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八卦 > >正文

​沈丹个人资料:离异带娃12年,3年还清80万债务,如今身价千万

摘要沈丹个人资料:离异带娃12年,3年还清80万债务,如今身价千万 最近,某网络平台上一条视频引得近百万人疯狂点赞。 视频中,一位身着碎花衬衫,脚踩黑布鞋的女子,走到停在山间公...

沈丹个人资料:离异带娃12年,3年还清80万债务,如今身价千万

最近,某网络平台上一条视频引得近百万人疯狂点赞。

视频中,一位身着碎花衬衫,脚踩黑布鞋的女子,走到停在山间公路上载满西瓜的拖拉机旁,抓过摇把,熟练地插入摇孔,随着女子用力上下摇动,拖拉机冒着黑烟“突突突”地启动了。女子跨进驾驶室,开着拖拉机渐渐远去……

明明是女娇娥,干的活却像个男儿郎!

她是谁,到底经历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01、婚姻失败,身后没有墙,她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山

沈丹,原名沈枝丹,1987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夷山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因为父母要常年在外务工,从小她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奶奶很疼爱她,但从小就懂事体贴的沈丹,利用放学时间,还是经常会帮着奶奶洗衣做饭,上山砍柴,下地干农活。

18岁高中毕业后,沈丹没有继续学业,跟随潮流外出到大城市寻找梦想。

如花一样的年纪,长相甜美的沈丹认识了以为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并很快步入婚姻。

结婚以后,真正过起柴米油盐生活的两个人,时常因一些琐事发生争吵。渐渐地沈丹发现,丈夫不再像刚开始恋爱时那样对她嘘寒问暖,动不动还和她冷战。

不合适的婚姻,坚持下去就是种折磨。

23岁那年,已经怀孕的沈丹,毅然选择了离婚,执意独自生下女儿,开始了艰难的单亲妈妈之路。

她一边带女儿,一边打零工维持着生活,其间做过酒店服务员,做过锯木加工厂的员工……

可随着女儿渐渐长大,需要开销的地方越来越多,长此以往,终也不是办法。

2012年,不甘于被生活左右的沈丹,用手上不多的存款,再加东拼西凑,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创业——开办了一家瓷砖加工厂。

工厂开办初期,很多东西不懂,全靠自己一样一样地去摸索;人手不够,为能省下工钱,她和工人们一起做产品,还常常因为整理单据和做账熬到深夜。

沈丹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没人帮带女儿,她只得把女儿带到工厂里,她在干活时,女儿就自己在边上玩。

好几次孩子自己玩着玩着就睡着了,醒来看不到沈丹,哭着到处找妈妈。沈丹是心疼不已,但为了生活,只能咬牙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厂逐渐有了起色,也让沈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在沈丹的用心经营下,订单越来越多,她乘胜追击,增添了更多的新设备,在江西上饶建起了第二家工厂。

同时她也在大城市买了房,买了车,眼看着开启了与女儿的幸福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而各项成本都在增加:工厂的房租、工人的工资,生产的物料……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终究沈丹没能力挽狂澜,2017年,两家工厂被迫相继关闭,不得以将房车都变卖了,沈丹仍欠下80多万的外债。

奋斗5年,最后只剩下一堆欠款单

苦心经营了五年的工厂,说没就没了,还得偿还债务,这让沈丹非常痛苦。

无助、迷茫以及巨大的压力,让沈丹大病了一场。

02、创业失败,带着乡愁,回归本质生活

2018年初,身心俱疲的沈丹,带着女儿,带着对亲人的思念,决定回到生养她的那个小山村休养一段时间。

回家的路上,她用网名“乡愁”,在抖音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条短视频。视频中循环播放的《回忆总想哭》,诠释出了她那时的心情。

22018年1月,选择回到家乡

回到家乡的沈丹,每天陪着女儿和年迈的奶奶,生活过得简单而又快乐。

80后出生的沈丹,那个年代的生活水平远没有现在先进,拍一张照片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以致自己儿童时期的样子,在时间之路上变得渐渐模糊。

