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生活 > >正文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

摘要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幼年丧...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

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3)

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世称范文正公。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4)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5)

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慷慨陈词,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即由范仲淹倡导开始,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声誉日隆。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6)

1028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 宰相王曾对万言书极为赞赏,时晏殊在枢府,王曾便极力推举范仲淹,晏殊遂面圣陈述范仲淹既往政绩。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7)

仁宗征召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辟所居南园之地,兴建郡学。 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命令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8)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朝臣畏惧宰相势力,莫敢置言。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别,只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行。1037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士大夫们接连不断地替范仲淹辩白,双方互相辩驳,朋党争论四起。仁宗诏宰相张士逊问计,下诏禁止互结朋党。 1040年三月,因边事吃紧,仁宗以范仲淹众望所归,召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 范仲淹请知延州,到任后,更改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筑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节省边境开支。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9)

仁宗采纳范仲淹建议,恢复设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让范仲淹、韩琦、庞籍分领职事。 范仲淹为将,号令清楚,爱护士兵,对于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诚恳接纳,信任不疑,因而,至李元昊向北宋称臣,西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 ,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锐意进取。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0)

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随着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离京,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1)

范仲淹在邓州共计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及许多诗文均写于邓州。1049年,范仲淹调任知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2)

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3)

1052年正月,调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在徐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4)

1043年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5)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6)

军队制度上,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使军队面貌一新,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防御工事方面,构筑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顺城 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对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 [范仲淹精选将帅、大力提拔军队将领,使西北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等名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7)

范仲淹洞破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张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风俗的醇厚讹薄、国家的兴衰成败。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8)

在经世济时思想的影响下,范仲淹反对宋初文坛的柔靡文风,提出了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范仲淹的文章,立足点在于政而不在于文,在价值取向上与扬雄、王勃、韩柳以及宋初复古文论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和复古精神,对宋初文风的革新具有积极作用。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19)

散文创作上,范仲淹作品以政疏和书信居多,陈述时政,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灵乌赋》一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国古代哲人争自由的重要文献

名篇《岳阳楼记》,借作记之机,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0)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

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

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1)

《渔家傲·秋思》实际上是边塞词的首创,为词世界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也开启了宋词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创作方向。范仲淹的艳情之作(《苏幕遮·怀旧》、《御街行·秋日怀旧》),总是写出一种宏大的时空背景,与同时代其他词人“小圆香径”、“庭院深深”的狭深环境迥然不同,对后世词坛产生着深刻影响。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2)

范仲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是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 庆历年间主政时,范仲淹再次提出“复古兴学校,取士本行实”,着力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完善教育系统、加强学堂管理,各地亦奉诏建学,地方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谓“盛美之事”。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3)

师资选材上,范仲淹提倡明师执教、经实并重。范仲淹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把“师道”确立为教育的重心,他推荐的名师胡瑗、李觏等,皆为北宋著名的教育家。教学内容上,范仲淹提倡“宗经”,以儒家经典培养能通达“六经”、悉经邦治国之术的人才;同时注意兼授诸算学、医药、军事等基本技能,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实用人才。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4)

范仲淹亦身体力行,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足迹所涉,无不兴办学堂,教泽广被

晚年又设义田、建义学,对族中子弟实行免费教育,激劝“读书之美”

范氏义学在教化族众、安定社会、优化风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新风尚。

黄庭坚《山谷题跋》中云:“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极近晋宋人书。”。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

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

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5)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6)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7)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8)

关于范仲淹的简短故事(苏先生读史范仲淹)(29)

,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