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既称排海核污染水安全,日本何不自饮?
央视:既称排海核污染水安全,日本何不自饮?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时间进入倒计时,自从日本政府宣布排海决定以来,国际社会的反对声音不断。大家最常问的问题是——如果经过所谓多核素去除技术(ALPS)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如此安全,为什么还要排放入海,而不是再利用?
早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当年,也就是2011年的10月底,时任日本内阁政务官园田康博就曾为了证明经过处理的福岛核污染水“可以喝、没问题”,当着媒体记者的面,将半杯号称是来自福岛第一核电站5号、6号机组的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两饮而尽”。
园田康博“一喝成名”,一时风光无两,步步高升……但几年后,他便退出政坛,消失在公众视线中。
园田康博的健康情况如何未见公开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自打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就一直试图证明“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很安全”。
那么,“灵魂之问”来了。
时任斐济代总理 卡米卡米加:有一个不得不问的问题,如果经过ALPS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如此安全,那日本为何不将其再利用?比如用在日本本国的制造业和农业生产中。
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 李在明:日本政府宣称核污染水经过处理后,就能“安全”到可饮用的程度,如果真是“完全可以饮用”的话,那就(别排海)直接喝就行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汪文斌:既然日本政府口口声声说福岛核污染水安全无害,那么日方为什么不直接向日本国内排放核污染水,或将其用作农业工业用水,而是向海洋一排了之?
既然安全,为何不留着自己喝?用作其他用途也可以啊。毕竟,日本人口多,国土面积又小,淡水需求量大,可资源紧缺,而工业用水同样需求很大。
如此简单的逻辑,日本政府和运营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是真的想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日本抗议核污染水排海人士:我已经71岁了,核污水排海会影响子孙后代,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负有责任。核污水排海会破坏地球环境,因此我反对核污水排海。
更让人费解的是,日本政府和东电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居然还有人为他们背书,试图洗白核污染水。比如这位被韩国官方机构邀请的英国教授。
英国牛津大学名誉教授韦德·艾利森:如果现在我手中有一升(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我会喝的。我认为需要查验的是诚信,你信任日本人吗?为什么不呢?
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日本政府和东电可信吗?
东电此前就有过多次篡改数据、隐瞒核电站安全问题的“黑历史”。例如: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一周,专家就已做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到3号机组“已经发生堆芯熔毁”的判断,但东电拒不承认,而是以“堆芯损伤”来粉饰;2013年,东电承认隐瞒了高浓度核污染水泄漏入海;2021年,东电被曝隐瞒“ALPS”、也就是“多核素去除设备”滤网破损;2022年10月,东电又被曝出用有猫腻的辐射检测仪误导参观者,以证明所谓的“ALPS处理水”安全。
日本媒体人 木野龙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分析,比如放射性物质的分析,是在第一核电站内部由东京电力公司自行开展的。来自其他机构的专家也希望参与并曾向东电提出要求,但东京电力公司基本全部拒绝,坚持自己进行全部分析。
日本政府和东电在核污染水的处理问题上显然不可信,那么他们极力宣扬的这个多核素去除技术,又靠谱吗?
根据日本政府和东电最初的说法,多核素去除技术将能够去除核污染水中除了氚以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质,并把氚的含量稀释至安全水平。但2020年,东电不得不承认,除了氚,碳-14也无法被多核素去除技术所去除。
日本福岛大学教授 小山良太:多核素去除设备含有过滤器,核污染水通过过滤器去除氚以外的核素,但核污染水量太大的时候,过滤器来不及更换会造成多核素去除设备性能大幅下降。
日本福岛大学教授 柴崎直明:我关注的问题是,每天不断产生的核污染水中,氚的浓度从去年开始上升,很让人担心。之前是每升20万贝克勒尔, 去年夏天超过了每升50万贝克勒尔,至今仍保持着很高的数值。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到,仍然是每升50万贝克勒尔,这是很高的氚浓度。
东京“原子力资料情报室”负责人 伴英幸:处理过后的核污染水不仅仅是含有氚,还有其他放射性元素,即便量可能比较小,但东电完全没有对这些放射性元素进行分析。比如说锶的放射性同位素,东电完全不对其他放射性元素的影响进行评估,唯独强调氚的问题,似乎是想对人们进行误导。
氚的半衰期约13年,碳-14的半衰期超过5000年,这些放射性核素随洋流扩散并形成生物富集效应,将额外增加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总量,给海洋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预测的危害。
针对日本的排海计划,联合国有毒物品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马科斯·奥雷利亚纳此前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岌岌可危,无法再承受这样的额外污染了。包括奥雷利亚纳在内的联合国专家发表的联合声明认为,所谓的“多核素去除系统”无法保证能够成功,而且日本方面可能低估了这些放射性核素的真正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 汪文斌:日方出于一己之私把全世界置于风险当中,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