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王近山是哪里人(开国中将王近山)
开国中将王近山是哪里人(开国中将王近山)
1974年,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前往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趁着这个机会,他专程前去拜访了邓小平。
两位老友多年未见,聊的十分开心,然而在谈话当中,李德生突然向邓小平提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曾经的开国中将王近山。
李德生颇为惋惜地对邓小平说道:“近山在革命年代是立了大功的,可是现在他的职务却不高,只是担任南京军区担任副参谋长。”
听闻这一点,邓小平也陷入了沉思,要知道开国中将这一级别的人物,如果没有外调,继续留在军区任职的话,现如今绝大多数都在大军区正职的岗位上。
比如同为中将的廖汉生、方正平,便分别担任了南京军区政委和东海舰队政委,而更进一步,进入中央军委任职的也大有人在。
唯独王近山这么个昔日战场上的猛虎,却只担任了副职,一来,有些大材小用,二来,这也对不起老同志多年的付出。
在了解了王近山的近况后,邓小平颇为感慨。
在短暂思考过后,邓小平斩钉截铁铁地对李德生说道:“这件事情我来给他安排,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贡献的老同志!”
邓小平决定给王近山安排的新职务,是政协常委。当时政协大会讨论人选时,邓小平便注意到常委队伍当中没有军队代表,这是一个较大的空缺,而王近山从军资历老,经验丰富,由他来担任再合适不过。
就这样,在邓小平的安排下,时年已经60岁的王近山成为了新一届的政协常委,再度“出山”。
之所以邓小平会如此信任王近山,愿意推荐他做中央政协常委,这主要得益于王近山多年来的杰出贡献。
王近山向来以作战勇猛著称,多年以后抗战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正是以他为原型,然而当我们熟悉王近山的生平,便会发现,现实中的他的经历,要比影视剧当中的更具传奇。
王近山早年曾是一个放牛娃,15岁那年便入了红军部队。在部队当中,由于作战不要命,他收获了一个“王疯子”的绰号。
1932年国民党大军围剿鄂豫皖根据地,王近山悍不畏死,在肉搏战中,他甚至还抱住一个国民党兵直接滚下山崖,想要与对方同归于尽。
直到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才在山下找到昏迷不醒的王近山,此时的王近山已经生命垂危,多处负伤,特别是在他的头上还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幸亏抢救及时,才算保住性命。
这时的王近山已经做上了红军部队的连长,属于“指战员”,大可不必如此拼命,然而在关键时刻,他总是能够挺身而出,哪怕献出自己的生命。
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王近山从普通战士做到连长,再从连长,做到团长,最终到了1936年,他便已经成为了红31军第93师师长,而这一年的他才只有21岁。
单从职务上来看,“李云龙”30岁才仅仅只是个团长,要远逊于王近山本人。
王近山虽然不怕死,但并不意味着他指挥鲁莽,战术粗糙。在他的一生当中,曾经打出过许多依靠战术取胜的漂亮仗。
1943年10月,日军对太岳地区进行大扫荡,趁此时机,国民党部队也顺势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试图将陕甘宁边区就此剿灭。
当时的王近山担任太岳第2军分区司令员,手上能够灵活调动的部队只有一个团,为了能够完成保卫陕甘宁的任务,王近山铤而走险,命令部队化妆成老百姓的模样,从鬼子的眼皮底下行军。
10月22日,王近山的部队抵达韩略村,这里位于日军此次扫荡的中心地带,经常会有日军车队由此经过,不宜久留。然而王近山在看过韩略村的地形以后,大胆作出决定,在此设伏,埋伏后续赶来的日军。
果不其然,在部队埋伏下的第2天,一队日军车队便向着韩略村驶来。王近山沉着冷静,临危不乱,指挥部队悄悄合围,一举发起进攻,经过三个小时鏖战以后,这支日军遭到全歼,123人中,只有三人侥幸逃脱。
更令人惊喜的是,通过缴获的文件发现:这支日军并不是寻常部队,而是一支军官参观团,在这120人当中,其中有100多名都是中队长以上的军官,王近山一场战斗便捞了满满一网大鱼。
韩略村伏击战以后,日军紧急抽调3000余人想要对王近山进行报复,但此时的王近山早已率部队转移,让敌人再次扑了个空。
在王近山部队抵达陕甘宁边区以后,毛泽东亲自接见了他,对于王近山取得的战果,毛主席十分赞赏,称他:“勇敢、果断,能抓住战机”,是我军当之无愧的“第二代军事家”。
在解放战争之中,王近山担任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成为了刘邓大军的一员战将。
1946年,蒋介石集结14个整编师,企图围歼晋冀鲁豫野战军,情况万分紧急。
当时留给野战军的选择并不多,要么打场硬仗,要么退回太行山,从长计议。
在会议上,邓小平问各部队领导:“现在局势很不利,我们是坚决消灭敌人,还是背起背包回太行山?”
在问出这句话之前,邓小平其实早已有了留下来作战的打算,只是想要询问各部队领导意见。
就在这时,王近山接过了话,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必须要打!我们六纵要求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坚决打!”