为能留下女儿的童年模样,沈丹开始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女儿的成长以及日常的生活,并分享到网络上。

刚开始,她自己用手机拍,简单地记录着一切:

带女儿在在乡间小路上欢乐地骑自行车,一起和小伙伴们在河里抓鱼,女儿烧火她做饭,做出各种美食和家人一起分享……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沈丹发的这种宁静而又淳朴的乡村生活视频,很快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和喜爱。

那时正值短视频兴起,这激起了沈丹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通过网络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推广家乡的特产。

于是,她叫来了妹妹做她的摄影师,以便能拍出更有质量的画面。

女儿上学后,她们拍得更多的是沈丹的生活日常。

视频中的沈丹,一副农家妇女打扮,身穿碎花衬衫,脚踩布鞋,肤白而又貌美、勤劳又能干,在美丽又空气清新的乡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别具一格的视频风格顿时吸引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沈丹看到网友们都喜欢这种纯朴农家生活的视频,索性将生活中的不同场景都拍了下来。

她会将自家种出来的各种蔬果,经过烹饪后变成可口的美食;将收割回来处理后的黄豆磨成浆后,一部分做成豆腐,一部分加水煮开,再过滤,就变成了香甜的豆浆。

她还会做笋干、薰鹅、麻鸭、辣椒酱等各种美食特产,满足网友们的视觉之外,还能帮乡亲们打开销路。

女人的活她能干,男人的活她也能干。

她上山挖笋、采茶、上房修瓦;下地犁田、插秧苗、收稻谷;能挑能扛能背还能抡大锤; 她会开手扶拖拉机、犁田机、卡车、货车……有人调侃说:“她可能只有飞机不会开了吧?”

有一个视频让人记忆很深刻,沈丹要给奶奶的老房子装修,需要推翻一面废弃的墙壁。

只见她抡起铁锤,用力朝墙壁砸过去,一下,两下,锤打下来的砖块和石灰大块的倒下,溅起很多灰尘,她全然不顾,依然抡圆了胳膊使劲敲。

敲打得差不多了,她用力去推那面废墙,随着“轰隆”一声响,废墙应声倒下,她没有半点畏惧或退缩。

接下来,沈丹开始捡拾那些废弃的砖头,手上抓着一块就往小推车里扔过去,敲打下来的砖块,有些是好几块砖组成,至少重达20来斤,但她搬起来,似乎豪不费力,轻松地就扔了过去。

待装满了一车,她站起身来,两手抓着推车的把手,用力往上一提,向前一推,那一整车的砖块就被她推着走了。

这样的画面,估计我们只在建筑施工现场见过,只有那些五大三粗的男人们才能做得出来。但沈丹,干起这样的活来,却能如此轻松自如。

不得不说,沈丹真的是少见的能干力气活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她不做作,不矫情,敢想敢干。

这样的朴实和简单,现在的女人又有几个能做到!

沈丹如女汉子般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有声有色。

用网友的话说是:“她一个人,却活成了千军万马的样子”。

视频中的沈丹,不言语,只做事,却吸引了无数网友点赞和观看。

为做美食追着一群鹅满地跑,在潺潺溪水旁洗衣服,稻田里捉稻花鱼……几乎每条视频都能爆火。

粉丝中,有来自农村的,这些视频会勾起他们熟悉的田间地头劳作的回忆和浓浓的乡愁;有来自城市的,这些视频让他们充满了向往、好奇与质疑。

一时间,网友们对她的评价毁誉参半。

有人喜欢她貌美,有人喜欢她能干;有人心疼她辛苦,还有人嘲讽说她在模仿李子柒。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关注或喜欢,总之,“乡愁”火了!三年时间,吸粉两千多万!

