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唐宪宗的英明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够宦官集团的崛起

摘要唐宪宗的英明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够宦官集团的崛起 李纯,即唐宪宗,本名李淳,唐朝第十二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

唐宪宗的英明体现在哪些方面?能够宦官集团的崛起

李纯,即唐宪宗,本名李淳,唐朝第十二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纯忧心忡忡的时候,卢从史的奏折如雪花般飞向长安,大致意思就是各路军队暗中和王承宗勾结,前线的局势非常微妙,建议李纯不要轻易进军。

不过,他一直在暗示李纯,希望朝廷能给他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李纯纳闷了,这位老兄是主战派,可到了前线,却一反常态,还在找朝廷要官,难道是别有所图?

当时,卢从史的牙将王翊元带到长安办事,李纯让裴垍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策反了王翊元。当真相摆在李纯面前的时候,他彻底惊呆了,和不利的战局比起来,狼子野心更让李纯胆战心惊。李纯:先杀卢从史,再打河北战争。王翊元回去之后,积极争取了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都知兵马使乌重胤等人。

至于吐突承璀,在巨大的压力下,也开始反思一件事。这场战役对李纯至关重要,如果打赢了,他就是大唐的功臣,再也不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如果打败了,他必须承担所有责任。因此,如何逃脱责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替罪羊。

瞧瞧卢从史,不就是量身定做的替罪羊吗?想到这里,吐突承璀似乎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光亮。

吐突承璀知道卢从史贪财,于是准备了一批稀世珍宝,邀请卢从史前来观摩鉴赏。吐突承璀发话了,只要卢从史愿意,就可以全部拿走。面对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大多数人都会弯腰去捡,更何况是贪婪成性的卢从史。

他也不想想,吐突承璀既是大军主帅,又是皇帝的宠臣,凭什么要给他行贿?卢从史搬回军营的奇珍异宝越多,对吐突承璀的信任越深。有一天,吐突承璀组织了一场摔跤比赛,邀请卢从史前来观战。

二人简单寒暄之后,早已经埋伏好的行营兵马使李听突然冲出,生擒卢从史,随后将他送往长安。卢从史有居心叵测的意图,却没有谋反的证据,李纯只能宽大为怀,将他贬为欢州(今越南乂安省)司马。

内部的毒瘤拔除了,可前线的战事迟迟没有进展,这让朝廷非常着急。

当时,白居易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给李纯上奏道:“臣屡次请求陛下撤军,如今的情形比之前更加恶劣,不知陛下究竟在犹豫什么!”身为皇帝的近臣,不知道皇帝心中所想,这就是白居易的失职。

白居易是谏臣,也就是敢直言规劝皇帝的臣子。要做一位谏臣很简单,虎着胆子,埋头劝谏,不怕皇帝治罪,不畏惧皇帝的威严。

问题是,说话不是目的,让皇帝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甚至接受你的建议,才是谏臣的人生使命。这就需要谏臣有揣摩人心的本事,出色的说话艺术。有时候,谏臣是朝廷政治风气的风向标,谏臣活得越久,政治风气越清朗;谏臣活得越短,代表朝廷的言论自由受到了限制。

因此,优秀的谏臣也需要拍马屁,搞些小心机,在皇帝身边左右逢源,带领朝廷的风气。说白了,你活的时间越久,说话的机会越多。很显然,白居易不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首席幕僚李绛的风格与白居易一样,永远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不照顾李纯的个人情绪,以至于在河北战争中逐渐失宠。

据史料记载,有一个月的时间,李纯都没有召见翰林学士,这让李绛等人产生强大的落差感。

有一天,李绛鼓起勇气上奏道:“臣等饱食终日,不用进言,自然落得清闲,可陛下该怎么办?陛下广开言路,察纳雅言,才是王道啊。”李纯:“那好吧,明日朕便召你们奏对。”客观地说,李纯是个有胸怀的皇帝。有时候,李纯确实比较偏执,可这种偏执是有理由的,比如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坚持削藩战争,这种勇气是任何帝王都必须具备的,应该被朝臣理解。

可当他碰到阻力,感觉到无助时,并没有将怒火撒到下属头上,这是他的涵养。当朝臣劝谏时,李纯又能虚心接纳,搞好君臣关系,这是他的包容。当时,李纯对李绛说道:“白居易这小子,经常对朕出言不逊,必须让他退出翰林学士院。”

