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玄奘为何要去取经?他真的收了徒弟吗?

摘要玄奘为何要去取经?他真的收了徒弟吗? 贞观三年(629年)秋八月,玄奘法师由长安出发了。在《西游记》中,玄奘出长安可是个无比盛大的场面。比如说,唐太宗封他为“御弟”,给通...

玄奘为何要去取经?他真的收了徒弟吗?

贞观三年(629年)秋八月,玄奘法师由长安出发了。在《西游记》中,玄奘出长安可是个无比盛大的场面。比如说,唐太宗封他为“御弟”,给通关文牒,赐千里良驹、盘缠、随从,在文武百官和长安人民的簇拥下,玄奘风风光光出了长安。但实际上,历史上的玄奘其实是个偷渡客。别的不说,他是护照也没有,签证也没办,趁着月黑风高,做贼一般溜出了长安城。

这样的出发方式,不但不体面,还冒着生命危险:一是非法出境被抓到了肯定不是个儿;二是纵然越境成功,当时的向西之路也非常危险。还记得吗,这一年,可是唐太宗派遣李靖、李勣出兵攻打东突厥的时候。刀兵无眼啊,你说你这是哪根筋搭错了吧。玄奘大概没考虑到这些问题,或者说,就算考虑到了,他也无暇顾及,甘冒风险。能让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无非那么几个原因,一是爱情,二是自由,三是大义。而比这三者更有驱动力的,则是对真理的忘我追求。

在长安的几年内,玄奘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从名僧法常和僧辩那里获取新的知识,开启新的智慧了。他曾经就佛法经义的疑问列出了一百条问题,拿去请教法常和僧辩,可是,这些问题本身已经超越了那两位的水平,更别提给出答案了。法常浏览了问题单子,说:“我看,天下没人能回答你这些问题吧?”

image.png

西游记

玄奘犹如被当头泼了一桶冷水,十分沮丧。法常于心不忍,又说:“这也不一定。如果是天竺高僧,应该能解决你的疑问。”说者无心,可玄奘却把“天竺高僧”听进了心里。他立刻找到几名志同道合的僧人,大家联名向政府提出游学天竺的申请。唐政府是个负责任的政府,他们当即驳回了玄奘等人的出国申请。理由很简单,兵荒马乱的,你们偏要往西跑,遇上敌人、乱兵,几条小命不是白丢了?申请被驳回后,联名上书的几个僧侣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宗教界人士也得遵守国法不是?当然,这些人不包括玄奘。

从蜀地私自回长安,已经违法了,再违法一次也不算什么。毕竟,在他心目中,佛法远远高于人世间的法律。其实,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某个时期,心中都会涌起一种宗教情怀。这种情怀,跟具体的宗教并无必然联系,而是人心对万事万物的敏感,对世界本源和终极真理的好奇,对肉身和尘世超越的渴望。

如果留在长安,玄奘大约很快就能成为京城甚至国内佛教界的领头羊。在同样痴迷大道、具有高度精神自省能力的唐太宗度过军事紧张期之后,他很可能亲自召见玄奘。即使这并不意味着权力和财富,起码也代表了光荣和地位。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缺少对佛法的真正理解,没有真正的了悟,所谓高僧也只是一个装腔作势的空壳。一切荣誉、地位、敬仰等附属品只会带来肤浅的、世故的生活,一种没有意义的生活。这绝不是玄奘为自己选择的生活。他知道,无论如何,自己必须到佛法的诞生地去寻求帮助和提高。天竺还很遥远,一人一马,尽力西行吧。

就在玄奘出长安的时候,李靖接到了讨伐东突厥的命令。十一月,李勣的部队也完成了动员。而肃州刺史公孙武达和甘州刺史成仁重已经和进扰河西的突厥先头部队干了几场狠仗。

image.png

玄奘出长安

随着二位李将军的出兵,主战场沿蒙古草原阴山山脉一带展开,而西域局势也开始风起云涌。玄奘却不顾一切地往西域进发了。尽管悟空不在,玄奘还是受到了某种冥冥中的保护,一路上,总有人会帮助他。在顺着流经玉门关的河流走了十多里路后,玄奘已经出了国境。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时,唐帝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已到达了西方的极限。玄奘,向故土眺望了最后一眼,毅然背向大唐,继续孤独的旅程。不久,他来到了伊吾国。从这里向西北跨越天山,再绕行中亚草原,便可进入天竺境内了。

