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影视 > >正文

​真实历史上的弘曕是何结局?是否如电视剧中演绎的那般?

摘要真实历史上的弘曕是何结局?是否如电视剧中演绎的那般?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身为父母,总是要为自己的子女...

真实历史上的弘曕是何结局?是否如电视剧中演绎的那般?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身为父母,总是要为自己的子女多打算一下,三岁就要想十岁的事,十岁就要为其打算二十岁的事情,可以说父母为子女操碎了心,他们总是不断的为子女铺路。

在前几年各大卫视播出的《甄嬛传》,可谓是风靡一时,火遍大江南北,当时位同副后,执掌后宫的熹贵妃甄嬛,没有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曕推上皇位,而是选择扶持自己的养子弘历为皇帝,为自己的亲生儿子选择了富贵安逸的人生,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弘曕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图片:弘瞻小时候剧照

一、弘曕的身世

在《甄嬛传》这部剧中,当时废妃莞嫔出宫修行,在甘露寺受尽委屈,被迫迁往灵云峰,在果郡王允礼的疯狂追求下最终被感动,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珠胎暗结,可是最终天公不作美。

先是传来了果郡王的死讯,相继又传来她父亲在宁古塔遭人暗害生命垂危,为了替果郡王复仇,也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免受流放之苦,甄嬛最终黑化,她用计让皇帝来看望自己,想尽办法让皇帝见到她以后与其旧情复燃。

然后,甄嬛宣布怀孕的消息,让皇帝误以为孩子是他的,最终荣耀回宫羡煞旁人,皇帝为了让她回宫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力排众议。为了让甄嬛回宫,特地为她抬旗,让她改名换姓,甚至对外宣称是四阿哥弘历的生母,皇帝为了她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回宫之后,甄嬛顺利的生下了弘曕,但历史上真实的弘曕是由雍正皇帝的谦妃所生,是名副其实的龙子皇孙,但无论是戏剧还是历史,太后和皇帝都非常宠爱他,从小没有受到一丁点的委屈。

图片:成年时的弘曕剧照

二、入嗣果亲王一脉

雍正皇帝驾崩以后,甄嬛力推弘历继任新君,而此时的弘曕才四、五岁,甄嬛为了安抚皇帝,提议让弘曕入嗣果亲王一脉,让他永无继位的可能,希望能够以此来保住弘曕一生富贵平安,进而让他认祖归宗。

图片:甄嬛与儿子弘瞻剧照

三、皇家有子初长成

在剧中,甄嬛为弘曕筹谋了一生,想要让他就这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生活,远离后宫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乾隆皇帝见弘曕入嗣旁支再无威胁,为了感念甄嬛的拥戴之功,对他的这个弟弟自然关怀备至宠爱有加。

甚至还为他聘请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子沈德潜,来当他的老师,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翩翩公子,他最终也没有辜负乾隆皇帝的期望,经过师傅的教导,逐渐成长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子,其才情一点也不亚于他的嗣父允礼。

随着弘曕年龄的增长,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对他更是委以重任,视他为左膀右臂,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乾隆皇帝便让他承袭果亲王爵位,并不断的给他历练的机会,让他掌管宫闱重地。

即使这样,乾隆皇帝依然觉得自己对这位弟弟还不够重用,没过两年,乾隆皇帝更是让他管理“造办处”这个肥缺,负责制造皇家器物,宫内所有贡品全部由造办处制造分发,由此可见,乾隆对他是多么的信任器重,他的前途可以说是不可限量。

图片:甄嬛与乾隆皇帝剧照

四、恃宠而骄

只可惜,甄嬛辛辛苦苦为他铺好的路,让他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富贵王爷,好好的路却让他给走歪了,好好的一副牌,被他打得满盘皆输,如果他按照甄嬛和乾隆为他安排的路踏踏实实走下去,他一生的权势、地位以及财富享用不尽,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却让乾隆皇帝颜面尽失。

慢慢的,他开始恃宠而骄,造办处的油水和王府的俸禄及租税,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了,他不想如何通过正规渠道来赚取钱财,偏想一些旁门左道的途径,不断通过搜刮民脂民膏来获取不义之财。

图片:弘瞻在朝廷剧照

五、贪财吝啬

他利用王爷的身份和职务上的便利强占平民的产业,私开煤窑,利用职权强买强卖,弄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如果他只是贪财,乾隆皇帝也就忍了,可是他不仅贪婪,而且非常吝啬,就连他的亲生母亲过大寿,他都两手空空什么都不愿意送,由此可见他的为人。

不仅如此,他还仗着乾隆皇帝的宠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经常僭越规矩,让乾隆皇帝颜面尽失,乾隆皇帝对他是一忍再忍。

图片:贪财剧照

六、受罚

终于有一天,乾隆皇帝对他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历数他的过错,不仅罢免了他的官职,降了他的爵位,罚奉三年,这对于一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他来说,突然被皇帝给了这么重的惩罚,自觉无脸见人了。

经过这次打击,他从此闭门不出,终日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身体每况愈下,乾隆皇帝知道他生病的消息后亲自探望,看到自己弟弟的病容后,心疼不已,原本只是想惩戒一下弟弟,让他收敛一下心性,可谁想,弟弟自尊心这么强,根本承受不住打击,乾隆皇帝非常后悔。

乾隆皇帝立即对弘曕进行安抚,恢复了他的爵位,不过,无论什么样的补救也无济于事,没过多久,年仅33岁的弘曕便病逝了,乾隆皇帝非常伤心,也非常的自责。他认为弘曕的死,自己难辞其咎,于是对弘曕的子嗣大肆封爵,希望以此来弥补自己对弘曕的愧疚之心。

图片:弘曕病逝剧照

弘曕的事情表明,溺爱不可取,爱应有度,爱之适足以害之,爱之纵则更是杀身之祸,乾隆皇帝是视弘曕为己出,对他百般疼爱,但是却没有对他厉行约束,匡正他的行为,从而纵得他无法无天,却又禁不起任何打击,甚至承受不住一句重话,最终导致弘曕郁郁而终。

我们对待身边人,爱也应该有度,千万不要像乾隆皇帝宠爱自己的弟弟那样,因为这不是爱他,而是害了他。

文章作者:子皓君

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