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园达活泉,泉名已用1700年,建园比趵突泉还早300年
历史名园达活泉,泉名已用1700年,建园比趵突泉还早300年
河北省邢台市内历史最悠久的游园非达活泉公园莫属。它的建园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咸平年间,邢州刺史柳开曾在此建亭植柳,加工修饰,遂使达活泉成为邢州古城西北方向的一郡之胜,经久不衰。
最早利用达活泉的是我国邢台籍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郭守敬曾在此曾在此引泉筑渠,以通舟楫,灌田园。园内建有郭守敬纪念馆和观星台,并矗立着郭守敬青铜雕像。
关于达活泉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书》,因泉水吐涌如丸,达活泉最早的名称为团丸泉,后赵时期就已经记录于正史之中。
最让人流连忘返的是几座石拱桥。拱桥卧波,垂柳掩映,风荷簇拥,石岸相围。站在桥头可以远眺湖心,环顾岸边,畅享泉风之清凉,呼吸草木之清香。
据《高僧传》记载,石勒时期其水暴竭,佛图澄在此做法敕龙,泉水复涌,时涌时伏,故以西域语改称达活为名。达活泉泉名自后赵至今已经沿用1700多年之久。
如今的达活泉公园历经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积淀,几经大规模扩建和修缮,已经成为河北省最大的市内公园,也是邢台市内唯一一家AAAAA级公园。
达活泉公园以古典园林建筑风格的廊、亭、桥、台、馆、楼为主调,是邢台市民休闲娱乐、游园健身的主要市内公园。
园林整体奔放中不失婉约,热烈中不乏细腻。爽秋山林荫蔽日,达活泉碧波荡漾。天鹅戏水,弱柳扶风,石桥映波,卧牛望天。
因达活泉在北宋时期就开始植柳建亭,所以岸边垂柳是一大特色。柳枝低垂,绿意萌发,生机盎然,倒影染绿了大片湖面。
达活泉是邢台历史上百泉喷涌地下泉群中的重要泉眼。历代文献多有记载,文人咏赋也很多,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蜀人杨澄游览达活泉后赋诗:“一泓觱沸漾清秋,守护神功果相不?玉藻深中鸥鸟集,锦鳞跃处浪花浮。为云为雨昭灵贶,资始资生运妙筹;见说昔年曾汩没,郡守修德复奔流。”
明人李廷修咏达活泉内莲花池:“数亩芳池万柄莲,不知开凿是何年。红花出水浑如锦,翠叶浮波恰似盘。绿柳黄芦依岸长,紫鸳白鸟向河眠。渔歌疑令声闻处,菡萏香中泛钓船。”
九龙戏珠是最吸引人的广场景观。广场南侧有株树龄四百多年的老槐。虽历经风霜雨雪数百栽,仍枝繁叶茂,生机勃发。广场北侧是古色古香的观水榭。
荷塘中莲叶接天,荷花映日。远处石桥卧波,绿柳轻垂。此情此景,远胜当年,可谓集园林艺术之大成,融美景人文于一体。
爽秋山下,卧牛望天,似回忆邢台3500年的建城历史,又像展望未来无尽岁月。卧牛雕塑向一代代市民无声诉说着古城邢台美丽的历史传说。
碧空如洗,绿草如茵,平整的草坪散发着绿油油的生机。达活泉宛如镶嵌在市区的一颗明珠,又发挥着城市绿肺的独特功能。
游览达活泉,难免会与大明湖和西湖相比较。如果说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那么烟雨达活泉更加风姿绰约。如果说大明湖畔有悲喜姻缘夏雨荷,那么达活泉旁有科学巨匠郭守敬。
我每年都会挑选不同季节到达活泉公园游览几次。不管是踏青时窥探春意的萌发,还是观赏花开富贵的牡丹,抑或是漫步梧桐健步大道,都能够感受达活泉的源远流长,呼吸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作为一名游者,唯有美景不可辜负。夏末秋初,达活泉美得热烈而张扬。高大的林木肆意伸展着枝丫,灌木修剪得整整齐齐,草坪像铺开的绿毯。处处呈现出唯美的视觉盛宴。
达活泉是一处屡游不厌的经典园林。如果没有纵横山林的宽裕时间,不妨放平心态,沉浸在这里,探寻它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更可观赏古典园林美景和达活泉水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