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李叔同简介的生平经历(李叔同的事迹及简历)

摘要李叔同简介的生平经历(李叔同的事迹及简历) 物道君语: 半世繁华,半世空门,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他从未变过, 这一生对极致的追求。 海河是天津这座城市线索,似乎这里的...

李叔同简介的生平经历(李叔同的事迹及简历)

物道君语:

半世繁华,半世空门,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他从未变过,

这一生对极致的追求。

海河是天津这座城市线索,似乎这里的一切都从此展开。

老三岔河口的不远处有座宅院,是由四个四合院组成,另有小花园,含假山亭阁,有些江南意味。

少年时代与朋友也时常在门口玩耍,未觉得宽大。唐山地震后全部改为民居,这里也不例外。北方的胡同一向嘈杂,如今高楼林立反而使得恬逸安闲,河水寂流,人群熙攘,这里却平静得让人驻足端详。

这座不凡宅院的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李叔同。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可是,关于他,近代史上的传奇,却从未有过如此口实。林语堂赞之:“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张爱玲叹道:“在弘一法师的围墙外,我是如此卑微。”

常言道:字如其人。或许,沿着李叔同一生的笔墨轨迹,印烙的宿命,不失为走近他的一路幽径。

▲李叔同书法 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

■ “李叔同”时代:探艺术之极致

1910年李叔同从日本学成回到这里,在府宅建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意气风发有大展宏图的雄心。他确有资格:中国话剧实践的第一人,将西式音乐、绘画等艺术理念带回国……

步入而立之年后的他也踌躇满志,专注在钻研书画艺术上,甚至退出了一手操办的话剧“春柳社”。因为追求极致是他做事的一贯风格,只有减少类别才能在一门艺术中攫取高深。

那时他的书法,亦意气风发。字傲然屹屹,一股英姿飒爽的豪气,笔画舒展,波折如吴钩扫过,丝毫不拖泥带水,魏碑意味深刻,大量的方笔应用使得字形坚挺刚正,粗重紧密,墨色充沛,笔画间距疏小,运笔舒展坦诚,与他当时大刀阔斧的革新之举互为印照。

▲ 李叔同临《张猛龙碑》

▲ 李叔同留学日本时期书法

只是每每提及李叔同时代,世人多只了解他是名流公子,一脱离家族束缚,便习惯灯红酒绿与风尘女子多有染,声色犬马。

但其实,观“李叔同”时代书法,会发现他的章法紧凑,结字饱满,才气流露间也宕重沉稳。

一般学魏碑的字,稳当不随意,但李叔同的字,稳当之中见潇洒。只有从小受到传统教育的公子,才能有如此风范。如此学养和功底,也为后来的“弘一体”铺了先路。

那个时代流行出入风流场所,也有“去传统”之意。如何“去传统”?生活改变最为由衷,一时间与女伴同居不结婚成为时髦。新文化浪潮袭来,资深文艺青年李叔同自然成为弄潮儿。

▲ 1907年,李叔同于春柳社反串演出“茶花女”一剧。时年28岁。

李叔同面对变革中的世界,决定为极致而动发,他要和过去划裂,认为只有这样的改变才够新。

然而,公子哥是真性情,上海滩的纨绔子弟习惯善待每个人。

“青史竹如意,红颜金叵罗”双联是送给自家账房先生徐耀廷的纪念,款以学名“广平”,见李叔同对这位长自己二十多岁忘年交的尊敬。甲辰年李叔同时年25岁,虽张扬内心却保持自我,从未迷茫放纵。

▲ 李叔同书法 青史竹如意 红颜金叵罗

然而不久之后,家道中落。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信心,不辞辛苦地忙碌于津沪之间,甚至加入“南社”,有参与政治的觉悟。

他开始不满足艺术的追求,觉得还要对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才有意义。未入佛门前,他的人生已然就是负重的修行了。

▲ 李叔同教授人体写生时的情形。

■ 生命的转身:以退为进

生是修行,李叔同的传奇,亦在于他这一生的选择。

▲ 断食后的李叔同

1918年,他在虎跑定慧寺出家为僧,南山律宗,持戒严格。世俗角度看,或许放弃了曾经追索艺术的理想,但追求佛法至臻也使得愈加严格修炼,至于放弃前言,是一种以进为退,与他放弃话剧如出一辙。

李叔同的人生际遇相比大众是极为幸运的,盐商家庭背景,父亲与李鸿章是同届进士。虽为庶出,也养尊处优,幼年便请专管,习文练字,以至学揽不俗,没有营生压力和过度世俗理想。

