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影视 > >正文

​投名状庞青云有原型吗(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原型)

摘要投名状庞青云有原型吗(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原型) 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那是当时清朝末期“四大奇案”之首的存在。 但是相比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与张之洞等这些知...

投名状庞青云有原型吗(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原型)

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那是当时清朝末期“四大奇案”之首的存在。但是相比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与张之洞等这些知名的封疆大吏,对于马新贻想必大家都不是很了解。此后马新贻的故事被翻拍成电影通过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等大腕的演绎大家都会恍然觉悟。哦,原来李连杰在《投名状》里面的角色原型就是他——山东菏泽马新贻两江总督。当时李连杰在电影里面的片酬可是1个亿。

投名状庞青云有原型吗(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原型)(1)

电影《投名状》李连杰剧照

先介绍一下马新贻。马新贻(1821年~1870年),字谷山,号燕门,又号铁舫,回族,山东菏泽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进士,历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职。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回署衙时遭刺客张汶祥行刺,次日身亡,终年49岁,成为千古奇案“刺马案”(清末四大奇案之一)。朝廷赐恤,赠太子太保,给与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端愍,入祀贤良祠。江宁、安庆、杭州、海塘都为他建有专祠,有地方还规定每年春秋,官为之祭。

马新贻在任期间,处理漕运、盐政和河工之弊政,取得了一定成绩,并着手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颇受百姓爱戴。

投名状庞青云有原型吗(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原型)(2)

电影《投名状》剧照

事实是张汶祥杀了马新贻但之所以被称之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虽然凶手张汶祥当场被捉,次日被凌迟处死,动机却无人知晓,迄今仍是迷。

历史上对于马新贻的真是死因最全套是六个版本,但小编认为结合当时时态及参考文献,最后一个才最接近真实死因。

投名状庞青云有原型吗(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原型)(3)

(一)张汶祥挟嫌报复

官方说法以“挟嫌报复”为动机,指出张汶祥与马新贻结恨”的原因有三,一是马新贻在浙抚任内剿灭南田海盗,杀了不少张汶祥的同党;二是张汶祥因妻子为吴炳燮所占,曾向马新贻拦舆喊控,而马新贻未准审理;三是张汶祥本赖“小押”(盘剥重利的私设典押铺)为生,而马新贻出示禁止,使他生活无以为继。

有此三恨,故在海盗龙启沄等人“夸张汶祥素讲朋友义气,可以为众人报仇,并可泄自己忿恨” 的激诱下,遂决意行刺。这份供词漏洞百出,却是官方认可的定谳(今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二)马新贻渔色负友

在当时刺马案发生不久,一些地方以“刺马案”为背景编演了戏文。戏文里对马新贻这个人可谓是极度的抹黑。传闻内容大致是:张汶祥原为捻军,但久怀投诚之志。马新贻于庐州任内负责剿捻,兵败遭擒。张汶祥居中牵线,引曹二虎、石锦标与马新贻共议,结为兄弟,纵放马新贻,约同生死富贵。

其后马新贻设法将三人及部属收编,成立“山字营”。二虎有妻艳美,马新贻与之私通,并诬杀二虎。张汶祥激愤不已,遂决意为友报仇。

(三)马新贻通回卖国

马新贻先世为回族,这使得“刺马案”凭空多了一重有关国族的想象空间。清朝同治以来,西北回族乱事不断,先后有马化龙、白彦虎、阿古柏等称兵作乱。

无论汉、回人民,杀戮死伤甚惨,可说是对“同治中兴”的一大讽刺,马新贻以回族人而跻身封疆大吏,本属异事,而又值“同治回乱”之际身罹灾殃,不免令人联想及于回乱之事。

故又有传说张汶祥听得友人告知马新贻收新疆回王伪诏,中云””现大兵已定新疆,不日入关东下,所有江浙一带征讨事宜,委卿便宜料理”。

而马新贻则手疏以报,言””大兵果定中原,则东南数省,悉臣一人之责”。张汶祥闻言大愤,誓诛此一逆臣。甚至被逮之后,犹指证历历,要求主审官员搜马府秘箧,取密照为证。此事攸关叛逆,势将牵连多人,主审者不敢据实奏闻,故才以扶嫌报复结案,希图蒙混。

(四)丁日昌买凶刺马

刺马案发生之后,清廷方面即怀疑其后必有主使之人;其后户科给事中刘秉厚上奏,怀疑张汶祥于行刺之时曾发‘”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之语,隐隐透露出幕后主使有人之意,应该彻查。太常寺少卿王家璧上奏,亦云“此案颇有传闻”。清廷遂命王“据实奏闻”。

