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韩信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摘要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韩信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

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韩信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吕后与萧何定计,将韩信斩于长乐宫钟室,临斩,韩信说道:“我后悔不听蒯通之计,死于女人之手,难道是天意吗?”

韩信若听蒯通之计,他真的能够免于败亡吗?韩信显然这么认为的,很多人也持类似观点。然而,我的观点是,韩信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他都难逃一死。为何这么说呢?

沛公殆天授

当初,张良打算投奔景驹,道遇刘邦,二人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交流,张良立刻意识到刘邦非凡夫俗子,一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感叹地说道:“沛公殆天授。”

张良是何等的精明,八百年一遇的人才,他的判断错不了,刘邦必定是真龙天子,这是毋庸置疑。

刘邦有天子之相,上天早有征兆。当初刘邦为泗水亭长之时,和人饮酒,醉卧,有人发现刘邦头顶有龙在盘旋,大家都很好奇。为此,店家到了年末,免除他所欠的酒钱。

还有一次,高祖负责押送一批人去郦山服徭役,道遇白蛇挡道,大家都很害怕,刘邦趁着酒劲将白蛇斩杀。不久,一个老妇女哭着对刘邦说,那蛇是她的儿子,白帝子,化为蛇,为赤帝子所杀。

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后人杜撰,不可信,然而,这是《史记》上记载,多多少少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诉求,因为秦无道,天下大乱,人们期望明主再现,结束天下乱局。

刘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真龙天子,尽管那时他还只是一个黑社会的小头目。

沛县城的老百姓响应陈王的起义,他们一起密谋杀掉了沛令,刘邦当仁不让地被立为沛公,这是沛地老百姓对他的一种信任。

同为混混的韩信有人拥护他吗?好像没有,我们看到的是他被洗衣服的老妇取笑,遭淮阴恶少的胯下之辱,遭项羽弃用,投奔刘邦,差点被斩,要不是萧何慧眼识才,韩信将泯然于众人矣。可见韩信和刘邦比起来,差距那不是一点点。

当初刘邦入关中,范增让人望刘备之貌,头顶有龙虎之气,成五采,乃天子之气。要知道,范增是天下第一谋士,他老早就断定,刘邦将成为未来的天子,此时不除,必将留下后患。

天下的聪明人都认准刘邦有天子气,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一定是刘邦具备成为天子的某些素质和能力,能让智者一眼识破。

至于韩信,在遇到刘邦之前,一直是一个屌丝,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谈有王者之气。至于他后来被立为齐王、楚王、淮阴侯,那都是拜刘邦所赐。

刘邦入关之后,与秦民约法三章,没有抢夺财物,也没有临幸妇女,秦人大喜,争相献给牛羊酒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刘邦从一开始就懂得收拢人心,树立长者形象。

刘邦生来就有帝王相,是真龙天子,很多人坚信不疑,因此,萧何、曹参等人共立刘邦为沛公,愿意追随他;张良道遇刘邦,决定依附于他;陈平仗剑独身一人亡楚归汉,投奔他……。

这其实是一种心里预期,就象我们买股票,一定买进潜力股,才能赚得盆满钵满。韩信能被众人拥护吗?翻篇史书,也没看出他有真龙天子的半点迹象。

因此,刘邦得天下,这是上天的旨意。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有一次,刘邦问韩信:“我能带兵多少?”韩信说:“陛下最多只能带兵十万,”刘邦又问:“那你能带多少?”韩信说:“臣多多益善。”刘邦笑着反问道:“多多益善,为何被我所擒?”韩信回答说“陛下不会带兵,却会指挥将军。”

其实这一段话已经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因为韩信只会带兵打仗,却不具备一项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指挥将军。

只有王者才能指挥将军,项羽不是王者,所以他的人才纷纷流失,几乎没几个人愿意为他卖命,仅有的一个谋士范增,还被他逼死,他若不亡,天理何在?