人类发展有个现象很有趣:每次带来革命性的进步的核心人物大都不是迫切需要这一需求的人。犹如普罗米修斯、华盛顿、陈独秀等,他们本可以岁月静好安然一生,但在生命的某一处,他们毅然决然走向了另外的方向,以存在与付出,让世界进步,让人类前行。

▲ 李叔同书法 卫生金镜篆书四条屏

李叔同也不例外,优渥的生活条件给予他更多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与余力,去深刻理解尘间的喜怒哀乐。

“人生有似西江月,富贵终如草上霜。”15岁的他便有看破尘凡的诗句。而此后接触西方文化,去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留学,本质都是在思考后延续的实践。

▲ 1911年3月,李叔同在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图为毕业时的合影,中为李叔同。

■ 极致的放下:事佛独一

皈依佛门后,李叔同曾说过一段话:

“写字这一回事,是家人的事;出家人讲究写字有什么意思呢?出家人若只会写字,不懂佛法,那可以说是佛门的败类,那是可耻的。不过出家人并不是绝对不可以讲究写字的,但不可用全副精神去应付写字就对了,以作弘法的一种工具,也不是无益。”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

▲ 弘一法师书法 具足大悲心

作为出家人,即使字写得不好,但道德高尚,弘法至深,字一样珍贵,是为“字以人传”,佛门弟子若“人以字传”,就是留恋名利,不务正业。

弘一要确认自己出家人的位置,既然放下就应该一尘不染,六根清净。所以,书法的精进于他,是书写佛经的工具。

从此刻起,他已从追求艺术极致的李叔同蜕变成追求佛法极致的弘一。

▲ 1918年弘一大师在入山梵行之前,与学生刘质平(左)丰子恺(右)合影,时为1918年4月15日,大师39岁。

■ “弘一体”的极致:极简至真

书法对他已不是艺术,而是一种修行、功课、观照。篆书、大楷、小楷是他每天的功课,勤练不曾怠惰。

他认为做事一定要至精要,达极致。因此,多次呼吁最好从篆书入门,主张学书法要多浏览,多读帖,纳百川而后专一的“博而约”,均是他从小就感同身受的。

篆、隶、楷、草四种书体,篆书最古。因而篆书的难度远超楷、隶,因而后两者才是初学者的练习重点。

但李叔同自有看法,认为习字应从字的“根本”入门,先需解析字的发展脉络,知晓汉字是如何通过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的历史脉络演变至今的,了解每字的渊源,写字才会清楚通透。这一点,亦与律宗的修行相印证。严苛戒律的修炼背后,均需溯源。“受戒领受在自心的法体”是至臻到细微的。

清朝碑学兴起,书篆大家邓石如、吴大瀓、赵之谦等无一不研金石,不晓古文。但籀篆是十分难入手的,需笔法深厚,以屋漏痕、锥画沙行笔,力透纸背。

▲ 吴大瀓书法

▲ 邓石如书法

什么叫屋漏痕?犹如雨滴溅在残壁,水珠由高处一点点滑落,划出一道痕迹,所行之处皆由水滴积累而过,每一次申延都是脚踏实地、不务浮华的,恰如每事都是自我圆满的修行与感悟,踏实且深沉。

足见李叔同对任何事的要求,总是以不群的态度争取鳌头,浅尝辄止绝不是他的处世哲学。即便成就不了卓越也要有足够高的心,以勤朴清淡的心去研修进取。

▲ 弘一法师书法 佛灭度后以戒为师

此时,“弘一体”已渐入纯青之境,饱蕴内敛、含蓄、凝练,没有张扬的气韵,和光同尘的专注事佛顶礼,书法就是修行之一,力求达到超脱、空灵的境界。

字如人性,不见骨法,处处彰显一个“收”字。

年轻时的锋芒不再,点画以藏锋起,中锋行笔,一贯而下始终如一,全无执念,不起波折,甚至一些笔画行不到位,但都点到刚好,是一种示意性的表达。

线条秉承“净”、“谨”、“敛”,呈现一种清癯的结字方式。参照小楷写经的细腻和虔诚,达成收势的饱和,一种包容万物的洒脱,一种无意取舍的超逸。乍看儿童戏笔,实则返璞归真。

▲ 弘一法师在虎跑寺背影。

■ 圆满律宗祖师,看淡临事悲欢

晚年,长居闽地的弘一喜欢采集一种叫“一品红”的花。这花的花瓣形状仿若叶片,瓣上纹路如筋,一簇簇聚集,单依形状分别不得孰花孰叶。

叶的平淡,花的绚烂,集其一体。这何尝不是李叔同对自己恳切的期冀?要极致也要平淡。

但那一年,此花衰败萧瑟,仅剩几株憔悴不堪。弘一感叹世事无常,却能释然地面对自我,也就是这种直面,使得他对极致的追求愈发的纯粹。

1942年10月,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晚晴室,是年弘一已多次染病,已如风烛残年,高僧都自知大限,能与世界从容作别。

