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石显为何能成为西汉第一权宦?为何能把持朝政这么多年?

摘要石显为何能成为西汉第一权宦?为何能把持朝政这么多年? 石显(?~公元前32年),字君房,济南人,汉元帝刘奭时期奸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石显为何能成为西汉第一权宦?为何能把持朝政这么多年?

石显(?~公元前32年),字君房,济南人,汉元帝刘奭时期奸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汉第一宦官石显,大概就相当于秦朝嬴政时期的赵高,只不过石显更加的低调阴狠。石显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冲突和矛盾,以第三方的角度,激化矛盾,杀人于无形。

石显年轻的时候,就进入宫中接受宫刑成为宦官,一般做宦官的大概率有两种人,一种是家境十分贫寒,不得不卖身入宫挣钱,为了保证家人的生活,另外一种就是因为犯罪,或者被牵连被罚入宫中做宦官的。

所以一般来说,做宦官的人,内心都无比苦痛,无论过了多少年,生活在什么环境之中,宦官的心中都会存在无法释怀的痛苦。其实一般痛苦的人,大多不会真的躲起来,自己消化,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折腾别人,以获取内心的安慰和平衡。

这种伤痛没有办法释怀,就使他们变得面目狰狞,无比扭曲,痛苦得太极致了,整个人就变质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古代的宦官大多都是奸佞的,无比贪婪的,他们内心充斥着永远都不能被填满的欲望。

说到这里有一点很奇怪,为什么宦官可以参与朝政呢?难道汉朝历代的皇帝就没有借鉴过赵高的例子吗?

其实,汉朝历届皇帝还真的把宦官当政这件事给忽略了,大概是吕后干政的事情给汉朝的影响太深,所以后来的汉朝皇帝,注意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外戚身上,从而忽略了宦官干政这件事。

说到宦官可以参与政事,其实也是起源于秦朝,秦朝的时候,丞相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所有的军政大事,都由丞相辅佐皇帝完成,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丞相的权利过于大了。

丞相权利过大,如果这个丞相只知道干活也就罢了,但是丞相如果联络了朝中执掌军权的人,几个重要的人 一联手,那么江山很有可能就改姓了。

其实历朝历代还真没有几个丞相做过谋反的事,哪怕丞相的权利再大,也没有几个丞相动过这个心,但是架不住皇帝的疑心病啊。

我们来想一想,如果你是皇帝,手下有一个人,能力非凡,比你还要有智慧,有手腕,你不担心他会抢了你的位置吗,必然担心啊。

即使这个丞相现在没有这个野心,皇帝也会担心啊,因为皇帝知道这个丞相能力不弱,只是没有这个综合能力,如果这个丞相动了这个心,皇帝就危险了。

所以皇帝为了自己的安全感就会拼命了削弱丞相的权利,也正是因为这样,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变着法将丞相手中的权利分出去,削弱丞相。

所以,秦始皇时期就有一个职位叫做中车府令,赵高当时就做过这个职位,并且通过这个职位一点一点渗透自己的势力,到了汉朝,宦官依旧有一个可以参政议政的职位,就是中书令,早在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就做过这个职位。

到了汉宣帝时期,石显通过不断地向上爬,终于在汉宣帝手中获得了这个职位,汉宣帝时期,石显还是比较低调的,并没有这么大的野心,因为人的野心和贪婪,有时候都是一点多一点喂大的。

石显刚刚做太监的时候,只是一个负责传话的小黄门,但是,请注意,大家不要轻视这个传话的工作。

要知道什么样的话需要传?什么人的话怎么传?一问一答之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智慧,所以传话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而且传话就是在传递消息啊,在古代,消息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所以消息的重要性也非常重要。

石显作为一个非常聪明有心计的人,成功利用这一点慢慢地往上爬,爬到了太监的最高位置,后来又利用太监团体这种独有的关系网,成功的建立自己的势力。比如,在石显做中书令之前,做中书令的人是石显的好友弘恭。

石显用自己的聪明机智,成功地获得了弘恭的认可,当上了仅在弘恭之下的中书仆射,后来弘恭不幸去世,石显就代替弘恭成为了中书令。

石显成为中书令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皇帝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更是自己权势的来源,所以他要跟自己的金主形成一种牢不可破的关系,产生一种特殊的信任,从而不断的获取自己想要的权势地位。

那么石显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件事情如果换成成熟老练的汉宣帝,确实不容易做到,但是如果换成乳臭未干的汉元帝,就容易得多了,比如,汉元帝其实骨子里是一个缺爱的小孩。

