计陷害韩信时,为什么韩信轻易相信了他呢? 萧何月下追韩信,并没有过多考虑韩信的前途,为的是刘邦啊。萧何诱杀韩信,也没有过多的考虑韩信的生死,为的也是刘邦啊。题...

萧何设计陷害韩信时,为什么韩信轻易相信了他呢?

萧何月下追韩信,并没有过多考虑韩信的前途,为的是刘邦啊。萧何诱杀韩信,也没有过多的考虑韩信的生死,为的也是刘邦啊。题主可能觉得萧何不够朋友,不讲情义。好,那我们就不聊政治利害,只聊一聊情义。萧何在随刘邦起义丰沛之前就认识刘邦,多少年的交情,和他韩信几年交情。萧何帮助韩信封大将军,韩信给过萧何什么?求立齐王,拖延不救的那些时候,考虑过萧何这个保举人的处境吗?让萧何当丞相的是刘邦啊。如果萧何向着韩信,那才是不忠不义。

萧何设计杀死韩信立了大功,门客召平却穿丧服哭着说:“丞相已封无可封,过不了多久就要满门抄斩了!”萧何听了,怒道:“胡说八道!我从不做错事怎么会有大祸。”可是召平接下来的话,让萧何冷汗直流。萧何,是刘邦的老乡,年轻时担任沛县县令主管人事的主吏掾,期间和时为泗水亭长刘邦结交往来,而萧何觉得刘邦气宇轩昂,是大贵之相,所以对他格外佩服,并多次用职权袒护刘邦。

有一次,刘邦押送一批囚犯到骊山修陵,半路上逃了一半,刘邦见无法追回,到了大泽乡后就把剩下的全部放了,然后逃到芒山避难,当时,有十几个跟刘邦逃到芒山避难,沛县县令得知后,就抓了刘邦的妻子吕雉,但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被放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沛县县令觉得大势已去,找来萧何和曹参商量起兵,萧何建议将刘邦请回来,县令就派吕雉的妹妹吕媭到芒山请刘邦回来。

然而,县令反悔将刘邦拒之城外,还想杀了萧何曹参,结果县令被刘邦鼓动的沛县百姓杀死,刘邦入城后,萧何和沛县百姓就称他为沛公。

公元前207年,项羽背弃原来先入关中封王的约定,将巴蜀分给刘邦封为汉王,又为了阻止刘邦出来,将关中一分为三,分给秦朝的三位降将,刘邦气得要和项羽打一仗,萧何和张良见此,认为只有隐忍发展实力才能和项羽翻脸,于是刘邦听从建议,带着群臣去了蜀地,一到蜀地刘邦就广招贤才。当时,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就跑到蜀地投奔刘邦,然而刘邦只给了他一个管粮草的小官,萧何却发现韩信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他,但刘邦没有理睬。结果,韩信一气之下逃出了汉营,萧何得知后亲自去把他追了回来,又继续向刘邦举荐韩信,要求封他为大将军说:“大王若想出关中与项羽争天下,就要重用韩信,如果不重用他,他还是会离开的。”刘邦听从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军,又听萧何的建议建造拜将台,在众将士面前亲自拜韩信为大将军的命令。

公元前206年,刘邦以项羽杀义帝为由,起兵攻打项羽,萧何举荐的韩信屡立奇功,而萧何则被刘邦留下守后方。期间,萧何帮刘邦始终把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免除了刘邦的后顾之忧,还源源不断地给他送粮送兵力。后来,刘邦打败项羽称帝,论功行赏时定萧何为首功,封酂侯。但在排名次时,诸将和群臣认为曹参应该第一,关内侯鄂君则认为萧何排第一说:“陛下数次被项羽打败,全靠萧何为陛下补充兵力和粮草,这是万世的功劳,怎么能把一时的战功放在万世功劳的前面呢?”于是,把萧何排第一,并封萧何的父子兄弟十多人,又把萧何的食邑加到一万户,还允许他带剑上朝。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情绪很不好,一直无法接受自己由王而侯的事实。因此,韩信一直都在寻觅或制造机会,意图东山再起。后来,韩信曾经的部将陈豨被外派,来找韩信辞行,韩信认为时机已到,鼓动陈豨积极准备谋反,并承诺将想办法跟陈豨里应外合。陈豨一向很佩服韩信的本事,在得到韩信的承诺后,便借着外派的机会,准备谋反。