李绛回应道:“陛下能够接受谏言,群臣才敢说话。白居易说话确实没有水准,可他毕竟是一片忠心。如果陛下断了言路,臣担心朝臣都会明哲保身,这对陛下的圣明形象没有任何好处啊。”

听闻此言,李纯笑逐颜开,对白居易一如往常。

元和五年(810)七月初二,王承宗突然派下属入朝,扬言自己受了卢从史的挑拨,愿意向李纯认错,还承诺以后会给朝廷纳税,并希望朝廷给成德军镇任命官员。

也就是说,王承宗主动认输了。事情兜兜转转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如果李纯答应,朝廷赢得了面子,可代价是前期工作全部作废。如果李纯不答应,他需要解决财政危机,摆平主和派的朝臣。最主要的是,要承担战争失败后的风险,比如大唐中兴彻底无望。据史料记载,是和是战,李纯挣扎了七天之久。

元和五年(810)七月初九,李纯终于下定决心,下了一道诏书: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将德州与棣州重新划归到成德军镇麾下,勒令各道军队返回驻地,赏赐各军二十八万匹布帛。至于卢龙节度使刘济,李纯给他赏了个中书令的头衔。有理由相信,这就是个安慰奖。在河北削藩战争中,最郁闷的就是刘济。

朝廷要打仗,刘济便宣布与成德决裂,兴高采烈地拿下几座城池,反倒是官军拖拖拉拉,一直没有进展。到了后来,王承宗投降,李纯欣然接受,刘济又该如何自处?据史料记载,刘济犯了抑郁症,直接病倒了。

当时,刘济的长子刘绲担任卢龙节度副使,镇守老巢,二子刘总担任都知行营兵马使,驻守饶阳,刘济驻扎在瀛州(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刘济病重,刘总便想着篡权夺位,于是暗中派人散布消息,说朝廷传出旨令,刘济作战不力,决定任命刘绲为卢龙节度使。第二天,又传出小道消息,说宣旨的使者已经到达太原。第三天,满营皆传,使者已经到达代州(今山西省代县)。

刘济本就心烦意乱,听闻消息,当时便信以为真,于是诛杀了几十位和刘绲交好的大将,架空了长子刘绲。至于刘总,直接晋升为刘济的乖宝宝,每日侍奉在侧。有一天,刘总照例端药送水,刘济却七窍流血,暴毙而亡。

这一切的发生,刘绲全然不知,他正在昼夜兼程地赶路,最后被一帮不明身份的人拦截,群殴致死。至此,刘总成为卢龙军镇的实际控制人。河北之战,成德军镇安然无恙,卢龙军镇血雨腥风,这恐怕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元和五年(810)九月初二,吐突承璀从前线返回长安。按照规矩,战败的主帅轻则受到皇帝的斥责,降级留用,重则罢官,不再起用,更严重的可能会被处死。满朝文武都盯着李纯,想看他如何处置吐突承璀。

遗憾的是,结果让吃瓜群众失望了。李纯只是命吐突承璀面壁思过,十天之后,吐突承璀便做回了左神策护军中尉。护犊子可以,可不分青红皂白,公然侮辱朝廷的律法,以后谁还愿意替李纯卖命?

裴垍:“陛下!当初要打仗的是吐突承璀,朝廷出钱出力,劳民伤财,他却在前线无功而返,着实给朝廷丢脸。就算陛下顾念旧情不忍心将他处决,为了向天下百姓道歉,难道还不能加以贬斥吗?”

李绛:“陛下不肯处罚吐突承璀,以后再出现战败的将领,该如何处理?如果诛杀他们,那便是同样的罪责,不同的处罚,他们肯定不会服气。如果不杀,大家都会明哲保身。希望陛下狠下心来,给将士们一些警示。”

李纯碍于压力,只好将吐突承璀降职为军器庄宅使。论职责,军器庄宅使主管朝廷的庄田、菜园、车坊等经济产业,和主管军权的神策军中尉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吐突承璀管着李纯的私人腰包,而且是皇帝的近臣,近水楼台的优势方便他重新崛起,这是李绛最不愿意看到的。

有一天,李绛找到李纯,一把鼻涕一把泪,痛诉突承璀的不堪历史,指责他专横不法,要求李纯继续处罚。李纯颇为不满:“爱卿,你说得太过分了。”