据王家璧所奏,他听闻的传说是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丁惠衡犯了案子,归马新贻查办。王家璧认为丁向马“请托不行,致有此变”。且怀疑刺马案发生后,浙抚英敏义愤之情,溢于言表,而丁日昌与马同官江南.居然犹如未闻此事一般,甚值得怀疑。因此建请朝廷提讯丁日昌的儿子审问,以期查个水落石出。

同治八年(1869年),发生一桩军纪杖杀人命案。当时丁日昌的长子丁惠衡伙同几个亲友冶游,与太湖水勇徐有得发生冲突,正巧游击薛荫榜巡夜而至,以”勇丁滋事”重责徐有得,未料释离后暴卒。

案经有司审察,丁日昌自责教子无方,呈请严办,并自请”交部严加议处”,清廷遂命马新贻审理。王家壁所说的”丁日昌儿子犯案”,即指此而言。但就全案始末而言,向来治家綦严的丁日昌,对其子的冶游、滋事,井未有所偏担,“请托不行”之事,不知从何而起;且马新贻审理此案,颇刻意开脱丁惠衡,等于是卖了个面子给丁日昌,又怎可能“致有此变”?

事实上,清廷亦不认为”刺马案”与丁日昌有何牵连,很快就驳回了王家璧的建议,仅将原折发交曾国藩参考。其后,郑敦谨曾上 《王家璧等奏不符片》 ,也认为丁日昌”’无庸向马新贻请托”

(五)反洋教者买凶刺马

太平天国起事,借基督教上帝之名以聚众、煽诱,而湘军中人,对洋教颇为憎厌。据法国人高龙鞶《江南传教史》所说,马新贻曾受洗入教,对洋教曲加维护,甚至雷厉风行的逮治反洋教者,以此激起湘军中人的愤怒,蓄志铲除马新贻。

高龙鞶断言张汶祥刺杀一事,即是反洋教者所为。马新贻是否曾受洗为天主教徒,殊难断定,但他对待洋教的态度,与湘军明显异趣,则是事实。

同治七、八年间,安庆、南京教案纷起,马新贻居中竭力调停,以此迹象看来,马新贻因庇护洋教,激惹众怒,未必事出无因。

(六)湘军买凶刺马

刺马案是一场赤裸裸的政治谋杀。现在很多人猜测马新贻会被刺杀,原因就在于他是慈禧安插在湘军内部的一根钉子,而湘军自然不会允许这么一个钉子插在自己的胸口上,再加上当时慈禧正让马新贻彻底查清湘军的财政问题,并弄清楚太平天国的那些巨额财富到底去了哪里。

所以最终才安排了张汶祥刺杀马新贻这么一处,不然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很难想象张汶祥这么一个人平民百姓为何能那么轻易的来到防卫甚严的两江总督身边,甚至还有时间可以拿出刀子刺向马新贻。

而如果这是湘军,亦或是曾国藩安排的,那么这一切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迎刃而解了,因为在当时护卫马新贻的军士中几乎都曾为湘军。

因为当时事情上报于慈溪,慈溪可谓是惶恐不安。举朝更是震惊无比,因为在当时由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关系,两江总督向来都是被曾国藩的湘军长期霸占着,再加上曾国藩和湘军势力极其的庞大,坊间早有传闻曾国藩想要造反,而慈禧为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将曾国藩调离了江宁,两江总督就改有马新贻接任。作为朝中掣肘牵制。但要知道,曾国藩的湘军那是没有军饷的团队。

里面很多是地痞流氓,常常劫掠杀当地平民。左宗棠认为湘军中有大批土匪,曾国藩也承认湘军已经成为长江地区的公害。当湘军攻占南京后,清政府要其上交收缴的财物,他们却一把火把南京城烧个精光,谎称烧光了,但暗地里,他们却一车车的向湖南安徽老家偷运送财物。被裁退的兵勇很多不愿回家务农,就在江南洗劫为主。

马新贻在惩治散兵游勇时非常严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危害百姓、有非法行为的散兵游勇就地正法,于是散兵游勇和黑势力对他恨之入骨。

据说,当马新贻死后,湘淮军居然公然有人为张汶祥制祭。

“刺马案”的发生,还不如说是方势力对抗中央的领导。满清政府打算强有力的控制全国各地的算盘落空了。

之所以认为最后一个最为可信,您想。一个封疆大吏的死,草草的结案。就杀了凶手及儿子了事。感觉过去草率,像是在隐瞒什么似的,欲盖弥彰。

事实上,马新贻是个清官,并非传闻中的“渔色负友”之徒。在任期间,处理漕运、盐政和河工之弊政,取得了一定成绩,并着手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很受百姓爱戴。

从此,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清来说,前途更加凶险了

投名状庞青云有原型吗(电影投名状中庞青云原型)(4)

马新贻

,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