当陈豨谋反的战报传到关中时,刘邦决定亲征并征调韩信同往时,韩信借口身体抱恙,没有跟着刘邦一起去。与此同时,韩信在京城制定并部署了袭击太子和皇后的方案,并与陈豨联络。在韩信派出的使者尚未归来之际,韩信的小弟中出了叛徒,跑到吕后面前揭发韩信谋反的事实。

因此,作为相国的萧何和作为皇后的吕雉决定,杀掉韩信。

为什么要用诓的方法?

可能会有人纠结,为什么在已经掌握了韩信谋反的证据后,萧何和吕雉并没有采取正常的抓捕程序,反而要采用诓骗的方法?为什么在已将韩信绳之以法的情况下,不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反倒处以极刑?韩信在京城时,虽已被贬为淮阴侯,但依旧能自由活动,能够部署谋反活动。这说明,还是有人愿意依附韩信谋取富贵。

谋反不是小罪,如果萧何和吕后公开抓捕,韩信的党羽必然在韩信的指挥下提前行动,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了,不但难以避免流血冲突,而且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功逮捕韩信,所以选择了代价较小,成功率更高的诓骗手段。

在萧何跟刘邦刚起事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像项羽那样跟敌人硬拼,而是选择了斗智,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之后,在西进途中,在夺韩信军队的过程中,在第一次诱捕韩信时,刘邦和萧何,都曾多次采用「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方式。这一次,对韩信实施抓捕,选择诓骗的方式,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至于在成功抓捕后没有走相应的法律程序,而是直接采取了非常措施,猜想应当是担心夜长梦多,毕竟韩信的本事、威望,让吕后和萧何极为忌惮。

为什么是萧何诓韩信?

既然是要诱捕,自然要派一个在韩信心中有一定分量的人前去。在汉兴以来的功臣中,和韩信有过交往的,大多是将军,如曹参、灌婴、樊哙等人,他们曾在韩信帐下效力,但据记载,韩信自视甚高,羞于灌婴、樊哙等人并列。

因此,肯定不能派这灌婴、樊哙等人前去诱捕韩信。而且,当时,曹参在齐国当相国,不再京城,无法参与诱捕行动,周勃、郦商、灌婴、樊哙、夏侯婴等人在奔赴剿灭陈豨的路上,也无法参与诱捕行动。

除了将军以外,也就是萧何、张良、陈平三人,有可能和韩信有交情了。陈平曾和韩信同在项羽帐下效力,鸿门宴时,陈平曾按项王指令,寻找去上厕所的刘邦,而韩信是能数以策干羽的执戟郎,或许二人当时能有些交情。但在诱捕韩信时,陈平也上了前线。

张良曾在韩信讨封假齐王时去为韩信受封,估计也能有些交情。但张良在项羽兵败后,因为身体的原因,几乎不问政事了,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可选项,不能作为必选项。

萧何是在汉王刘邦面前举荐韩信出任大将军的,对韩信有知遇之恩,虽日后二人并无过多的交集,但因为举荐的恩情在,想必也是能够诓骗到韩信的。除了萧何以外,夏侯婴也是对韩信有知遇之恩的人,不只是知遇之恩,还有救命之恩,但当时,夏侯婴也奔赴了前线。因此,最佳人选也就是萧何和张良了,二人中,萧何更佳,所以萧何就亲自出山,诓骗韩信

韩信为什么相信萧何?