李绛:“陛下视臣为心腹,如果臣明哲保身,不愿进言,那就是臣的失职。可臣说了话,陛下不想听,那就是陛下辜负了臣。”客观地说,吐突承璀干了不少龌龊事,李纯心知肚明,他愿意护犊子,可他又想做个圣明的皇帝。

面对李绛的指控,李纯只好敷衍道:“你讲的都是群臣不敢讲的,你确实是一位忠臣。希望你以后继续进言,就像今天这个样子。”至于处罚吐突承璀,李纯直接选择了无视。

元和六年(811)正月,李纯突然下诏,加封李绛为户部侍郎。据史料记载,这是宦官集团阴谋干预的结果。目的很简单,撸掉李绛的翰林学士头衔,让他远离皇帝李纯。最重要的是,户部侍郎虽然是国家公务员,可是在收缴国家税收的同时,需要为皇帝进献额外的钱财。

李绛为人耿直,自然干不出搜刮民财的事,宦官集团如此安排,就是想让李纯对他产生不满。不过,宦官集团打错了算盘,李纯确实重用过宦官,可他的重用不是毫无底线的偏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将宦官集团作为和朝臣掰手腕的工具。

在李纯的心里,宦官就是家奴,只要他想收拾,随时都可以动手。当吐突承璀阴谋活动的时候,李纯看穿了他的心思,李纯和李绛来了一次走心的奏对,双方解开了误会,变得更加信赖对方。至于宦官集团,前景堪忧。

元和六年(811)十一月,宦官集团东窗事发。

当时,一个叫刘希光的弓箭库使收了两万缗钱贿赂,答应帮某位羽林大将军安排藩镇节度使的职位。谁料想,有人将此事告发,李纯直接将刘希光处死。问题是,刘希光官职卑微,有能力搞定藩镇节度使的任命吗?

很显然,这件事的背后必定有幕后黑手,有关部门调查回报,黑手就是吐突承璀。藩镇是李纯心里永远的痛,可吐突承璀却在他的心口上捅刀子。几天之后,李纯下诏,将吐突承璀贬为淮南监军。当时,李纯似乎很满意自己的表现,于是和李绛打趣道:“爱卿,你怎么看待朕贬斥吐突承璀一事啊?”

李绛主动送上一记马屁:“朝臣确实没想到,陛下会如此安排。”

李纯:“吐突承璀只是朕的家奴,因为陪伴朕的时间久,朕才屡次宽宥。可如果他有违法乱纪的行为,朕丢弃他,就像丢弃一根羽毛那样容易。”

不得不说,唐宪宗李纯的英明指数算是比较高的,他知道皇帝的职责,也明白宦官集团的定位,在任期间,李纯能够做到用而不宠,宠而不专,确实限制住了宦官集团的崛起,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

标签:

推荐阅读

  • ​英达为什么娶梁欢(演员英达为什么要和梁欢在一起)

    英达为什么娶梁欢(演员英达为什么要和梁欢在一起) “离婚是我提出的,但我没想到那么快他又选择了结婚。” 宋丹丹再提起她和英达的十年婚姻时满是不解,毕竟那时候的宋丹丹...

    2024-04-11 18:07:24
  • ​金国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金国兵力数量达百万)

    金国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金国兵力数量达百万) 金朝的基础兵制,是猛安谋克制。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也就是说,一个谋克有100人;一个猛安有1...

    2024-04-11 18:05:18
  • ​顺治的养女为什么在雍正朝成了固伦公主?

    顺治的养女为什么在雍正朝成了固伦公主? 顺治的养女为什么在雍正朝成了固伦公主?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今天来聊聊顺治皇帝的“养女”——固伦端敏公主。...

    2024-04-11 18:03:12
  • ​刘娥为什么没有做第二个武则天?

    刘娥为什么没有做第二个武则天? 刘娥为什么没有做第二个武则天?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01 根据《宋史.后妃传》记载,刘娥籍贯太原,祖父刘延庆是五代时期的...

    2024-04-11 18:01:06
  • ​程务挺是武则天成功废帝的大功臣,为什么事后被杀了?

