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安徽有一座誉为)
安徽最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安徽有一座誉为)
初闻明清苑,自以为是一座古时供达官显贵休憩的花园,深入了解后才发现,明清苑在国内外的名气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位于安徽阜阳颍上县沙颍河故道明清苑竟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
从“明清苑”这三个字中,也能对这座建筑精粹的年代略知一二,这是一座反映中国明清古建筑精粹的艺术宝库。明清时期,颍上商业发达,一度成为连接南北方商业贸易的重要地带,曾雄居中华,饮誉欧亚,辉煌业绩中外瞩目的晋商在这里安营扎寨,为这里留下了珍贵的建筑遗产。
明清苑坐北朝南,纵深四进,采用院中套院布局,总共十三个院落,八大外院、五大内院,共有房间一百二十余间,整体功能布局为“五宅一堂一戏台”,房间一百二十余间,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是皖北地区迄今保存修缮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晋商不仅是一支优秀的商帮队伍,也是移动的文化遗产缔造者。世界经济史学界将晋商与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可见晋商在当时世界有怎样的地位与影响。晋商与陕西商人(秦商)在颍上大地锻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神话,同时因为地缘关系的原因,秦晋两商帮常常联乡谊、祀神明,山陕会馆由此而来。
晋商在颍上建立了风格迥异的山陕会馆,后人在此基础上,开发颍河故道,并进行了多次的复建。为使此地建筑风格更为多元,后人搜集了南北不同地域的明清古建筑,自此,明清苑成为皖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
走进这里犹如时空穿越之感,青砖灰瓦,木制房顶,屋内一切陈设均按照古制摆放。厅堂中生动形象地还原了明清时期人们的风俗习惯,尤其是硅胶人偶打造的婚礼现场,惟妙惟肖,一时间竟难以辨别真伪。
山西是中国传统戏曲的摇篮之一,看戏,也是山西人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在波涛汹涌沉浮的晋商,一有时间便会请戏班子搭台唱戏,因此,在许多山陕会馆经常能看到古老的戏台,摇摇欲坠的红柱,好似低声吟唱时代的悲歌。
苑中随处可见的精美石雕、木雕、砖雕是这里的一大特色,他们均匀地分布在房檐屋顶、门前石墩等地,经过时光的打磨,这些雕刻艺术品表面变得细腻光滑,这大概就是岁月的魔力吧。
这里既有江南庭院的深深几许,也有北方大院的豪迈沉着,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在皖北大地相互融合碰撞,铸就了眼前这幅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中国古人对神明的敬畏是融入骨髓的,那些在外经商的人尤其如此。功能齐全的宅院通常包含前厅、后堂、东跨院、西跨院、佛堂、宗祠等等,明清苑中同样也有供奉佛祖的佛堂,以祈祷生意兴隆、人丁兴旺。
以沙颍河故道为水脉,这里的建筑装饰有着水一般的灵动,且看那斗拱飞檐,栩栩如生的木雕守望着百年的岁月沧桑。
置身宅院之中,恍如进入一座艺术之宫,俯仰四顾,尽是精雕细琢的工艺品。很难想象在物质极其匮乏的明清时期,先人仅凭双手便缔造出三分精美、七分雅致的立体画,主题人物的五官、神态、动作一如真人,美的教人离不开眼。
庭院深深几许,佝偻着年迈身躯的老树仍然维持着生命的活力,苍翠欲滴的植株漫过门楼,顽强的爬山虎紧紧地拥抱着墙砖,此刻完全理解李白面对美景对酒当歌的意蕴了。
赤裸的色彩,原始的情节,这句话是对石雕最精确的描述。推开尘封的木门,一睹精美质朴的石墙横亘在眼前,这种墙在北方被称作“影背”。讲究抬头见喜的人们,往往会在影背设计制作出寓意美好的图案,十分讲究。
称这里为“民间版故宫”丝毫不为过,在这里陈列的每一件古物,是明清时期民间艺术文化的深刻烙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追求与艺术水准。
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样反映于房屋陈设之中,透过这些文物似乎能听到过去的马蹄声声、车水马龙,旧时的繁华景象浮现眼前。
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精雕细刻的卧床,金黄色的床帘整齐地绑在两端,红木制造的床体,即使在今日看来也极具富丽堂皇之美,让人不由得幻想曾发生在这里的曼妙岁月。
院墙有多高,这庭院便有多深,昔日奔走与徽州大地的商贾们,在引领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固步自封终究没有逃脱封建制度的牢笼,逐渐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