汉元帝年幼丧母,小的时候汉宣帝虽然把汉元帝放在太子的位置上,又安排了一堆人照顾着,但是却无法替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毕竟下人只是机械的在完成工作罢了,孩子却时时刻刻都由不一样的需求,汉元帝心中父母的位置始终空缺着,有一个位置始终没有填满。

他的心中就没有长好,就像有时候我们不开心,并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因为心里不舒服,但是有时候又说不出来哪里舒服,这就是人类正常的心里需求。

人类的某项心里需求一旦长期不能被满足,就会烦躁抓狂,非常空虚,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能够耐心地安抚住他,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汉元帝就是这样的。

年少的汉元帝刚刚是失去父亲,整个人陷入巨大的悲痛,还要强撑着悲伤处理朝政,时间久了,汉元帝的身体终于承受不了悲痛和疲惫,终于病倒了。病倒了的汉元帝自然没有办法处理朝政了,人在生病的时候,其实是什么都不愿意做的。

汉元帝现在悲伤加上生病,他什么都不想吃,不想吃饭,也不想吃药,只想就这样安安静静地为父亲伤心,他的脑子里还很烦,因为他知道,一旦病好了,又要去处理没完没了的朝政了。

这时候服侍汉元帝的人都急得团团转,汉元帝不吃饭也不吃药,再这样下去,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啊,就在这时,石显出现了,石显知道汉元帝喜欢音乐,就跟汉元帝聊起音乐。

此刻汉元帝的感受就是真好,这个人很照顾自己的心情,没有逼自己吃药,也没有逼自己吃饭,汉元帝的心情渐渐得到了放松,慢慢的,汉元帝对这样的石显产生一种期待,这种期待就是理解和放松。

没有人会拒绝这样舒服的关系,何况还是缺爱又幼稚的汉元帝,汉元帝渐渐地将关注放在了石显身上,石显也有意在汉元帝面前表现出自己有能力,办事靠谱等优点。

一开始,汉元帝只是石显辅助自己处理政务,渐渐地汉元帝发现石显处理起政务来,既靠谱,又格外和合自己的心意,于是汉元帝更加信任和依靠石显。

因为石显在汉宣帝时期就在朝廷任职的,汉元帝也会本能认为,既然石显能够得到汉宣帝的认可,必然是一个靠谱有能力的人,所以石显在汉元帝心中就类似于父亲一样的存在。再加上汉元帝还年少,年少的男孩子是贪玩的,想要逃避责任的,所以汉元帝也本能地逃避长大这件事。

汉元帝逃避的方式其实也不是做甩手掌柜,而是拒绝反思,拒绝长大,能依靠石显做的决定,几乎都听从石显的命令,渐渐的朝中的大事小事,汉元帝都要问过石显再做决定。

渐渐地,朝中的臣子们都意识到了,汉元帝过度依靠石显这件事了,但是为时已晚,汉元帝已经十分一来石显了,石显这个人非常狡猾,轻易不会犯错,也不会仗势欺人,所以让人很难抓到他的把柄,而且石显这个人非常的狡诈阴险。

石显为了铲除异己,就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找人的错误来打压别人,如果对方没有什么错误,他就设计一个圈套来逼对方就范,手段比赵高还要高明低调,让人防不胜防。

对于汉元帝宠信石显,最开始反对的人是萧望之。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职是太子太傅,原本以萧望之的能力,是应该能做到丞相的,但是萧望之在后期的时候,性格狷狂起来,犯了很多错,所以被汉宣帝贬成太子太傅了看护还是太子的汉元帝。

之后,萧望之教导了汉元帝七八年,自认为是汉元帝的老师,以为汉元帝能够听从自己的劝导,不再宠信石显,没想到汉元帝太过信任石显,并没有将萧望之的话放在心上,却暴露了自己对于石显的不满态度。

石显知道,萧望之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要是对谁不满,一定会将这个人告到底,不会轻易放过,所以石显为了自保,只能先下手为强,将萧望之搞死。

为了搞死萧望之,石显经过精心的谋划发现,萧望之出身兰陵萧家,大家族出身的萧望之身上有一种世家公子的骄矜,虽然萧望之能够坚定隐忍工作几十年,但是他为人过刚易折,受不了气,一旦萧望之被打压,被激怒,一定会受不了,被激怒的萧望之一定会犯错,到时候萧望之就好对付了。