其实,韩信并不傻,韩信自始至终都知道,当年的萧何,之所以举荐他韩信,并不仅仅惜才,更多的原因在于,韩信能帮刘邦夺天下。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韩信也并未对萧何表现出任何特别之情,至少没有像樊哙对待韩信那样对待过萧何。

樊哙怎么对待韩信的呢?韩信曾在被贬淮阴侯后到樊哙家串门,樊哙以臣子迎接国王的礼节迎接韩信。既然韩信从未对萧何表现出任何特别的感激之情,所以,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韩信选择相信萧何是因为韩信对萧何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以为,韩信未必是相信萧何,而是选择了一个看上去相信萧何的操作。

什么意思呢?韩信部署完毕后,并没有得到陈豨的回应,孤掌难鸣,不能单独行动。因为引而未发,韩信没料到萧何已成功掌握了自己谋反的证据,所以韩信听萧何的话,大摇大摆地进宫道贺。

韩信这个层次的人物,掌握权力的方式是「既贪生又不怕死」。在韩信身上,表现得最明显的贪生,便是「从人寄食」、「胯下之辱」、「行县邑陈兵出入」、「献钟离眜人头」,表现得最明显的不怕死,便是「坐法当斩」时的表现和背水一战中的表现。而这次,面对萧何的诓骗,韩信的表现便是不怕死,韩信无法确定,进宫后是有惊无险的鸿门宴,还是必死无疑的鬼门关,所以韩信决定赌一把,如果只是鸿门宴,自己便可安然无恙,如是鬼门关,便只能「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了。

公元前196年,代相陈豨起兵自封代王,刘邦亲自带兵征讨,已经从楚王贬为侯的韩信以有病为由,没有随刘邦前往,却写信给陈豨告诉他要求他攻打长安,自己则在长安城偷袭吕后和太子刘盈。不料,韩信的家臣向吕后告发此事,吕后急忙找来萧何商讨对策,萧何以刘邦打胜仗为理由,命令群臣都进宫庆贺,就亲自去请韩信入宫,韩信没有怀疑便跟随萧何到长乐宫向吕后祝贺,结果一进长乐宫就被吕后杀死并诛三族。韩信被杀后,刘邦给萧何加封五千户,又派五百名士卒作他的护卫,门客都来向萧何庆贺,萧何很高兴就在府里摆酒庆祝,然而门客召平穿着孝服哭着说:“丞相不要高兴得太早,不久你就要全家被斩了。”萧何听后,大怒说:“我进封丞相,陛下对我恩宠万分,且我做事小心谨慎,从不敢有失误,你为什么出此言?”召平回答说:“陛下南征北战,每次都亲自率军前往,你从来没有跟随一起去,反而加封食邑,如今又位在百官之首,还有什么职位可封给你?难道看不到韩信的结局吗?”萧何恍然大悟,辞去了赏给他的食邑,并拿出许多家财用作军需,但觉得不够,就低价强买百姓的田屋,又要刘邦下令让百姓去耕上林苑的空地,气得刘邦把他捉下狱,最后又放了萧何并继续用他为丞相。

公元前193年,萧何去世,年64岁,汉惠帝下诏追谥他为文终侯。为臣者,要懂得拎清自己,否则太过骄横和不知趣很容易身首异处,而萧何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命,这才是为臣之道的聪明人。

标签:

推荐阅读

  • ​柏举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吴军3万人为什么能占领楚国都城?

    柏举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吴军3万人为什么能占领楚国都城?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柏举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柏举之战,是春秋末期吴、楚在江南的一次战...

    2024-04-14 22:46:59
  • ​宋江死后有能力举兵为他报仇的只有三位正将,他们真的会这样做吗?

    宋江死后有能力举兵为他报仇的只有三位正将,他们真的会这样做吗? 宋江,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梁山一百零八将...

    2024-04-14 22:44:53
  • ​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韩信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韩信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

    2024-04-14 22:42:47
  • ​历史上的张亮是唐朝开国功臣,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的张亮是唐朝开国功臣,他有哪些功绩? 在现代社会,“张亮”是个烂大街的名字,其实在唐朝也有一位张亮,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他的故事相当精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2024-04-14 16:26:36
  • ​朱棣夺了皇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子女的?

    朱棣夺了皇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子女的? 历史上朱标一生有五子四女,英年早逝之后由朱允炆继承了皇位,那么朱棣夺了皇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子女的呢?不清楚...

