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

摘要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 曹髦因为不满司马昭权倾朝野,专权秉政,因此决定带人亲自讨伐司马昭,只不过曹髦并没有成功。有人说曹髦这番行为缺乏谋略,不过曹髦敢弑杀权臣,已经...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

曹髦因为不满司马昭权倾朝野,专权秉政,因此决定带人亲自讨伐司马昭,只不过曹髦并没有成功。有人说曹髦这番行为缺乏谋略,不过曹髦敢弑杀权臣,已经是继曹睿之后最勇敢的魏国皇帝,而且曹髦也不可能什么准备都没做,就贸然对司马昭发难,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已无人知晓,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曹髦太过鲁莽。历史上皇帝诛杀权臣的例子不在少数,有成功有失败,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

高贵乡公曹髦,曹魏第四个皇帝,曹丕之孙,在历史上因为不满司马昭擅权,愤然带领身边的卫士向司马昭发动攻击,结果在战斗中被杀死,曾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名言。关于曹髦,后世有很多争议,有人说他是以卵击石的愚蠢,也有人称赞他不屈抗争的精神,对此,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类似曹操,聪明谨慎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曹髦绝对不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当时与后世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我这里摘录其中一些:

少好学,夙成。——《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才同陈思,武类太祖。——《魏氏春秋》

非常人也,武帝更生也。——《晋书》

少主相仍,唯高贵英雅,顾盼含章,动言成论。——《文心雕龙》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

从这些评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件事:首先,曹髦很好学,而且学有所成,出口成章;其次,曹髦的气质很像他的曾祖父曹操。学问暂且不提,将曹髦比作曹操,可以说是一个很高的、综合性的评价,如果一个很像曹操的人是个蠢人,那么不仅是对这个人的不公正评价,也是对曹操的一种抹黑了,所以曹髦不可能是一个愚蠢的人。

而且从他继承皇位的过程来看,这个人很明显是个聪明谨慎的人。当他从封国来到洛阳的时候,文武群臣都去迎接他,但他非常谦虚地要下车答拜百官,旁边掌管礼仪的官员告诉他,作为天子是没有必要向臣下行礼的,这时的曹髦以超高的情商回答了一句:“我现在也还是是臣子的身份。”于是下车向群臣答谢。随后来到止车门,左右的人告诉他按照惯例皇帝可以直接乘车进入,曹髦再次谦逊地说:“我被皇太后征召来此,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意思和刚才差不多,都是说还不是皇帝因此不能僭越,于是步行入宫门拜见太后。当天他便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参与典礼的百官都很高兴(百僚陪位者欣欣焉)。曹髦刚来第一天,就以超高的情商征服了群臣,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是一个蠢货呢?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

借题发挥,志向远大

甘露元年(256年)二月丙辰日,曹髦在太极东堂宴请群臣,并和诸位大臣、学者讨论夏少康与汉高祖刘邦的高下,最终定论以少康为优。这次讨论明显是曹髦故意带节奏,本来开始讨论的是礼仪方面的事情,说着说着就被曹髦带跑偏了,开始讨论起了历代君王的功过得失,然后曹髦就引出了夏朝中兴之主少康和汉朝建立者刘邦谁更优秀的话题。

这个话题本身没有问题,将两个不同时代的君王进行比较,无论古人还是现代人都经常这么干。但问题的关键是,少康是中兴了夏朝的君王,当时夏朝的朝政被寒浞篡夺,少康躲藏在民间暗中积蓄力量,最终夺回了国家统治权。当时曹魏大权旁落司马氏,魏帝曹髦讨论少康中兴,那就不是单纯的评价人物了,这其中应该有两层涵义:其一,曹髦通过推崇少康告诉大家,他是一个有志向的君主,立志成为少康,中兴大魏;其二,通过群臣们的反应,看看大家是不是仍然心向曹魏,赞成他的言论,以此来判断哪些人可以拉拢利用。

曹髦的这个手段可以说很巧妙,最终经过两天的讨论,群臣也至少在表面上赞同他的观点——少康强于刘邦。但在我看来,群臣似乎对于这个观点并不十分认同,只是碍于曹髦的身份,被曹髦近乎于强逼着表态了。这还不够,曹髦还命令钟会将这次讨论的过程记录下来,这就有点立字为证,拖人下水的感觉了,只要是最后赞成少康强的大臣,就可以被被人曲解为赞同曹魏中兴。