    程务挺是武则天成功废帝的大功臣,为什么事后被杀了? 程务挺(?-684年),字务挺,洺州平恩县人,唐朝时期名将,东夷都护程名振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2024-04-11 17:59:00
  • ​顺治帝的养女为什么被雍正封为固伦公主?

    顺治帝的养女为什么被雍正封为固伦公主? 顺治帝的养女为什么被雍正封为固伦公主?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今天来聊聊顺治皇帝的“养女”—...

    2024-04-11 17:56:54
  • ​盘点历史上哪些惨被饿死的天子有谁?

    盘点历史上哪些惨被饿死的天子有谁? 盘点历史上哪些惨被饿死的天子有谁?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古代历史上,饿死人的记载史不绝书,这些人当然是普通百姓。...

    2024-04-11 17:54:48
  • ​简述什么是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意义)

    简述什么是文艺复兴的中心思想(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意义) 什么是文艺复兴?一群欧洲土包子,在弱鸡意大利的引领下,突然搞起了文艺范儿。 这是文艺复兴表层现象。 威信扫地的天...

    2024-04-11 17:52:43
  • ​历史上宋徽宗在位时期的社会救济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上宋徽宗在位时期的社会救济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宋徽宗,中国北宋皇帝,画家,书法家,宋朝第八位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宋徽宗时代,...

    2024-04-11 17:50:37
  • ​历史上真实的南齐,只存在了二十四年是为何?

    历史上真实的南齐,只存在了二十四年是为何? 南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萧道成建,定都建康。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作为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四朝当中,...

    2024-04-11 17:48:31
  • ​汲黯经常直言顶撞汉武帝,为何汉武帝能容忍他?

    汲黯经常直言顶撞汉武帝,为何汉武帝能容忍他?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西汉时期名臣。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如果...

    2024-04-11 12:07:52
  • ​汉武帝功过如何?该如何评价他呢?

    汉武帝功过如何?该如何评价他呢? 君主制国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权的矛盾,尤其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所有的大权都集中到一人之手,即令这个人是天才,是圣贤,也必须勤勤恳...

    2024-04-11 12:05:45
  • ​多尔衮和鳌拜相比 威胁皇权的人到底是谁

    多尔衮和鳌拜相比 威胁皇权的人到底是谁 对多尔衮和鳌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和鳌拜,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者? 顺治朝初期的“亲政...

    2024-04-11 12:03:39
  • ​巅峰时期的晋国有多强?晋国有能力实现统一吗?

    巅峰时期的晋国有多强?晋国有能力实现统一吗? 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

    2024-04-11 12:01:31
  • ​韩信当初要是在齐国自立的话 韩信最后能不能成功

    韩信当初要是在齐国自立的话 韩信最后能不能成功 对韩信在齐国自立能成功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203年,韩信听取了谋士蒯通的建议...

    2024-04-11 11:59:23
  • ​宋仁宗最爱的女儿为何喜欢太监?

    宋仁宗最爱的女儿为何喜欢太监? 宋仁宗最爱的女儿为何喜欢太监?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悲惨爱情 得知自己要嫁给李玮后,福康公主就一个感觉——天塌了! 在这个...

    2024-04-11 11:56:29
  • ​温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经历呢?

    温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经历呢? 在东晋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位风云人物——温峤。他没有“历相四君”、号称“仲父”的王导那么高的声望,也没有“威静荆塞”、...

    2024-04-10 23:51:27
  • ​南宋农民起义军首领:史斌最后什么结局?

    南宋农民起义军首领:史斌最后什么结局? 众所周知,名著《水浒传》是以虚构故事为主的一部小说,但北宋末年宋江与一伙人起义反抗官府却是真实事件。表面上统治比较温良恭俭让...

    2024-04-10 23:49:21
  • ​李旦为何被称为六味地黄丸?他的经历有多离奇?

    李旦为何被称为六味地黄丸?他的经历有多离奇? 李旦,即唐睿宗,他是唐朝的第五位,同时也是第七位皇帝,后世给他取了个有趣的外号“六味地黄丸”。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

    2024-04-10 23:47:15
  • ​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一封30个字的信(写信到底什么意思)

    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一封30个字的信(写信到底什么意思) 吕不韦辅佐两代秦王,叱咤风云十几年。 然而,公元前236年,他读了秦始皇30个字的信,就喝下鸩酒,结束生命 。 奇怪的是...

    2024-04-10 23: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