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摘要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孙承宗是明末著名军事家、教育家和诗人。孙承宗曾当过明熹宗的老师,也是明末文坛的领袖之一,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明朝与后金的交战中,孙承宗临危受命...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孙承宗是明末著名军事家、教育家和诗人。孙承宗曾当过明熹宗的老师,也是明末文坛的领袖之一,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在明朝与后金的交战中,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众望,统领十一万军队收复了失地四百余里。期间袁崇焕等武将也是由孙承宗培养出来的,当时孙承宗在朝中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但此后他却主动提出要罢官,这究竟是为何呢?明朝官场龙潭虎穴,魏忠贤等人可见不得孙承宗这样的能臣上位。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万历三十二年(1604)孙承宗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士登第,由此开启了仕途之路。

从翰林院编修做起,按照仕途升迁路线,孙承宗较为顺畅。明熹宗继位后,将其升任讲官,加礼部右侍郎。此后几年,又担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全面掌管大明王朝的军务。而让孙承宗出任要职是因为此前的万历四十六年(1618),后金发辽东战争和第二年的萨尔浒之战,进攻态势十分强劲,明朝丢城失地,节节败退。

到了熹宗继位时,努尔哈赤已经将沈阳、辽阳等70余座城池攻下,第二年又攻占广宁等辽西40余城堡,大明陷入了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形势之危急,颓势下滑之速度,均创下记录。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以期挽回颓势。此后的明清辽东战争中,他两次督师, 却在初有成效的时候被罢职。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进攻高阳,76岁高龄的他及全族百余口壮烈殉国。孙承宗临危受命,魏忠贤大权在握,为大明王朝的滑落埋下伏笔。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天启二年的八月,与酷暑难耐更让人感到焦灼的是大明的辽东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用撕裂来形容形势,那么,大明的关防已经被撕开了一条巨大的口子。孙承宗接到任命立即督师出关,此刻魏忠贤通过取悦客氏得到明熹宗的信任,政事都交给了魏忠贤。在任命孙承宗的时候,魏忠贤对孙承宗“平时表现”还算满意,并且给他拨付了许多钱款,“以承宗功高,欲亲附之”。孙承宗却在出关后对魏忠贤“仅具杯茗而已,不与交一言,忠贤由是大憾。”这也为孙承宗罢职埋下伏笔。当孙承宗对宁远形势进行实地踏察后,总结出“遥见宁远形势,天设重关,以护神京,必不可不守。”

在与并不懂实际情况的新任经略王在晋展开多次激烈驳斥后,孙承宗得到袁崇焕等将领的支持,上疏明熹宗将王再晋调离。自熊廷弼与王化贞革职被逮,辽东经略屡次换人,而王再晋在山海关半年,毫无作为,错失重大战略布防。孙承宗指出说:“半年来,兵未合营,将未束伍,独有逃官逃将”,最后把“关城之事耽搁已久。”王再晋被免去辽东经略后,孙承宗主动要求出任该职,他豪迈地说:“经略去矣,代者且将奈何?与其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人,不如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我。”在他的推荐下,更换了辽东巡抚,并将袁崇焕和祖大寿一批重要将领予以提升或是转任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在孙承宗与袁崇焕的布防下,四年来一大批重要武将充实到边防。“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然而就在后金减少对明朝的攻势时,明朝内部的斗争却愈演愈烈,魏忠贤的权势越来越大,完全控制了朝政,熹宗本人也成了他们的傀儡,躲在后宫专心做起木匠活。由于孙承宗对魏忠贤未能进行依附,最后成了眼中钉。天启五年(1625)八月,发生柳河之役,最终导致阉党集团向其发难借口,参劾孙承宗,不久孙承宗第一次被罢职回乡养病。至此,大明王朝因为党争错过了一次重要巩固后方的机会,也导致了孙承宗的人生悲剧。

此后不久,新任的兵部尚书高第经略辽东,并且错误认为关外已经难以再守,于是命令军队全部撤回,使孙承宗苦心经营的辽东防务彻底毁于一旦。虽然经过袁崇焕两次恢复,才稍有加强,形势却大不如前。此后不久,明军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取得两次守宁远的胜利,挫败了后金进攻的锐气,间接证明了孙承宗的军事遗产是有效的,战略布防是得力的。

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率领八旗劲旅,绕开宁远、山海关,接连攻下几座大明重要通往京师的要塞,一度直逼京师安危,此后不久导致了袁崇焕被捕处死。在这紧急为难时刻,崇祯接受了大臣建议,再度重新起用孙承宗为兵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驻守通州,督理兵马,拱卫京师安全。第二次督师,孙承宗重整通州与关门防务,安抚祖大寿,又连夜率兵稳定京师要塞 形势。并上奏崇祯“大开生路,曲收众心。”为维护动荡不安的大明内部起到了重要作用。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崇祯四年,孙承宗拖着病弱的身体开启了整个京师和辽东地区周围的全面检查,自前屯、宁远抵松山、锦州等等,阅边问塞3000里,他看到的却是防务松弛,马兵连个像样的战马都没有,有的士卒连武器盔甲都装备不全,甚至上万士兵的日常管理情况,带兵的将领竟然完全不懂。对此,孙承宗再次向崇祯上疏,强调封疆大计,先要从封疆大臣和先头将领抓起。并进一步向崇祯建议,以守为战,夯实筑守设施,做好长期消耗对峙准备。