弘一便召集弟子,做训关照。此前有人请他为长庆寺放生池之修葺撰写碑记,书文刊石,也成为了他的书法绝唱。

遗嘱中他要求弟子将常用小碗四个带去,盛满水填龛四脚,以免蚂蚁寻味爬上,避免焚化肉身时伤其性命。身在弥留时刻,心依然关怀万物、映照入微。

▲弘一法师绝笔 悲欣交集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没有留恋和哀伤,“悲欣交集”四字是为绝笔,书毕放笔,李叔同走完了在凡间的一生,瑞像恰如生前自己的预言,一切如料的坦然自若,右臂为枕,若侧卧而眠,梦境往生极乐,连辞世都如此极致。

▲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

■ 极致一生,归于平淡

晚年时,李叔同曾在讲演中提过,写字当轻字重章。若一幅字有一百分,他将“章法”赋值五十,“字体笔法”仅三十五,余下印章十,墨色五。

写字何以轻字重章?书法整篇如人生,在不于一时的超绝,若仅拘泥于一画一字,便不能一心一德,字品书格自然不高。

纵览李叔同的一生,如同他对于书法的看法:统一,变化,整齐。人生的章法是追求终极的理想。因此,他放弃研修艺术,转向更崇高的信仰,并将书法当作扬佛之事,其实是将“章法”贯彻始终。

这道理也映照在他的生平,际遇的大开大合,对应着不同时期迥异的书法风格,如一面镜子,映衬着不断追索极致的进程。

▲ 1920年9月弘一大师在杭州留影

在俗世中,他精臻艺术,将话剧引入中国,反串女性角色,深耕至领域中的顶尖,都在向艺术极致奋进。同时他涉猎广泛,也是一种丰富的极致。

入佛门后,他将佛教思想发挥极致,那种决绝的割裂,是放下的极致,修禅、修身、修心的极致就是对于清规戒律的不苟遵照,慈悲的关怀精神更是细微到一只蚂蚁的安危。

佛教有称恶根三火:贪、嗔、痴。不去难脱轮回,弘一十足聪慧,应以不贪而简,不瞋则静,不痴通理,他的书法亦如人,佛门修行境界的高深,使得曾经的轻狂少年修养得温润圆融,南山律宗第十一位祖师也是实至名归。

▲ 弘一法师书法 已离诸恶道已出诸难处 当为世依救当作世光明

极致,是他一生的写照。李叔同和弘一并不割裂,因为相同的精神传承,对于事物倾力与执着,从未变过。

阅尽繁华,湛然入寂,终内修得道,归于平淡。他将书法的审美理想升华至客观世界的提炼,涵养、学养、悟性由内而外的迸发。他的行书技法并无规则,依凭虔诚竭力,全是在心性。

▲ 弘一法师书法 愿无尽室

初夏的风,从海河边缓缓吹来,站在李叔同的故居门前,人间早已沧海桑田,只能在这笔墨脉络里,寻觅依稀可分辨的气韵风骨。

托尔斯泰说过:“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但在这个纷繁的时代,极致的追求已成为奢侈品。今日的我们,面对一个从人生到艺术都秉承极致的传奇,除感叹敬佩也不禁自问,纷繁的时代,我们还能寻回那份纯粹追求理想的决绝吗……

▲一九三七年秋弘一法师于上海

标签:

推荐阅读

  • ​此人才是真正第一女皇帝(武则天称帝就是受她影响)

    此人才是真正第一女皇帝(武则天称帝就是受她影响) 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说到中国的第一女皇帝,大家肯定都知道是武则天,是第一且是唯一,但是在武则天之前,就有一个女性自称...

    2023-06-26 18:15:27
  • ​张飞是怎样喝断长板桥的

    张飞是怎样喝断长板桥的 公元208年八月,曹操趁荆州牧刘表去世亲率大军南下夺取荆州。刘表次子刘琮见曹军来势汹汹,不久便不战而降。直到九月,刘备才知道刘琮投降之事,于是带...

    2023-06-26 18:13:21
  • ​魏忠贤得势明朝为啥没事(魏忠贤有治国策略)

    魏忠贤得势明朝为啥没事(魏忠贤有治国策略) 为何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会亡 大家都知道,魏忠贤是明朝的一个宦官,并且,也是一个在皇帝手中夺权的宦官,这样的宦官,在历史中...

    2023-06-26 18:11:16
  • ​三气周瑜是虚构意外死亡才是真

    三气周瑜是虚构意外死亡才是真 三气周瑜是虚构意外死亡才是真 历史上真正的周瑜绝非是气量狭小而被气死的。真正的周瑜为人豁达,从不嫉贤妒能。他是一个注意发现和提携有真正...

