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之父–巴赫个人简介
古典之父–巴赫个人简介
有人评价说:
“他没有产生什么,可每一样事物都通向他。”
他就是西方古典音乐之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巴赫)。
艰难清苦的童年
1685年,巴赫出生在德国爱森纳赫小镇的一个音乐世家。可以说,巴赫天生是带着音乐基因的,他的家族世代以音乐为生,父亲是当地的小提琴家,大哥在教堂担任管风琴手。因此,幼时的巴赫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学会了演奏小提琴、中提琴等各种乐器。
但命运并没有馈赠他一个完整幸福的童年。10岁时,由于父母先后离世,小小年纪的巴赫只好投靠已经成年的大哥。哥哥家中收藏了许多手抄本乐谱,却不允许巴赫触碰,只是在闲暇之余教他乐器。于是巴赫就在夜里偷偷把乐谱拿出来,借着月光抄写。这使他对音乐的兴趣愈发浓厚,但也给巴赫的眼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15岁时,巴赫依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乐器演奏被当地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管风琴,开始独立谋生。在学校,巴赫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翻阅各种古典音乐作品,如同海绵一般汲取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理论。为了练琴,他常常通宵达旦,彻夜不眠,还会在假日步行数十公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1703年,18岁的巴赫从学校毕业,成为魏玛宫廷乐团的小提琴手,后来又受聘成为教堂的管风琴手。从此,他走上了波澜壮阔的创作生涯,开启了一个浩瀚无垠的音乐宇宙,并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创作了大量杰出的作品。
魏玛时期
(1708-1717年)
1708年,在魏玛大公的聘请下,巴赫再次来到魏玛宫廷担任管风琴手,后来还当上乐队的指挥。此时的巴赫正值青壮年,他的音乐中也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和朝气。
在魏玛的九年时间里,巴赫接触到了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并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他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是管风琴乃至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乐段行进恣意大胆,如海浪般不停涌动翻滚,充满磅礴的力量歌热烈奔放的精神。
1717年,经过一番周折,32岁的巴赫离开了魏玛,来到克滕宫廷担任乐长,由此进入到了他创作生涯的第二个阶段——克滕时期。
克滕时期
(1718-1723年)
由于克滕亲王偏爱世俗音乐,巴赫的创作也主要集中在世俗音乐方面。这段时间是巴赫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他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证明了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这部套曲也一举奠定了巴赫在音乐史上无可撼动的地位。
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也是在这一时期的杰作。这是“六首为不同乐器所作的协奏曲”,巴赫几乎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同时更借助了巧妙的乐思应用,将巴洛克时期的器乐音乐推向了最后的巅峰。
此外,巴赫还创作了《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创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
莱比锡时期
(1723-1750年)
1723年,由于克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逐渐消退,于是巴赫辞去了克滕宫廷中的职务,移居莱比锡,并再也没有离开过。这27年时间,就是巴赫创作生涯的第三个阶段——莱比锡时期,也是他创作生涯时间最长、最重要的时期。
在莱比锡,巴赫主要担任教堂和教会学校的音乐指导。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他需要为教堂的合唱团创作新作品,以便在特定的日子进行表演。因此,巴赫写下大量宗教音乐,如清唱剧、神剧、受难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
由于长期用眼过度,巴赫视力减退,晚年更是双目失明,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1750年的一个夜晚,巴赫安然地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休止符,享年65岁。而他身后留下的,是极为丰富的音乐遗产。
大师眼中的巴赫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巴赫的音乐并没有为世人所承认,直到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曲》,巴赫的音乐才得以重见天日,受到广泛欢迎,而巴赫更是被许多古典大师视作偶像。
奥地利作曲家马勒说——“在巴赫的作品中,所有构成音乐生命的细胞都是统一的,因为世界是上帝的;再没有比这更恢弘的复调音乐!”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说——“他的名字应该是‘大海’而不是‘小溪’(Bach在德语里是‘小溪’/Brook的意思)。”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说——“J.S巴赫每件事情都已经做得很完美,他是一个善始善终的人。”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则称巴赫的音乐为“所有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
巴赫一生坎坷而清苦,
他从小失去双亲,
和两任妻子生的孩子也夭折了许多,
并辗转多地为生活而奔波。
但他始终保有一颗圣洁的心灵,
并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音乐,
这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永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