韩信是王者吗?显然不是,有人说张耳、灌婴、曹参曾为他效命?拜托,那些都是刘邦安排给他的副手。他还有拿得出手的将军?史书上没记载。

刘邦善将将,说通俗一点就是御人术,只有王者才拥有,他们能够控制朝政,平衡朝中局势,玩弄大臣于股掌之间。刘邦与韩信过招,韩信几乎毫无反击之力,刘邦的政治智慧是韩信无法相比的。

韩信破赵之后,居功自傲,刘邦立张耳为赵王,韩信什么也没捞到,被刘邦下令立刻带兵攻打齐国,韩信敢说一个不字吗?

汉王深夜与滕公东渡河,来到韩信军中,夺了韩信的帅印,控制了他的军队,韩信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

垓下之战后,刘邦废黜了韩信的齐王,贬为楚王,韩信敢吭一声?

刘邦伪游云梦,韩信只得乖乖前去面圣,竟被武士所缚,韩信只能哀呼 “狡兔死,良狗烹”。又被贬为淮阴侯,韩信又能说什么?

自始自终,韩信都被刘邦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何出现这样的结果,因为那是君王对臣子的一种霸气的应对,自古以来就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刘邦与韩信都默认这种不对等的关系。

因此,在武涉和蒯通劝说齐王韩信造反,韩信却说:“汉王拜我为将军,派给我数万人马,给我衣穿,送我吃的,我才有了今天,刘邦如此信任我,我背之不祥,虽死无憾。”

由此可见,韩信是无法摆脱为人臣子的现实,这种不平等不会轻易消失,哪怕韩信果真称了王,与刘邦分庭抗礼,他也无法平视刘邦,因为那种人格的自我矮化已深入韩信的骨髓。

政治上的幼稚

韩信和萧何、曹参相比,他只是空将而来的高管,刘邦多疑,要不是萧何的力荐,刘邦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拜韩信为大将,从一开始,他们之间缺乏互信。

可是韩信偏偏是一个性格张扬的人,说话做事非常高调,却又不屑于找刘邦谈谈心,唠唠嗑,君臣之间各忙各的,导致不信任感越来越严重。

当韩信破赵之后,刘邦潜入韩信军营,夺了他的帅印,控制了他的军队。本来派一个使者就可以传达的事,刘邦却以这样的方式来处理,可见君臣之间完全没有信任。

当韩信破齐之后,要求刘邦封他做齐王。刘邦此时正被项羽追着打,指望着韩信来救他,韩信却来要官,这是要造反吗?

还有更过分的,当刘邦与项羽垓下对决之时,韩信却先跟刘邦谈条件,条件没谈好,拒绝出兵,这是赤裸裸的要挟?

君臣之间还哪里有信用可讲,成了赤裸裸的交易,韩信虽然厥功至伟,他以此为筹码向刘邦邀功,一次次逼迫刘邦就范,市井之气未脱,哪有一点王者的气度。

天下已定,刘邦希望各位有功之臣交出权力,回封地养老。张良很识趣,赶紧归隐山林,寻找他的师父黄石公修仙问道去了,萧何也赶紧夹起尾巴做人,再也不敢出风头。

唯有韩信,不知进退,常怀怨恨之心,从齐王贬为楚王,最后贬为淮阴侯,他从不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内心只觉得刘邦亏待了他。

韩信吊儿郎当,常常称病不朝,在朝中还摆架子,不愿与周勃、灌婴等大臣为伍,显得他高人一等似的。

这一切,刘邦都没有跟他计较,毕竟,刘邦是一位长者,他从没有除掉韩信的打算,真正想要杀韩信的却是吕后,可是韩信没有看出来,继续在作死的路上前进。

有一次,韩信路过樊哙的府第,樊哙对他跪拜送迎,韩信却阴阳怪气的说,只有樊哙才配做他的朋友。他难道不知道樊哙是吕后的盟友吗?对人如此无礼,难怪遭人忌恨。

这不不算,韩信鼓动陈豨谋反,不久,陈豨果反,刘邦亲自去讨伐,韩信却称病不从。吕后趁机和萧何定计,将韩信斩于长乐宫钟室。

韩信到死也没明白,他是如何失败的,还说中了女人的诡计,归咎于天意,在政治上幼稚到何种程度。

总结:

至于蒯通给韩信出的计谋,简直不值一驳,韩信若听从,也必将死路一条,为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刘邦文有张良、陈平等顶尖谋士为他献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这样的谋士所起到的作用,无异于千军万马,他们是刘邦集团的战略决策中枢,往往能够起到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作用。

而韩信集团又有谁呢?可能他会重用蒯通,但蒯通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谋士,只会给韩信出馊主意,根本不是张良、陈平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刘邦还有一个萧何,萧何的作用太重要了,镇国家,抚百姓,粮饷供应不绝,打仗其实资源消耗战。为何刘邦屡次项羽打败,却始终能够卷土重来呢,那是因为萧何给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韩信只是一介武夫,他有刘邦这种统筹全局的能力吗,我看未必,可能几场消耗战之后,粮草供应不上了,最后兵败于山倒。

还有人也许会说,韩信能够带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取。那又如何呢,项羽不也追着刘邦打,最后一场垓下之战,项羽就输个精光,韩信的下场也就是项羽2.0版。

泰森的拳击无敌于天下,但他打赢了对手就能当美国总统吗?如果要论会打仗,伍子胥、白起、李牧、蒙恬谁比韩信差,为何帝王说要杀,哪个不是引颈待诛,谁敢起来反抗?

至于蒯通所说的,刘邦、项羽两利俱存,叁分天下,那就更加无稽之谈。韩信果真据强齐,从燕、赵,出击刘邦的后方,也顶多会暂时赢得几场局部战争,一旦进入消耗战,他的颓势一定会显现,刘邦只需要一场会战,会让他输个精光。

最后的话:韩信若能像张良一样,功成之后交出兵权,隐居山林,从此不再过问政事。或者学陈平一样,夹着尾巴做人,学会隐忍,委曲求全,或能苟全性命。性格决定命运,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韩信的败亡命中注定。

标签:

推荐阅读

  • ​历史上的张亮是唐朝开国功臣,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上的张亮是唐朝开国功臣,他有哪些功绩? 在现代社会,“张亮”是个烂大街的名字,其实在唐朝也有一位张亮,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他的故事相当精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2024-04-14 16:26:36
  • ​朱棣夺了皇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子女的?

    朱棣夺了皇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子女的? 历史上朱标一生有五子四女,英年早逝之后由朱允炆继承了皇位,那么朱棣夺了皇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子女的呢?不清楚...

    2024-04-14 16:24:31
  • ​魏蜀吴三国的主公相比较,谁的能力更强呢?

    魏蜀吴三国的主公相比较,谁的能力更强呢? 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位主帅个体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也是经济的比拼。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

    2024-04-14 16:22:25
  • ​俗话说唇亡齿寒 燕国为什么一直抓着赵国不放

    俗话说唇亡齿寒 燕国为什么一直抓着赵国不放 对赵国和燕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战国风云,七雄并立,每个国家为图强争霸,都有自己的发...

    2024-04-14 16:20:18
  • ​古代有哪些渣男呢?他们都有哪些情感经历?

    古代有哪些渣男呢?他们都有哪些情感经历? 渣男”,是一个晚近才开始流行的词语。主要是谴责那些人品低下,尤其对婚姻不忠、伤害女性的男子。 但是,“渣男”这个词虽然诞生...

    2024-04-14 16:18:13
  • ​为什么刘邦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刘盈呢?

