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简介30字_赤壁之战故事简要概括
赤壁之战简介30字_赤壁之战故事简要概括
赤壁之战于公元208年在长江口附近的赤壁上发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联军以火攻大败曹操,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一战。
一:赤壁之战简介30字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
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火烧赤壁》故事讲述的是曹操想带领十五万大军抢夺东吴江南的地方。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曹操因为北士卒不适应坐船便把船的首尾相连好让船连成一片平地,但是这也引来了危机。借着大好时机孙刘联军假装投降,用火点燃了曹军所有的船,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赤壁就这么发生了。
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208年,简要的说,这是一场孙权与刘备联手在赤壁一带共同打败曹军的战役。
当时孙刘联军的兵力为5万,而曹军的兵力为20多万,从兵力上来看曹军是必胜无疑的。可是因为曹军的大多数士兵不适应水土,加之孙刘联军的智取导致曹军的损失非常惨重。
二:赤壁之战简介100字
赤壁之战的八个故事,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智激孙权、诸葛亮草船借箭、庞统诈献连环计、周瑜反间计使蒋干中计、周瑜打黄盖行苦肉计、诸葛亮借东风、关羽华容道放曹操,等等。
三:赤壁之战简介50字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示意图
三国时期,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曹操又率兵三十万,号称八十万,南下追赶刘备,意在江东孙权。迫于各自安危,经诸葛亮和孙权的谋士鲁肃联络,孙、刘决定联合抗曹。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率三万精兵沿江西上,到夏口与刘备的队伍会合。孙刘联军乘舟西上,驻扎赤壁,与长江北岸的曹军对峙。
曹操的士兵多来自北方,既不服南方水土,又不习惯乘船,许多士兵因此而病倒。为此,曹操在谋士的建议下,将水军的大小战船,每十几条用铁链和铁环锁成一排,再在每排船上铺上木板。这样一来,无论人还是马在上面行走,都如同在地面上活动一般,初步解决了曹军不习水战的问题。
孙刘联军见曹军把战船连在一起,就计划采取火攻的方式。由于黄盖成功地实施了苦肉计,致使曹操误以为,这是东吴人在大兵压境之时,为保身家性命而采取的行动,便没有产生怀疑。而周瑜在江东将各路人马布置停当,只等东南风起,火攻曹营。
这年冬至的夜里,刮起了猛烈的东南风。周瑜认为发动总攻的时机成熟。就令黄盖又给曹操去了一封信,约定当晚带着几十只粮船到北营投降。
当晚,黄盖率领二十只战船,船上装满干草、芦苇,浇了膏油,上面蒙上油布,将战船严密遮盖。船头装上撞钉,每只大船后系着三只小船,小船里埋伏下弓箭手。
“降船”扯满风帆,直向北岸驶去。当黄盖的大船离北岸曹军水寨约二里水程时,黄盖大刀一挥,二十只大船一齐点燃,火焰腾空而起,像狂舞的火龙,一齐顺风撞入曹操的水寨中。
火趁风势,风助火威,瞬间,曹军水寨成了一片火海。因为水寨外围的船只都以铁钉和木板首尾相接,无法解开,致使许多战船被烧毁。黄盖等人跳上小船,驶近岸上曹军旱寨,发射火箭。于是,水旱两寨的大火连成了一片。
刘备、周瑜见北岸火起,马上率水陆大军同时进兵,杀得曹军死伤惨重。曹操只得将烧余之船自行销毁,率军退回许都。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著名战例。它是三国鼎立的奠基之战,在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