曹髦这次借题发挥,不知道收拢了多少曹魏大臣的心,但可以确定的是,必然会引起司马昭的警觉,这个小皇帝手段高明,确实有点像曹操。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

井底困龙,孤注一掷

此后的曹髦,更多的只是和文臣学者讨论学术问题,并利用讨论学术,推行教化的由头,提拔了一些人,算是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但和司马昭不断加快的篡权进程比起来,只能是杯水车薪。

甘露元年,“命大将军司马文王加号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黄钺”。甘露二年,诸葛诞不就征,发兵反,次年被司马昭平定,需要说明的是诸葛诞反的是司马昭而不是曹魏政权。甘露三年,平定诸葛诞后,“大将军司马文王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之九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加九锡那就是要彻底篡位的前奏了,在这之前王莽加了九锡,曹操加了九锡,然后汉朝两次被终结。

甘露四年的时候,“黄龙二,见宁陵县界井中”。黄龙是土德的征兆,而曹魏是以土德自居,取代了大汉的火德,本来应该是祥瑞,但曹髦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是时龙仍见,咸以为吉祥。帝曰:“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仍作潜龙之诗以自讽,司马文王见而恶之。——《汉晋春秋》

曹髦这基本上就已经是半公开化地在抱怨了,司马昭听说后感到很厌恶,觉得小皇帝有些不知好歹了,两个人的矛盾逐渐激化。

到了甘露五年,被困在井中的黄龙——曹髦,终于忍耐不住了,发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的呐喊,发动了兵变,说起来既幽默又残忍,居然是皇帝要对臣子发动兵变。他当时是对三个大臣说的这话,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这三个人中只有王经出言劝谏皇帝继续忍耐,发动兵变胜算极小,并不适合。但曹髦这时已经忍不了了,留给他的时间也确实不多了,终于还是出征了。另外两个人,赶紧去给司马昭告密,这才使得司马昭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在战斗中杀了曹髦。

曹髦行为是否缺少谋略?

事件评价

后世有人评价此处,如果不是王沈、王业的告密,面对没有准备的司马昭,曹髦的成功几率很大。但我想说,即使侥幸成功了,曹髦也不过就是他后世粉丝元子攸的下场(北魏孝庄帝元子攸诛杀权臣尔朱荣前,曾说“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虽然他杀了尔朱荣,但尔朱荣的的侄子替叔叔报仇,随后就杀了元子攸)。司马氏势力已成,死了一个司马昭还有好多姓司马的会继承政治遗产,继续掌权。

而更多的人都是在指责曹髦做事急躁,愚蠢,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上一段说了,司马氏势力已成,如果不发动兵变,无非就是多苟活几年而已,已经没法翻转局面了。曹髦作为大魏的皇帝,流淌着的是太祖武皇帝曹操的血,他有他的高傲。陈胜吴广都能说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种话,曹髦为何不能慷慨赴死?汉献帝是一种人生境界,高贵乡公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我们可以赞同汉献帝的选择,但不能指责曹髦的决断。

曹髦用壮烈的死亡,赢得了帝王的尊严,也理所应当赢得后世人的尊重。与其苟且偷生,毋宁高贵赴死!

标签:

推荐阅读

  • ​定南王孔有德是怎么死的?

    定南王孔有德是怎么死的? 孔有德这个人可能很多人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要说另一个名字大家都知道了,小燕子,小燕子的历史原型一直被认为是孔四贞,也就是孔有德的女儿。孔有...

    2024-03-27 00:09:23
  • ​曹操看透刘备心思,其谋略完胜刘皇叔

    曹操看透刘备心思,其谋略完胜刘皇叔 其实历史上,曹操和刘备并没有“煮酒论英雄”这段故事,以曹操的个性,如果他怀疑刘备,早就对他下手了,根本不会留有余地。不过演义中为...

    2024-03-27 00:07:18
  • ​宋襄公并没有带领宋国称霸,为何他还是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并没有带领宋国称霸,为何他还是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是宋国第二十位国君,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在位期间,他想带领宋国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因此和楚国对立,但最后却...

    2024-03-26 19:43:33
  • ​甘宁文武双全为何不得重用

    甘宁文武双全为何不得重用 甘宁,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我们从他的事迹上也不难看出,他也是个文武智勇双全的人物,甘宁从投奔孙权开始,才建功立业,按理说,孙权对甘宁不应该...

    2024-03-26 19:41:27
  • ​雍正皇帝为什么和十三爷关系最好?