玄奘不打算在伊吾逗留过久,可是,他还是耽误了一些时日。因为当时正值高昌使者访问伊吾,言谈间得知有位大唐高僧正在伊吾歇脚。使者回去后,立刻向高昌王汇报了此事。那时的高昌王我们认识,就是前面说过的麹文泰。这个时候,高昌与唐的关系还很好,麹文泰听说此事,便派出数十人马,到伊吾迎接玄奘。玄奘坚辞不果,只好跟随使者来到高昌。一见高昌王,更麻烦了,麹文泰深深被大唐法师的风姿和见识所倾倒,哭着、喊着不让玄奘走。这可不能答应,玄奘拒绝了麹文泰开出的优厚条件,要求动身。

麹文泰闻言,换了一副脸色,说:“法师你违法出境,如果不肯留下,那我就按照规定,把你送回大唐去。”玄奘不动声色,说:“为了佛法,贫僧一定要到天竺去,虽死不易。”利诱威逼都没什么效果,麹文泰也就不再勉强。不过,他仍然向玄奘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将来法师取得真经,从天竺回来的时候,请务必来我国停留三年,宣讲佛法。

这一点,玄奘倒是答应了。可约定双方都没有想到,等玄奘回来的那一天,高昌国已经不复存在了。麹文泰给玄奘写了一封介绍信,请沿途的各国国王对高僧加以援助。他特别指出:此僧乃本人义弟。看来,《西游记》中唐御弟这个情节,是从高昌王那里移花接木来的。

高昌王的信,并没有给玄奘带来很多的方便,有时还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比如说,焉耆国作为高昌的竞争对手,压根不买账,对玄奘不予招待。好在他们也不敢对大唐高僧怎么样,因此,玄奘便速速离开了焉耆。再往西走,是一片绿洲,这便是龟兹国。在玄奘眼中,龟兹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一个西域小国,因为这是十六国的后秦时期的伟大法师鸠摩罗什的出生地。鸠摩罗什的父亲是天竺人,在即将继任相位时毅然出家,离开天竺来到龟兹,被聘为国师。因被国王的妹妹逼婚,因而有了鸠摩罗什两兄弟。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攻灭后凉,亲迎鸠摩罗什来长安。在随后的十多年内,罗什悉心从事讲法和译经事业,主持完成了不下数千卷的译作。著名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就是简称的《金刚经》,就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更加巧合的是,鸠摩罗什法师也号三藏。藏,乃容器之意。三藏,也称三法藏,是指印度佛教圣典的三种分类:经藏、律藏和论藏。

有趣的是,两个三藏都曾把佛经翻译的历史发展推向更新阶段,都是里程碑和分界线一般的人物。话说玄奘在龟兹停留了大约六十多天,终于等到天山之雪融化,道路开通,他继续前进。走过了最为艰苦的跨越天山之路,前面的路就好走多了。一天,玄奘终于抵达天竺。

在佛陀的故乡,玄奘终于触摸到了他连梦中都在追求的东西。当时,天竺与大唐关系还不错,而印度的僧侣们对这位不远万里前来求法的唐僧更是热情接待,毫无保留地将珍贵的佛典传授给他。在天竺居住学习的十几年,也许是玄奘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吧。但是他知道,这里并不是自己的乐土,他还要回到大唐去。

出发,永远是为了返回。这也许是一切具有史诗意味的人生所必然经历的过程,就像荷马那部《奥德修纪》中的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一样。玄奘踏上了归途。当玄奘再次进入西域时,大约已经是贞观十八年左右。十几年的时间,唐太宗和他的唐帝国,已经制造了一场沧海桑田的巨变。

早在北印度时,玄奘就听到了高昌国灭亡的消息。这固然让他叹息世事无常和虚妄,倒也提供了一些便利,因为没必要去高昌履行诺言,他便可以不经天山南路,直接走西域南道回国。玄奘越过帕米尔高原,沿昆仑山北麓,经由莎车、于田等国,前往沙洲,也就是今天的敦煌。

贞观十八年(644年)孟秋,玄奘归国的消息传到了唐太宗耳朵里。当年,他是一个心存疑惑的年轻僧侣,如今,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大法师。太宗微微一笑,他并没有忘记当年那个最年轻的僧人。记得在玄奘离奇失踪后不久,长安寺院的长老们曾经向太宗汇报:由于申请赴天竺留学遭到拒绝,玄奘很可能已经偷渡出境了。

太宗闻言道:“这个和尚挺大胆嘛。”但他脸上并没有发怒的表情,语气中似乎还有一丝隐约的赞赏。长安的和尚们放了心,不久后,高昌王来长安朝见,自然也将玄奘的事情报告了太宗。十几年间,唐太宗也会零零星星听到一些玄奘在天竺的消息,了解到玄奘在修行上的精进。渐渐地,唐太宗开始盼着这位大胆的和尚回来。