石显发现,对于萧望之的骄矜,狂妄,汉宣帝和汉元帝不满已久,如果能够调拨汉元帝和萧望之的师生关系,萧望之就可以攻破了。

石显的第一步就是向汉元帝诬告萧望之结党营私,把控朝政,其实汉元帝对于自己的老师还是很尊敬和爱戴的,对于石显的诬告,汉元帝只是想派人问话而已,但是汉元帝的意思,经过石显的操作,就变成了汉元帝要将萧望之下狱。

萧望之哪里受过这待遇啊,即使是汉宣帝时期,萧望之做了很严重的错事,汉宣帝也没有把萧望之怎么样,所以被关进监狱中的萧望之对汉元帝很是怨怼。

后来汉元帝发现手下人误传了自己的意思,赶紧将萧望之放出来,汉元帝很想向萧望之道歉,但是经过石显的调拨,汉元帝打算给萧望之一点颜色看看,就将萧望之罢免了,汉元帝本来打算,过段日子,等到萧望之知道悔过了,汉元帝打算让萧望之接手丞相的位置。

但是没想到萧望之却因为这件事对汉元帝心生怨怼,之后满怀怨愤的萧望之又做了一件作死的事,让自己的儿子替自己上书申冤。

其实让儿子替自己上书申冤,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是石显是一个什么人啊,石显最擅长的就是见缝插针,激化矛盾,于是,石显就在汉元帝面前煽风点火说,萧望之的性格太过目中无人,汉元帝虽然是学生,可也是天子,萧望之这么做太过狂妄了。

而奇葩的是,汉元帝也因此认为萧望之需要治罪,于是派人去萧望之的家中捉拿他,萧望之见到使者说明来意之后,更加气愤了,认为汉元帝十分昏聩,并且就是故意要羞辱自己,萧望之刚从监狱里放出来,怎么受得了这个气。

于是,萧望之气愤之下就要自杀,萧望之的妻子就来阻拦,但是萧望之的门客却鼓励他自杀以证清白,也不知道这个门客是不是石显派来的,结果,萧望之真的自杀了。

后来汉元帝知道了萧望之自杀的事,先是震惊,后面就十分懊悔,但是为时已晚,教导了汉元帝七八年的恩师,已经被逼死了。

这时汉元帝万万没有想到的,但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汉元帝还是认为,萧望之的死,跟石显没有关系。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而且那个人是皇帝,那就更难了。自从萧望之死了之后,朝廷中石显的势力更是无人可挡。

但是就算如此,还是有许多人弹劾石显,石显也知道自己做下的事已经广为人知了,汉元帝年幼好骗只是一时的,一旦有一天,汉元帝清醒过来,就会意识到石显的危害,就会对付石显,石显对于这件事非常害怕,于是更加用心的笼络汉元帝。

石显为了让汉元帝信任自己,主动地将自己一些不重要的过错向汉元帝坦白,汉元帝知道了之后,认为石显对自己十分真诚,于是更加信任石显,到了后来,即使有人相汉元帝告发石显,汉元帝也不相信了,还会将告发石显的人治罪。

汉元帝的昏聩就到了这种地步。

但是后来,石显迫害萧望之的事情被越传越广,石显更加担心自己的罪名暴露,于是百般讨好取取信汉元帝,石显就这样讨好汉元帝,哄骗汉元帝,直到汉元帝生命的最后一刻。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去世,汉成帝继位,汉成帝从小就知道石显的真实面目,一直都不敢与石显反目,而石显见汉成帝年幼,也是百般讨好,后来见汉成帝对自己并无恶意,还十分好骗,就像当初的汉元帝一样。

就想要扶持汉成帝,将汉成帝培养成跟汉元帝当初一样,但是石显没想到的是,汉成帝是并不是一个缺爱的孩子,汉成帝从小就耳清目明,在被石显扶持上位之后,就一脚将石显踢开。

这就是西汉历史上,第一权宦石显的一生了。

标签:

推荐阅读

  • ​唐朝灭亡时是什么样的 当时的场景有多惨烈

    唐朝灭亡时是什么样的 当时的场景有多惨烈 对唐朝灭亡时有多惨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我国历史上的唐朝是一个繁华的朝代,统治者开明和...

    2024-04-10 23:36:45
  • ​廖永安:朱元璋麾下水军第一人,结局如何?