崇祯对此表示同意,并调祖大寿、何可纲督修大凌河城,然而动工不久,兵部官员换人,新来的官员认为屯凌荒远,耗费巨大毫无用处,命令将军队派到他处。皇太极闻讯,抓住机会,派大军围困大凌河。皇太极从城外高处察看大凌河城内防御工事,赞叹道:“明善射精兵尽在此城。”于是皇太极并不敢急于攻城,只是采取围困办法。他说:“此城之兵,犹枪之有锋,锋挫柄存,亦复何济?”在围困头一百天,祖大寿毫不示弱,亲自督军出城与清兵交战数十次,各有伤亡。数月后,大凌河城内粮尽援绝,祖大寿被迫诈降。而对于这次失败,一些廷臣对兵部朝令夕改和官员贻误军机避而不谈,却连续参合孙承宗,认为其筑城决策失误,至此孙承宗第二次督师被罢官,返回故居。

崇祯十一年,皇太极命多尔衮为大将军,豪格等人分两路进攻明朝。在清兵还未到高阳时,孙承宗好友对他说,清兵将至,高阳已不可守,应去保定躲避。孙承宗回答说:“非君命而守,与非君命而逃奚择乎?君且休矣。”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此后不久,清军对高阳发起猛烈进攻,孙承宗带领族人进行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城破时,孙承宗要以簪刺喉自杀,被清兵拦住,将其绑缚大营。孙承宗跌坐大骂,要求速死。

一个会汉语的清兵对孙承宗说:“北朝识好人,待厚士,相公胡不归北朝,辅佐大业,而徒为南朝死?”孙承宗斥责说:“我天朝大臣,城亡与亡,死耳!无多言。清军给他拿来许多丰盛菜品,都被孙承宗掀翻。清兵将领说,既不为我用,当尽出金帛,放你回去。孙承宗说:“家世清白,焉有厚藏,既有,你们可以抢掠嘛。”清兵又挟持其孙子逼迫投降,其孙宁死不降,要清兵速杀。孙承宗非常欣慰说:这才是我的子孙!最后看到孙承宗毫无降意,让人将他活活勒死,孙承宗面不改色,从容就义,76岁的孙承宗为大明尽忠到最后一口气。

孙承宗为什么被罢官?

这次殉国,孙承宗一家百余口,或战死,或被捕惨遭杀害,成了大明最为惨烈捐躯的家族。孙承宗的死除了做忠臣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早年他总结历代经验教训时说:“古今夷狄之祸莫惨于宋,玉帛子女与而又与,疆场土地退而再退,当其时亦只是一怕,以断社稷。”他认为整个辽东战局屡次失败就是因为“怕”字,“初怕而开铁失,退而守辽阳,再怕而辽阳失,退而守广宁;三怕而广守失,退而守山海。”孙承宗的整个信念“能以怕死之心怕生,便是豪杰。”

此外,大明的问题除了孙承宗所说的“绥靖”和“怕”之外,导致孙承宗两次督师失败均是整个内部的倾轧和消耗,甚至,明朝之亡,也并非丢了多少城池,发生了多少天灾人祸,而是整体的人性离散,道德滑坡,让73岁的孙承宗成了那个殉国最为悲壮的一位。他死在了家乡,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场,我想这也是大帅孙承宗的最大悲剧,而导致这一悲剧的就是整个明代官僚系统的整体沉沦,最终也将崇祯和大明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标签:

推荐阅读

  • ​诸葛亮之死,为何李严哭的最伤心甚至激愤而死?

    诸葛亮之死,为何李严哭的最伤心甚至激愤而死? 在很多人看来,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许可以用“政敌”这个词来形容了。尤其是刘备将李严和诸葛亮都定为托孤大臣,...

    2024-03-26 14:54:04
  • ​魏延能否达到五子良将水平

    魏延能否达到五子良将水平 魏延虽然不是蜀汉五虎将,但论功绩和成就,魏延也不输五虎。如果是把魏延放在魏国,他和曹魏五子良将相比,能否达到这五位将领的水平呢?其实这对于...

    2024-03-26 14:51:58
  • ​西汉陈平是不是贤相

    西汉陈平是不是贤相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不太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萧何、张良、韩信,但他们可能并不清楚陈平是谁。今...

    2024-03-26 14:49:52
  • ​孙权夺取荆州到底是对是错?为什么说这是非常没有远见的?

    孙权夺取荆州到底是对是错?为什么说这是非常没有远见的? 三国时期的荆州可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块地方,而荆州的“主人”也是几次换人,而孙权夺取荆州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完全没...