    雍正皇帝为什么和十三爷关系最好?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肯定都知道,胤禛最后能够登基称帝,十三爷胤祥一路上帮了不少忙。而且要不是有十三爷在背后支持雍正,可能他的皇位...

    2024-03-26 19:39:20
  • ​道光想娶维多利亚女王怎么回事?

    道光想娶维多利亚女王怎么回事?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位女王,她成为女王的时期,正是中国的清朝末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道光皇帝听闻了世界上居然还有女王的...

    2024-03-26 19:37:15
  • ​《清明上河图》必看细节详解 原来画中还藏有这么多秘密

    《清明上河图》必看细节详解 原来画中还藏有这么多秘密 据说《清明上河图》将会在明年故宫博物馆再次展出,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如果有机会能够一睹真颜一定不要错过。...

    2024-03-26 19:35:09
  • ​马钧发明的是什么机器

    马钧发明的是什么机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马钧这个人,他是三国时期非常出众的发明家。说到三国的发明家,可能很多人会想到诸葛亮,当然了,诸葛亮也确实发明了一些东西。...

    2024-03-26 19:33:03
  • ​宋朝之前没有铁锅,古人用什么做饭?

    宋朝之前没有铁锅,古人用什么做饭? 现如今的中餐,有各种烹饪方式,但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恐怕还是炒菜了,而我们现在看炒菜非常简单方便,然而在古代却才只是一千多年的事情,在...

    2024-03-26 19:30:57
  •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一般来说,没有太多人能够预感到自己的死亡,那些洞察世事,年事已高的人,或许能有一些预感。而古代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掌权的女性,慈禧太...

    2024-03-26 19:28:51
  • ​为何慈禧一死清朝立马就亡了

    为何慈禧一死清朝立马就亡了 严格来说,不是慈禧一死清朝就立马亡了,而是慈禧一死就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慈禧虽一介女流,但是在清末的政坛上绝对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从1861年到...

    2024-03-26 19:26:45
  • ​李世民抢了李建成女人么

    李世民抢了李建成女人么 说到李建成也还是有很多人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的,他也非常的厉害,但是关于他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也很多,比如说话说他好像抢了李建成的女人了,那么...

    2024-03-26 19:24:40
  • ​南宋为什么要联蒙灭金?难道不是唇亡齿寒吗?

    南宋为什么要联蒙灭金?难道不是唇亡齿寒吗? 南宋当年面临着多个敌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灭掉了北宋的金国,和最终灭掉了南宋的蒙古。不过在南宋时期,金国和蒙古一样都是外敌,...

    2024-03-26 14:58:16
  •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孙承宗是明末著名军事家、教育家和诗人。孙承宗曾当过明熹宗的老师,也是明末文坛的领袖之一,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明朝与后金的交战中,孙承宗临危受命...

    2024-03-26 14:56:10
  • ​诸葛亮之死,为何李严哭的最伤心甚至激愤而死?

    诸葛亮之死,为何李严哭的最伤心甚至激愤而死? 在很多人看来,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用“政敌”这个词来形容了。尤其是刘备将李严和诸葛亮都定为托孤大臣,...

    2024-03-26 14:54:04
  • ​魏延能否达到五子良将水平

    魏延能否达到五子良将水平 魏延虽然不是蜀汉五虎将,但论功绩和成就,魏延也不输五虎。如果是把魏延放在魏国,他和曹魏五子良将相比,能否达到这五位将领的水平呢?其实这对于...

    2024-03-26 14:51:58
  • ​西汉陈平是不是贤相

    西汉陈平是不是贤相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不太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萧何、张良、韩信,但他们可能并不清楚陈平是谁。今...

    2024-03-26 14:49:52
  • ​孙权夺取荆州到底是对是错?为什么说这是非常没有远见的?

    孙权夺取荆州到底是对是错?为什么说这是非常没有远见的? 三国时期的荆州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块地方,而荆州的“主人”也是几次换人,而孙权夺取荆州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完全没...

    2024-03-26 14:47:46
  •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背后原因真相究竟如何?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背后原因真相究竟如何? 关羽之死,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可惜了,关羽被后世称为武圣,自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然而关羽看起来是死在了孙权...

    2024-03-26 14:45:40
  •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是什么时候?与隋朝的灭亡有什么关系?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是什么时候?与隋朝的灭亡有什么关系? 说起隋朝时期的灭亡,直接原因就是隋炀帝杨广针对高句丽战争的失败。而在这场战争当中,隋朝动用了113万的士...

    2024-03-26 14: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