沈丹走红以后,各种传言纷沸扬扬,有人说她是某网红公司刻意营销出来的人设。还有人说,她是城里的女企业家,身家千万,拍视频只是为了流量。

面对各种声音,沈丹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在一个图片视频中做了简单解读式的回应,也算是给对她各种揣测的网友们一个交代。

之后她仍继续拍她的小视频,过简单的农家生活,每天与最爱的家人们在一起,平淡却惬意。

03、重新出发,成为家乡村民致富的引路人

有人说,努力的人,在哪里都能创造奇迹。

沈丹就是这样的人。

从之前在困境中开办工厂,到现在回到大山里的农村,她仍能把生活过成令人神往的样子。

随着“乡愁”的爆红,各种运营机构纷至沓来,想要与她合作。

面对躺着就能数钱的诱惑,沈丹却拒绝了。

当初她选择离开城市回到农村来,就是因为已经厌倦大都市商场上的纷争。

再说如今流量做出来了,解决了乡亲们农产品销路的问题,乡亲们对她是满满的信任与依赖,她不愿去辜负乡亲们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初拍视频的沈丹,纯粹就是想记录女儿的成长和分享质朴的乡村生活,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和喜欢。

沈丹的家乡同大多数农村一样,为了更好地谋生,年轻劳动力几乎都选择外出到城市去打拼,村里大部分是留守的儿童和老人。因为没有资源,也没有途径,他们劳作出来的土特产、农产品很难卖出去。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沈丹,深知其中的辛酸和不易,她希望能为这些陷入困境的父老乡亲们做些什么。

2021年,沈丹成立了武夷山筑梦乡愁农村合作社,她挨家挨户地去收莲子、黄豆、茶籽、茶叶,带着村民们种羊肚菌、茉莉花茶。

其中她和村民们一起种植的百年蔗,收割后加工熬成红糖膏,销量已达到几十万单!藕粉、莲子、银耳等加工制作出来的美食都爆卖。

借着短视频的红利,再以现代化运营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真正地解决了他们农产品做出来卖不出去的后顾之忧。

视频中,她豪情壮志地说:“我希望做农产品的供应链,帮助村民们带动农产品走出去”。

物产丰富的武夷山下,除了盛产各种土特产,还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其中最不负胜名的就是武夷山大红袍。

为能更好地推广家乡武夷山的茶,同时也解决村民们以往愁茶卖不出去的问题,2022年4月,沈丹成立了丹心可鉴茶厂。“丹心”,代表沈丹帮助村民、同时做好产品的诚赤之心。

“丹心可鉴”茶厂开业

茶厂正式开业投入使用那天,她说:

“看着每位村民朋友脸上的笑容,这便是我一直以来的动力。希望能够尽我微薄之力给家乡带来一点温暖,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

“做一杯有温度的茶”,于产品,于家乡父老,也于她自己。

之后,沈丹指导村民们怎么施肥,怎么才能种出好茶;村民们所采摘下来的茶青,她负责收购;收回来的茶青,先晒去水汽,再炒制,再烘干,包装……

饭后,沈丹为村民们泡上一杯清香的茶,坐在一起谈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与满足的神情。

在沈丹的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返回家乡发展,沈丹成为了“振兴乡村”的带头人,成为了“乡村守护人”。

她说:“走得再远,我都会记住来时的方向,我愿意作为年轻人返乡创业的代表,为家乡腾飞助力,为振兴乡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让乡民不再愁,让乡村不再愁”是她的愿望,而今,她做到了!

一路走来,经历着挫折与坎坷,沈丹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勇敢,凭着那双粗糙的双手,拼出了一片天地。

曾经努力走出大山,最终还是又回到了大山。

有人说,人生只有两条路——追梦和回家。但沈丹,却把它们变成了一条路,那就是回家追梦。

在面对困境时,沈丹伤心落泪过,也徘徊迷茫过,但她每一次都选择坚强面对,不放弃,也不气馁,始终对生活报以热爱。

最终,生活也回馈了她华丽的乐章!

同样的食物有不同的做法,就像人生,也可以有千百种的活法,但每一种都有意义。

祝福沈丹!

也祝福每一个不负生活、努力奋斗的你们!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