    2024-04-14 16:24:31
  • ​魏蜀吴三国的主公相比较,谁的能力更强呢?

    魏蜀吴三国的主公相比较,谁的能力更强呢? 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位主帅个体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也是经济的比拼。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

    2024-04-14 16:22:25
  • ​俗话说唇亡齿寒 燕国为什么一直抓着赵国不放

    俗话说唇亡齿寒 燕国为什么一直抓着赵国不放 对赵国和燕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风云,七雄并立,每个国家为图强争霸,都有自己的发...

    2024-04-14 16:20:18
  • ​古代有哪些渣男呢?他们都有哪些情感经历?

    古代有哪些渣男呢?他们都有哪些情感经历? 渣男”,是一个晚近才开始流行的词语。主要是谴责那些人品低下,尤其对婚姻不忠、伤害女性的男子。 但是,“渣男”这个词虽然诞生...

    2024-04-14 16:18:13
  • ​为什么刘邦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刘盈呢?

    为什么刘邦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刘盈呢? 刘邦和吕雉无疑是中国古代帝王中的最佳夫妻组合,刘邦一手开创了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吕雉顺延黄老政策无为而治,将之稳固发展。两个人都是...

    2024-04-14 16:16:07
  • ​蜀汉发行直百钱,是一次成功的货币改革吗?

    蜀汉发行直百钱,是一次成功的货币改革吗? 众所周知董卓的小钱成为了压垮东汉经济的稻草,那么后来刘备发行与与董卓小钱一样同为虚币的直百钱,为什么却取得成功了呢?下面趣...

    2024-04-14 16:14:01
  • ​李治执意立武则天为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治执意立武则天为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治执意立武则天为后的真相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李治是大唐的第三位帝王。我们一提起他先想到的是他为了册...

    2024-04-14 16:11:55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后来结果怎样?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后来结果怎样?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后来结果怎样?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明主、圣君,甚至千古一帝,那就不得不提...

    2024-04-14 16:09:49
  • ​马超为什么甘愿投降刘备?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马超为什么甘愿投降刘备?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之子。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

    2024-04-14 16:07:43
  • ​刘伯温和袁天罡,究竟谁更厉害些呢?

    刘伯温和袁天罡,究竟谁更厉害些呢? 因为世事无常,人们很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可以预见未来,掌握处世的先机。我国的先民在观察大自然的运行中,发现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规...

    2024-04-13 09:54:55
  • ​皇帝赐给宰相50岁的妻子,宰相为何欣然接受?

    皇帝赐给宰相50岁的妻子,宰相为何欣然接受? 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那些看似位高权重的大臣也不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即便当时深受皇帝的重视,保不齐哪一天就会被皇帝所...

    2024-04-13 09:52:49
  • ​飞歌是哪个民族的山歌种类(飞歌是苗族的山歌)

    飞歌是哪个民族的山歌种类(飞歌是苗族的山歌) 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份。而苗族的山歌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 苗族的山歌被称为“...

    2024-04-13 09:50:43
  • ​曹氏是谁?吕雉为什么放过了曹氏?

    曹氏是谁?吕雉为什么放过了曹氏? 曹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和军事家。她曾经是汉朝的皇后,后来又成为了汉献帝的母亲和摄政王。然而,最终她却遭到了吕后的迫害和处...

    2024-04-13 09:48:37
  • ​曹丕早夭后,曹操为他做了哪两件令人痛恨的事?

    曹丕早夭后,曹操为他做了哪两件令人痛恨的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曹冲是曹操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从小就开始展露自...

    2024-04-13 09:46:32
  • ​张廷玉有哪些功绩?为何死后能进入太庙呢?

    张廷玉有哪些功绩?为何死后能进入太庙呢? 太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有意义的。最早的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一般的皇亲贵族是不能进太庙的,因此太庙也算是帝王...

    2024-04-13 09:44:25
  • ​揭秘:古代皇帝有多在意自己的名讳?

    揭秘:古代皇帝有多在意自己的名讳? 揭秘:古代皇帝有多在意自己的名讳?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4000万年前。有迹象表明,家猪可能来自亚...

    2024-04-13 09: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