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社会 > >正文

​你知道吗?女性心理健康有“标准”!

摘要你知道吗?女性心理健康有“标准”! 我们经常说的心理健康,指的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

你知道吗?女性心理健康有“标准”!

我们经常说的心理健康,指的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美国学者坎布斯提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应有四条标准: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

世界卫生组织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①智力正常; ②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 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④人际关系和谐; ⑤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 ⑥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 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心理健康一般标准的论述,心理健康的女性应具备以下行为特点:

(1)智力正常。

(2)情绪基本稳定。

(3)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4)具有独立的人格。

(5)健全的意志。

(6)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人类迈进21世纪,人们对女性的重视不仅局限在婚姻家庭、教育等传统领域, 还逐步延伸到社会保障、身心健康等直接体现女性生活质量与性别安全等方面,其中,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女性心理学起源与现代发展 女性心理健康与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女性心理学是在妇女运动蓬勃开展的背景下,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从研究角度而言,女性心理学是随着医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进步而出现的生物学倾向的心理学理论。它注重的是女性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属性,女性特殊生理基础决定的特殊心理现象。

现代医学把女性一生划分为5个时期:婴幼儿期(出生后到月经来潮前),青春期(月经来潮到生殖器官大致成熟时期),育龄期(卵巢生殖功能及内分泌旺盛时期),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到生殖器官开始萎缩),老年期(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经停)。

每个时期女性心理卫生的关注点各有侧重。 1婴幼儿期需要帮助教育其认识男女有别,但无优劣。要防止游戏性性接触给女孩带来心身伤害和打击; 2青春期月经初潮是女性生物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心理卫生的重点是加强性知识教育,了解第二性征和月经出现的原因,避免由此造成恐慌。具体包括:

(1)对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抑郁、烦躁、头痛等给予心理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2)教育其避免早恋。

(3)对自慰现象有科学认识。

育龄期此期女性将经历结婚、怀孕、分娩、哺乳等过程,生理上带来急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许多心理问题。这个阶段要注意,

(1)怀孕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研究证实,孕妇情绪障碍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唇裂等。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对优生意义重大。

(2)产后及时调节心理状况:产后激素大幅度变化和对今后生活变化的不确定性,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症,这对母亲和孩子的威胁都很大。

(3)科学对待不孕症:在中国,不孕使许多女性自责和抑郁,这种心理是不能怀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的紧张、焦虑也会影响怀孕。

所以,通过对症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不孕症可能会治愈。

更年期及老年期随着内分泌功能的衰退,神经系统的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更年期妇女会出现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以情绪改变为主,如抑郁、烦躁、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同时性格也会变得敏感、多疑,并有妄想症状出现。 如何应对负性生活事件? 现在女性大多处于紧张的工作、生活状态,疲劳的身体导致亚健康,疲劳的心理同样会导致精神上的亚健康,薇润提醒长此以往,就会引发烦躁、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发生。

实际上,精神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一样重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是提高心理素质,缓解负性事件对心理影响的有效措施。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