    2023-06-26 18:09:10
  • ​复兴汉室,诸葛亮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原因?

    复兴汉室,诸葛亮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原因? 诸葛亮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了什么 诸葛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因刘备三顾茅庐备受感动,遂出山辅佐刘备征讨天下,一生为蜀汉鞠躬...

    2023-06-26 18:07:04
  • ​崇祯皇帝有多倒霉

    崇祯皇帝有多倒霉 崇祯皇帝有多倒霉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朝君主,说到崇祯皇帝倒霉,这还真是有说法的。 崇祯皇帝相比于一般的亡国之君,并不残暴,也并不昏庸,但是为什么会亡...

    2023-06-26 18:04:58
  • ​周幽王竟是篡位者丑化

    周幽王竟是篡位者丑化 周幽王竟是篡位者丑化 作为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周幽王其实一直以来都是饱受争议的,天众所周知的是他为了博得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同时对于他的事迹历...

    2023-06-26 18:02:52
  • ​为什么说明朝是火器领先世界

    为什么说明朝是火器领先世界 明朝为何是世界一流火器国家 清朝末年,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以让外国人嘲笑我国只会玩鞭炮不会玩火炮,因为那时候清朝军火库里面放着的,...

    2023-06-26 18:00:47
  • ​太史慈的一生是怎样的

    太史慈的一生是怎样的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他身高七尺七寸,猿臂善射,为人重义轻利,在地方上很有名气。 太史慈年轻时,因得罪了州牧,而逃到辽东避难,并结识了北海...

    2023-06-26 17:58:41
  • ​扶不起的阿斗,真的是昏庸吗?

    扶不起的阿斗,真的是昏庸吗? 扶不起的阿斗,到底是聪明还是昏庸 在我国历史当中有上百位帝王,说起贤明的帝王,大家印象中都是汉武帝,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这样的千古一帝,...

    2023-06-26 17:56:35
  • ​贞观之治时期的政治举措有哪些?

    贞观之治时期的政治举措有哪些? 众所周知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王朝少数的开明盛世之一,那么这个时期的政治举措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

    2023-06-25 19:47:07
  • ​古代科举前祭拜的考神是谁 传说中的五文昌分别是谁

    古代科举前祭拜的考神是谁 传说中的五文昌分别是谁 对古代考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读书人的“考神”是哪位神仙?“五文昌”指的又是哪几位...

    2023-06-25 19:45:01
  • ​车夫醉酒误事,丙吉为什么没有生气?

    车夫醉酒误事,丙吉为什么没有生气?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一天,丞相丙吉出门办事,他的车夫...

    2023-06-25 19:42:56
  • ​红军长征中有哪些困难?太难了,真是太难了

    红军长征中有哪些困难?太难了,真是太难了 长征中的八大困难: 1、前期的骤然减员 中央红军与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中央红军这5万余人的损失,基本...

    2023-06-25 19:40:50
  • ​战争中的人性

    战争中的人性 1944年,在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一对母女被抓捕关了进来。时值寒冬,温度很低,再加上食物的匮乏,五岁的莉莎身处如此恶劣的环境,一下就染上了风寒,身...

    2023-06-25 19:38:44
  • ​卫子夫为什么会惨死?一代贤后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卫子夫为什么会惨死?一代贤后卫子夫是怎么死的 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给世人留下贤妻良母的形象,她虽然稳稳当当地当了三十几年的皇后,但最终也没逃过悲惨的下场。那么历史上卫...

    2023-06-25 19:36:38
  • ​顺治皇帝简介:清朝开国皇帝,6岁登基24岁出家当了和尚

    顺治皇帝简介:清朝开国皇帝,6岁登基24岁出家当了和尚 对于顺治皇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皇太极的儿子,在位期间入主中原,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开国皇帝。顺治皇帝可以说是...

    2023-06-25 19:34:32
  •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为什么变成坏人?

    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为什么变成坏人? 《凿壁偷光》大家都听说过,主人公匡衡的故事非常励志,激励了很多人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可是小时候凿壁偷光的匡衡,长大后为...

    2023-06-25 19:32:26
  • ​韩信的师父是谁?他的兵法学识从何而来?

    韩信的师父是谁?他的兵法学识从何而来? 作为秦汉之交的风云人物,韩信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介食不饱腹贫民,短短几年就变成了帝国大将军,人生经历之精彩让人感叹之余,...

    2023-06-25 19:30:20
  •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杀了多少功臣 他们又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杀了多少功臣 他们又是怎么死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太祖朱元璋究竟杀了多少功臣? 现在一提到明太祖朱元...

    2023-06-25 19: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