王近山的一番话,极大地鼓舞了各纵队士气,刘伯承、邓小平两人无不被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所感动,批准王近山的六纵担任大杨湖地区的主力。
当时的大杨湖战场我军处于极度劣势中,不单要面对国民党数倍于己的部队,还要直面其中第59团这支装备精良的硬茬子,难度不小。
然而在这场战争之中,王近山却凭借着个人的杰出指挥,使得战局发生了逆转。
开战之前,王近山早就对当地地形进行了调查,采用了分段阻击,边打边撤的方法。
每当国民党大军即将追上之时,便会突然发现,在面前多出一条战壕防线,只得重新架设火炮,开始攻坚,可等到即将攻上之时,战壕内的守军便会再度撤退,到下一条防线。循环往复……
几番操作以来,国民党部队的士气和装备损耗殆尽,选择在大杨湖地区一处凹地扎营休整。
这一着正中王近山的下怀,随后王近山指挥大军展开合围,经过两天三夜的苦战以后王近山,全歼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俘虏其师长赵锡田,取得酣畅大胜。
当消息传回中央军委时,毛泽东对王近山的表现大加赞赏,不但全军通电,嘉奖还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盛赞王近山的这场胜利“是继中原突围胜利与苏中大捷之后又一次大胜利,起到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
正因为这条社论,王近山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响彻全国,成为了国民党再也不敢忽视的解放军头牌战将。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近山还在1951年参加了朝鲜战争。
上甘岭战斗当中,王近山创造性的采用依托坑道坚守的战术,灵活规避地方炮火,并且集中己方炮火展开反击。
在这场战斗之中,虽然美军火力要远胜于志愿军,但双方实际造成杀伤却不成正比,每当敌人阵地上稍有动静,志愿军部队总是能够立刻发起进攻,然而等到美军炮兵想要摧毁志愿军炮兵阵地时,却往往落空。
这使得美军一度误认为志愿军阵地上存在着一支大型主力部队,从而在战略上对敌人进行误导。
上甘岭作战之中,王近山一直坚守了43天,不但粉碎了美军的攻势,打出了志愿军的骨气,从红军到八路军、从解放军到志愿军,王近山的一生就是一部战争史,一部中国革命史。
正是王近山多年来真刀实弹的表现,才使得邓小平对其放心,愿意在关键时刻推他一把。
对于组织上赋予自己的新使命,王近山欣然接受,立马前往北京赴任,然而,这一次命运没有给他机会。
1974年在刚刚被任命为新一届政协委员后的几个月,王近山却突然患胃癌,送往南京医院进行抢救。
1975年,邓小平专程前往南京看望王近山,当得知邓小平前来的消息以后,南京军区首长纷纷前往陪同,并准备藉此机会向邓小平汇报工作。
然而,面对军区首长的汇报,邓小平却摆了摆手:“我这次来是有任务的,那就是专门来看望王近山同志,现在请不要进行工作上的汇报,给我汇报汇报王近山的病情。”
也正是在邓小平的要求之下,王近山的病情作为一项例行报告,每天都呈到他的办公室,这在全国还是仅此一例。
王近山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神志已经不清。
1978年4月,王近山的病情极具恶化,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儿子王少峰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
有一次他突然听见,已经好许久未开口说话的父亲在大声的询问:“敌人打到哪里了?!我们谁在那里?!”
听闻此言,王少峰泣不成声,连忙解释,战争早已经结束。
可王近山仿佛没听见儿子所说的话一般,仍然在询问:“谁在那?谁在那?”
一旁的儿子无奈之下只能回答道:“是李德生叔叔在那里。”李德生是王近山一生最好的搭档,神奇的是,听到这个名字,王近山却突然平静了许多,“啊,李德生上去了,那我就可以安心睡一觉了。”
随后王近山便再无任何反应,陷入了昏睡之中,5月10日,王近山离世,享年63岁。
王近山去世以后,邓小平悲痛不已,下令为他举行盛大的追悼仪式。
当看到王近山生前职务仍旧是“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时,邓小平心中宛如插上了一把刀,他特地下令,将王近山的职务改为“南京军区顾问”,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
早在战争年代,王近山的职务实际上就已经到达兵团司令这一级别了,可是到了和平年代,却常年一直屈居于此,这实属不应该。
邓小平的这一纠正,也是对王近山一生攻击的最大肯定,足以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5月17日王近山的追悼会在南京军区礼堂正式举行,除了他生前的好友和同事以外,还有诸多中央干部亲赴现场,为其献上花圈。
王近山的葬礼共计有上千人参与,其规模之大,远超人们想象,以至于现场几乎处处都堆满花圈,无从下脚。
在葬礼现场,邓小平亲自为王近山读了悼词,言语之中满是对这位爱将的惋惜之情。
王近山的追悼仪式结束以后,他的骨灰还被连夜空运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跨越级别,放置在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物的灵堂中,享受全国人民的敬仰。
相比于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王近山的一生显然是更具传奇色彩,也更具曲折的。
老将军一生鞠躬尽瘁,为党和国家做出了无私奉献,能够取得如此结局,也算是对英灵最大的告慰。
在《铁是怎样炼成的》中,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借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之口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而王近山将军,便是这句话最好的执行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