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帅俘虏幼年好友赵承绶,吩咐:“找到他的夫人,让他们团聚”
徐帅俘虏幼年好友赵承绶,吩咐:“找到他的夫人,让他们团聚”
徐帅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同阎锡山还是有过许多接触的,两人早就相识。徐帅10岁进入私塾读书,到了18岁考中山西省立国民师范,这所学校就是由阎锡山创建。这时的阎锡山打出“保境安民”的口号,俨然成为了山西的“土皇帝”,被当时的人称之为“山西王”。
徐帅在读书期间,结交了许多山西的有志青年,和晋军中的一些军官也相识。徐帅在读书期间,接触到先进思想的影响,开始投身革命事业。1924年,他去往南方,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和陈赓将军成为同学。
此后,徐帅参加了北伐战争、广州起义、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是我军的创建者之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徐帅将军担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司令员兼任政委,部下下辖六万地方部队,同山西的敌人展开了血战。
1948年6月,阎锡山为了掠夺附近的夏收粮食,派遣部队,去往晋中地区抢夺粮食。面对敌人的猖狂行径,上级领导命令徐帅带领人民解放军,对危害百姓夏收的反动派,沉重一击。阎锡山镇守晋中的部队,就是“太原绥靖公署野战军”总司令赵承绶,他同徐帅还是幼年好友,两人从小就认识。
这时的阎锡山,眼中只有晋中平原的粮食,把晋军五分之四的士兵,都派遣到晋中地区,抢夺粮食。晋军主力为了抢夺粮食,分散在晋中各地,徐帅认为战机很好,可以多“吃”几口“肥肉”。
到了6月中旬,徐帅命令第一兵团一支小部队,大摇大摆的出现在晋中地区。消息很快被报告给阎锡山,阎锡山大惊失色,认为解放军要同他“抢粮”,随即晋军“闪击兵团”开赴晋中。
徐帅则命令第一兵团大部,进攻平遥、介休一带,晋军本地守军面对英勇的解放军将士,很快守不住城池了。阎锡山接到前线的求援,命令赵承绶率部紧急支援平、介一带,落入了徐帅布置的包围圈中。
赵承绶所部由“”闪击兵团”第三十四军和第三十五军组成,听到阎锡山的命令,快速向平、介一带靠拢。很快就落入了徐帅布置的包围圈,敌第三十四军逃走,但是晋军中精锐的精锐,敌“亲训师”和敌“亲训炮兵团”,被人民解放军全歼。
消息传回太原,阎锡山怒不可遏,大骂自己的小老乡。阎锡山命令赵承绶,同解放军展开决战,快速“歼灭敌人”。徐帅在打了一次伏击后,又给晋军下了一个套,设定的战场位于徐沟、太谷、榆次间。
徐帅对此地精挑细选,此地附近离公路、铁路较远,敌人支援缓慢。而且附近都在解放军的控制之中,群众基础较好,后勤补给充足。战场背靠汾河,有着地理的优势,如果敌人被包围,就无法撤走,外面的援兵也很难支援。
“陷阱”已经设好,就等“猎物”上钩了。在阎锡山的急命下,赵承绶所部寻找解放军主力,在我军小部队的引诱下,进入了徐帅设定好的战场。在徐帅的一声号令下,人民解放军发起进攻,赵承绶发现我军时,已经被团团包围了。
到了7月10日,总攻的号角吹响,我军第八纵和第十三纵,从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太岳纵队从东南方向,同时向敌人发起进攻,赵承绶在指挥部里指挥,阵地失陷的消息不断传来。
随着解放军的进攻,包围圈越来越小,赵承绶命令部队,占据村落负隅顽抗。徐帅命令我军集中兵力,逐村夺取,分割歼灭敌人。在我军炮兵部队的支援下,先后攻克了敌人占据的东西贾村、大常镇、南庄等地方。
敌第三十四军全军覆没,敌三十四军军长高倬,听到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后,丢弃部队逃走了。在作战中,解放军还击毙了一名日寇,原来此人是日寇战犯原泉福。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为了维持自己在山西的统治,还招纳了一批罪恶的日寇,为自己效力。
原泉福就是其中一个,他帮助阎锡山,招降了日寇山西第一军,被阎锡山任命为中将副总司令。阎锡山丧心病狂,为了维持自己在山西的“独裁统治”,竟然同日寇相勾结。英勇的解放军将士,看到了阎锡山如此行径,对反动派更加痛恨,誓要消灭赵承绶所部。
在我军的进攻下,赵承绶所部仅剩一万多人,被包围在西范、小常、南席、新戴四个村庄内。赵承绶几天几夜睡不着觉,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徐帅下达最后的进攻命令,对被围之敌发动最后一击,其余部队追歼逃亡的敌人。
到7月16日,赵承绶所部占据的最后一个村庄——小常村,被我军占领,晋中战役获得了胜利。赵承绶被我军俘虏,押到了徐帅面前,徐帅询问道:“你还认识我吗?”赵承绶没说话,点了点头。
徐帅让这位幼时好友坐下,半开玩笑的说:“你看我这次战役指挥,有什么缺陷和问题吗?”赵承绶苦笑了一下,回答道:“战败之将,哪能看出什么缺陷来?如果能够看出来,也不会落得失败的下场。”
确实徐帅指挥六万地方部队,战胜了装备优良的十万敌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解放了晋中大部分地区。赵承绶可谓输的心服口服,佩服还来不及,自然认为徐帅的军事指挥没有瑕疵。
徐帅对部下说:“去找一下赵承绶的夫人儿女,让他们好好团聚吧。”我军优待了赵承绶,赵承绶也真心佩服解放军,后来为我军动员了晋军第七十一师和第八总队起义,做出了贡献。
徐帅指挥晋中战役时,旧伤已经复发,但是他还是马不停蹄,接着带病指挥了太原战役。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暗堡林立,周围各种防御工事,因此并不容易攻下。徐帅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病情越来越严重,常常痛得汗如雨下,依旧坚持在前线指挥战斗。
后来,上级领导了解到徐帅的病情后,派遣彭老总帮助徐帅,指挥了太原战役。1949年4月24日,在彭老总和徐帅的指挥下,太原城正式解放,徐帅的军事才华展露无遗。太原解放后,徐帅进入休养状态,去往青岛养病。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徐帅曾是志愿军司令员的主要人选之一,可惜他的身体状况,让他无法成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