    为什么刘邦看不上自己的儿子刘盈呢? 刘邦和吕雉无疑是中国古代帝王中的最佳夫妻组合,刘邦一手开创了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吕雉顺延黄老政策无为而治,将之稳固发展。两个人都是...

    2024-04-14 16:16:07
  • ​蜀汉发行直百钱,是一次成功的货币改革吗?

    蜀汉发行直百钱,是一次成功的货币改革吗? 众所周知董卓的小钱成为了压垮东汉经济的稻草,那么后来刘备发行与与董卓小钱一样同为虚币的直百钱,为什么却取得成功了呢?下面趣...

    2024-04-14 16:14:01
  • ​李治执意立武则天为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治执意立武则天为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治执意立武则天为后的真相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李治是大唐的第三位帝王。我们一提起他先想到的是他为了册...

    2024-04-14 16:11:55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后来结果怎样?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后来结果怎样?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后来结果怎样?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明主、圣君,甚至千古一帝,那就不得不提...

    2024-04-14 16:09:49
  • ​马超为什么甘愿投降刘备?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马超为什么甘愿投降刘备?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之子。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

    2024-04-14 16:07:43
  • ​刘伯温和袁天罡,究竟谁更厉害些呢?

    刘伯温和袁天罡,究竟谁更厉害些呢? 因为世事无常,人们很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并且可以预见未来,掌握处世的先机。我国的先民在观察大自然的运行中,发现事物的发展是有一定规...

    2024-04-13 09:54:55
  • ​皇帝赐给宰相50岁的妻子,宰相为何欣然接受?

    皇帝赐给宰相50岁的妻子,宰相为何欣然接受? 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那些看似位高权重的大臣也不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即便当时深受皇帝的重视,保不齐哪一天就会被皇帝所...

    2024-04-13 09:52:49
  • ​飞歌是哪个民族的山歌种类(飞歌是苗族的山歌)

    飞歌是哪个民族的山歌种类(飞歌是苗族的山歌) 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份。而苗族的山歌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 苗族的山歌被称为“...

    2024-04-13 09:50:43
  • ​曹氏是谁?吕雉为什么放过了曹氏?

    曹氏是谁?吕雉为什么放过了曹氏? 曹氏,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和军事家。她曾经是汉朝的皇后,后来又成为了汉献帝的母亲和摄政王。然而,最终她却遭到了吕后的迫害和处...

    2024-04-13 09:48:37
  • ​曹丕早夭后,曹操为他做了哪两件令人痛恨的事?

    曹丕早夭后,曹操为他做了哪两件令人痛恨的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曹冲是曹操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从小就开始展露自...

    2024-04-13 09:46:32
  • ​张廷玉有哪些功绩?为何死后能进入太庙呢?

    张廷玉有哪些功绩?为何死后能进入太庙呢? 太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有意义的。最早的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一般的皇亲贵族是不能进太庙的,因此太庙也算是帝王...

    2024-04-13 09:44:25
  • ​揭秘:古代皇帝有多在意自己的名讳?

    揭秘:古代皇帝有多在意自己的名讳? 揭秘:古代皇帝有多在意自己的名讳?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4000万年前。有迹象表明,家猪可能来自亚...

    2024-04-13 09:42:19
  • ​西施帮助勾践灭吴后不知所踪,她的结局有哪些猜测?

    西施帮助勾践灭吴后不知所踪,她的结局有哪些猜测?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与王昭君、貂蝉...

    2024-04-13 09:40:13
  • ​如果曹操招降吕布,他能统一三国吗?

    如果曹操招降吕布,他能统一三国吗? 如果曹操招降吕布,他能统一三国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曹操想了想,似乎有些心动。吕布虽然脑子不大好使,但...

    2024-04-13 09:38:07
  • ​闽国是谁创建的?最后是如何灭亡的呢?

    闽国是谁创建的?最后是如何灭亡的呢?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闽国,它占据了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这五个州,大体上的统治范围与今天的福建省相当。这个国家...

    2024-04-13 09: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