玄奘在于田时,向皇上呈上一份请罪书,详细报告了冒犯国法的经过,并提出自己马上即将归国领罪。这封请罪书被商队的高昌人带回了长安。虽然玄奘心里无所畏惧,但当长安使者飞奔而来,对他说皇上原谅他的一切罪责,并热切期盼他回国时,玄奘心里还是感到了喜悦。在沙洲,玄奘又一次上奏长安,因而得知唐朝近期内将会向高句丽派出远征军,而太宗本人也将东赴洛阳,指挥军队。

这个消息让玄奘吃了一惊,他立刻从沙洲启程,赶往长安,希望能在皇上动身前见上一面。当然,玄奘急着见皇上,不是为了皇上能够接见他,表扬他什么的,而是为了向太宗申请建立译经场的经费和帮助。

数万里往返,十七年岁月,仅仅是伟大事业的前奏罢了。玄奘从天竺带回来六百五十七部经书,需要招募一批通晓经典和梵语的僧人进行翻译。不然,对于普通人来说,佛经何异于废纸?

然而,玄奘紧赶慢赶,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十九年(公元645)正月七日了。这时候,太宗已经前往洛阳,坐镇长安的是西京留守司房玄龄。房玄龄几天前便接到了太宗从洛阳发来的诏令:使有司迎接之。房玄龄立刻展开准备工作,但没想到,急于谒见的玄奘,提前赶着回来了。

有司还没出动,听到消息的长安人民却从四面八方赶过来了。听说大法师将从运河码头上岸,大家都往码头边跑。一时间,挤了个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玄奘没办法,只好在码头过了一夜。等官差来开道时,才进入了长安朱雀大街的都亭驿。街道两旁已经站满了人,人们跑来领略这位为佛法触犯国禁的大法师的风采,近二十年时间,玄奘的事迹早已成了长安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玄奘在长安没待几天,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洛阳去了,抵达之日是正月二十三日。见到太宗的日子,是二月一日。洛阳仪鸾殿上,当世两个意志最坚定的人会面了。针对玄奘西游之事聊了一番后,玄奘盘算着向皇上提出兴办译经场的事。没想到,皇上突然说:“大师德才兼备,沉毅坚忍,不如你还俗,来朝中辅佐我吧。”

玄奘吃了一惊,赶忙推辞道:“玄奘自幼倾心佛法,皈依佛门,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还俗之事,万万不可。”太宗说:“有何不可?以你的才华,咱们君臣联手,打造太平盛世,这不是普度众生吗?”玄奘说:“经邦济世必以儒,玄奘对儒学一窍不通,怎么能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呢?还是让我以佛徒的身份,通过译经,解除众生心灵的魔障吧。”

太宗话锋一转,说:“好吧好吧,不逼你还俗了。不过呢,既然你已经到过西方,不如再跟我到东边转转吧。一来增加你的见闻,二来我有些事想向你请教。”没想到,玄奘依然拒绝了太宗的邀请,此时他心里只装着译经一件事,对于远赴辽东浪费个一年半载的时间,相当不情愿。唐太宗就没有继续勉强,他答应支持玄奘的译经工作,但也做了一些保留。因为,当玄奘提出到河南少林寺去译经时,太宗坚决不许,把他留在了长安的弘福寺。

接下来的十九年时间,玄奘从著名的旅行家变成了著名的翻译家。从他译经的过程和成果来看,他之前说自己不懂儒学,其实是个谎言。没错,大师也是会撒谎的。

标签:

推荐阅读

  • ​韩琦杀庙的故事

    韩琦杀庙的故事 《韩琦杀庙》是《铡美案》中的一折戏。 故事发生在宋代,陈世美招赘驸马,不认发妻秦香莲及子女,并赐心腹韩琦钢刀令其跟踪追杀。 开旅店的张伯伯得知此情,让...

    2023-06-02 15:45:50
  • ​清朝谁建立的

    清朝谁建立的 清朝是由清太宗皇太极建立的。在皇太极之前的努尔哈赤创建的是后金政权,清朝的政权是由皇太极创立的。公元1636年,皇太极才将国号改为清,不再称汗而是称帝,皇...

    2023-06-02 15:43:47
  • ​雍正之后是谁继位

    雍正之后是谁继位 雍正皇帝之后是他的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继位,年号为乾隆。 乾隆继位,跟康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时康熙游玩圆明园牡丹台,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

    2023-06-02 15:41:45
  •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溥仪,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溥仪在三...