    2024-03-26 14:47:46
  •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背后原因真相究竟如何?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背后原因真相究竟如何? 关羽之死,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可惜了,关羽被后世称为武圣,自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然而关羽看起来是死在了孙权...

    2024-03-26 14:45:40
  •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是什么时候?与隋朝的灭亡有什么关系?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是什么时候?与隋朝的灭亡有什么关系? 说起隋朝时期的灭亡,直接原因就是隋炀帝杨广针对高句丽战争的失败。而在这场战争当中,隋朝动用了113万的士...

    2024-03-26 14:43:34
  • ​四世三公有哪几个家族

    四世三公有哪几个家族 说起三国时期的四世三公,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马上就会想到袁绍跟袁术。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在三国时期会出现四世三公这样的家族?其实四世三公并...

    2024-03-26 14:41:29
  • ​满清和女真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女真后人?

    满清和女真有什么关系?是不是女真后人?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我们都知道,是满族统治下的清朝政府,但作为一个非汉族统治的时代,很多人可能对满清的历史并不了解,这...

    2024-03-26 14:39:23
  • ​白莲居士指的是谁?盘点清代女画家方婉仪与她的诗画艺术

    白莲居士指的是谁?盘点清代女画家方婉仪与她的诗画艺术 “冰簟疏帘小阁明,池边风景最关情。清清不染淤泥水,我与荷花同日生。”这是我国历史上清朝时期扬州女画家及诗人方婉...

    2024-03-26 09:03:12
  • ​朱元璋斩杀功臣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反抗?

    朱元璋斩杀功臣时,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敢反抗? 说起朱元璋斩杀功臣,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明朝建立之后,众多功臣都死在了朱元璋手下,典型的卸磨杀驴。然而,除了研究这件事情...

    2024-03-26 09:01:06
  • ​周瑜有没有后人?他们后来的情况如何?

    周瑜有没有后人?他们后来的情况如何? 周瑜,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不管是从《三国演义》中看到的那个小心眼,没有什么气度最终被气死的东吴都督,还是真实...

    2024-03-26 08:59:00
  • ​刘备和曹操孙权相比有什么优点?

    刘备和曹操孙权相比有什么优点? 刘备和曹操、孙权相比,从出身开始就差了另外两位一大截,算是真正的草根。但是最后竟然能成为三国鼎立中的一员也是非常令人佩服了,那刘备到...

    2024-03-26 08:56:54
  • ​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费诗在蜀国为什么不被刘备重用? 费诗在《三国志》里是有专门记载的,费诗也是位非常有才华能言善辩的人,只是在刘备手下得不到重用,所以每天也是郁郁寡欢。费诗最有名的事件...

    2024-03-26 08:54:48
  • ​岳飞死后,他的家人们究竟遭遇了什么事情?

    岳飞死后,他的家人们究竟遭遇了什么事情? 古时候有一项罪责,不仅会牵涉到当事人,更会让受罚的人的家属也被牵连进来,尽管他们很大一部分人可能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在历史上,...

    2024-03-26 08:52:42
  • ​曹操是靠什么起家的?

    曹操是靠什么起家的? 曹操虽是一代枭雄,也可以说是三国真正的霸主,不过曹操起家很晚到了30多岁才开始崭露头角。如果没有讨伐董卓可能就没有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而曹操的...

    2024-03-26 08:50:36
  • ​刘邦为什么成功后杀功臣?杀害了哪些功臣?

    刘邦为什么成功后杀功臣?杀害了哪些功臣? 说到刘邦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刘邦是古时候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同时,刘邦的在古代还是有很高的历史地位的。自古人们对刘邦...

    2024-03-26 08:48:30
  • ​被称作克里特岛屠夫的人是谁?

    被称作克里特岛屠夫的人是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在他的占领区内普片采取了高压手段维持其统治,动辄采用大规模逮捕、枪杀等措施来镇压抵抗运动,甚至是不分青红皂...

    2024-03-26 08:46:24
  • ​中国徒步第一人是谁

    中国徒步第一人是谁 自从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开始,就从未停止过对世界进行探索。人所制造的第一把石斧,升起来的第一堆火焰,种植的第一株植物,驯化的第一只动物,这些都是人...

    2024-03-26 08:44:18
  • ​曹操长什么样子?《世说新语》中曾这样描述曹操相貌

    曹操长什么样子?《世说新语》中曾这样描述曹操相貌 曹操身为一代枭雄,能文能武,后世也有很多曹操的崇拜者。想必不少网友一定都很好奇曹操的长相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曹操毕...

    2024-03-26 04:16:26
  • ​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能击败曹操么?

    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能击败曹操么? 三国里的大战略家和军事家一般都是首领或者谋士,曹操肯定算是其中非常厉害的人物,不过曹操早年也是尝到过几次失败的苦果。说起大战略家...

    2024-03-26 0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