    2023-06-02 15:39:42
  • ​乾隆之后还有几个皇帝

    乾隆之后还有几个皇帝 在乾隆帝之后还有六位皇帝继位,分别为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

    2023-06-05 14:17:21
  • ​明世宗是谁

    明世宗是谁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在前期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但到了后期受到“壬寅宫变”的影响,他变得不理朝政,还很迷信,浪费民力,人们对他的政治表现很...

    2023-06-02 15:35:38
  •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 宋朝的末代皇帝是赵昺,从小在皇宫过着锦衣玉食、娇生惯养的皇族子弟的豪华生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后世虽...

    2023-06-02 15:33:35
  • ​程咬金老婆是谁

    程咬金老婆是谁 历史有关上程咬金的老婆并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但是在记载中程咬金是有儿子的,所以程咬金的老婆一定是存在的,现在比较认可的是大老婆花大脚和二夫人裴翠翠,...

    2023-06-05 14:17:39
  • ​康熙把皇位传给了谁

    康熙把皇位传给了谁 康熙把皇位传给了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帝,当时九子夺嫡的场面至今都让人觉得虐心,为了皇位兄弟之间自相残杀,最后胤禛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皇位的继承人。...

    2023-06-02 15:29:31
  • ​熹妃是谁的妃子

    熹妃是谁的妃子 熹妃是雍正帝的妃子。 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的第五个皇帝,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康熙三十七年时胤禛被封为贝勒。在这期间十三岁的钮祜禄氏被指婚,嫁给了二十...

    2023-06-02 15:27:28
  • ​宇文邕的历史原型

    宇文邕的历史原型 宇文邕的历史原型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周文帝宇文泰之子,官途平坦。宇文邕性格果断、有远见、有聪明才智,是能成大...

    2023-06-02 15:25:26
  • ​李世民的皇后是谁

    李世民的皇后是谁 李世民的皇后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李世民十五岁的时候,就和长孙氏喜结良缘,此后李世民和长孙氏相敬如宾,恩爱有加,李世民登基之后册立长孙氏为皇后,在李世...

    2023-06-02 15:23:24
  •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蔡文姬是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琴家。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相传琴曲歌辞《胡...

    2023-06-02 15:21:21
  • ​希特勒怎么死的

    希特勒怎么死的 希特勒的死,一说是自杀而死,一说是他杀。史书记载希特勒太阳穴有一处枪伤,妻子爱娃则倒上是服毒自杀。在地希特勒自杀前,他将自己准备自杀的决定告诉了部下...

    2023-06-02 15:19:19
  • ​孙若微历史人物原型是谁

    孙若微历史人物原型是谁 孙若微历史人物原型是明宣宗孝恭孙皇后。明宣宗孝恭章皇后孙氏,山东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被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

    2023-06-02 15:17:16
  • ​赢异人和芈月是啥关系

    赢异人和芈月是啥关系 宣太后芈月是嬴异人的曾祖母。宣太后芈月,又叫芈八子,是秦惠文王的姬妾,秦昭襄王的母亲。而秦庄襄王嬴异人,是安国君之子,秦昭襄王的孙儿,所以嬴异...

    2023-06-02 15:15:14
  • ​诸葛亮有几个妻子

    诸葛亮有几个妻子 诸葛亮一生只娶了黄月英这一个妻子,也正是因为在感情生活上的专情与专一,才使得诸葛亮没有那么多的子嗣,他跟妻子黄月英只有一个儿子。历史上诸葛亮的妻子...

    2023-06-02 15:13:12
  • ​雍正皇帝的儿子叫什么

    雍正皇帝的儿子叫什么 雍正皇帝的儿子一共有十位,按长幼依次叫爱新觉罗·弘晖、爱新觉罗·弘昐、爱新觉罗·弘昀、爱新觉罗·弘时、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弘昼、爱新觉罗·福...

    2023-06-02 15:11:10
  • ​乾隆帝后谁继位

    乾隆帝后谁继位 乾隆皇帝之后由他的十五子颙琰继位,人称嘉庆皇帝,他一生虽没有什么大功,也没有什么大过,在乾隆去世后才正式继位。 有人说嘉庆是很平庸的一位皇帝,既没有...

    2023-06-02 15:09:07
  • ​虞姬是哪里人

    虞姬是哪里人 正史未记载虞姬的出生地、墓地、民族等信息,基本都是民间流传: 1、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颜集镇人 沭阳县颜集镇为虞姬故乡,境内有虞姬沟蜿蜒半境,此沟因人得名...

    2023-06-02 1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