    廖永安:朱元璋麾下水军第一人,结局如何? 廖永安:朱元璋麾下水军第一人,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元朝末年,朱元璋麾下名将如云,若问哪位将领最为...

    2024-04-10 23:34:39
  • ​乾隆想立永琪为储君是在什么时候 乾隆都做了哪些准备

    乾隆想立永琪为储君是在什么时候 乾隆都做了哪些准备 对乾隆和永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帝是什么时候决定立永琪为储的?他是怎么给永...

    2024-04-10 23:32:33
  • ​美国是西方国家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什么特点)

    美国是西方国家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什么特点) 先看一个概念,西方国家,也被称为西方世界、西洋、西方文化区,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里有着不同的定义。 所谓西...

    2024-04-10 17:02:55
  • ​袁术的背景与条件都很好,为何早早退出历史舞台?

    袁术的背景与条件都很好,为何早早退出历史舞台?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

    2024-04-10 17:00:49
  • ​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讲了怎样的故事?

    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主要内容是什么?讲了怎样的故事? 第二十九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 话说僧官正在萧金铉三人房里闲坐,道人慌忙来报:“那个人又来了。”僧官就别...

    2024-04-10 16:58:44
  • ​王同皎拥立岳父李显登基,为什么最后反被李显所杀?

    王同皎拥立岳父李显登基,为什么最后反被李显所杀? 王同晈(?~706年),相州安阳县人。唐朝中期官员、外戚,神龙政变的功臣之一,他是东晋丞相王导之后,南陈驸马都尉王宽的曾孙...

    2024-04-10 16:56:37
  • ​明朝的空印案详细介绍(空印案发生于明代什么年间)

    明朝的空印案详细介绍(空印案发生于明代什么年间) 朱元璋不懂行政流程,昏头昏脑又残酷嗜杀,所以发动了“空印案”。如果这么理解,那就把朱元璋看简单了,也把“空印案”看...

    2024-04-10 16:54:31
  • ​长津湖战役是哪一年发生(朝鲜长津湖战役发生时间及地点)

    长津湖战役是哪一年发生(朝鲜长津湖战役发生时间及地点) 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让抗美援朝老兵再度重回公众视野。 有心人或许会看到一个事实,...

    2024-04-10 16:52:25
  • ​死在钓鱼城下的蒙哥,他的能力不行吗?

    死在钓鱼城下的蒙哥,他的能力不行吗?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国的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

    2024-04-10 16:50:20
  • ​秦朝完成了统一却只维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么?

    秦朝完成了统一却只维持了十五年,真相是什么?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王嬴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称帝,史称“秦始皇”。今天...

    2024-04-10 16:48:14
  • ​金朝是如何灭亡的?为何金朝后期存在感那么低?

    金朝是如何灭亡的?为何金朝后期存在感那么低? 金朝(1115年-1234年),是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

    2024-04-10 16:46:08
  • ​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有哪些情节?该怎样评价呢?

    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有哪些情节?该怎样评价呢? 第二十六回 向观察升官哭友 鲍廷玺丧父娶妻 话说向知府听见摘印官来,忙将刑名、钱谷相公都请到跟前,说道:“诸位先生将房里各...

    2024-04-10 16:44:02
  • ​许褚如何吓退马超的

    许褚如何吓退马超的 在三国这段历史中,许褚总是容易被忽略。实际上,他的个人战力十分强大,归顺曹操后,专门负责保卫曹操,也是深得曹操的信任,无论去哪基本都会让许褚随行...

    2024-04-09 12:02:39
  • ​孟尝君为什么叫孟尝君?原名叫什么?

    孟尝君为什么叫孟尝君?原名叫什么? 说起孟尝君,原名叫做田文,是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齐国人。田文之所以被称之为孟尝君,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字。田文字为“孟...

    2024-04-09 12:00:33
  • ​李清照南渡是怎么回事

    李清照南渡是怎么回事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清照南渡的事情,大家或许会问了,这个李清照就是词界的顶流了,她当时那么知名也需要南渡?其实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的,看起...

    2024-04-09 11:58:27
  • ​三国赵云活了多少岁

    三国赵云活了多少岁 说到三国时期的赵云不管是在《三国志》还是说在《三国演义》里面其实这个人的人气也还真的是非常的高的呀,但是其实赵云感觉上也还是有一点点的悲情的,那...

    2024-04-09 07:30:46
  • ​琦善真的是卖国贼吗

    琦善真的是卖国贼吗 说到琦善,估计很多人都会骂他是卖国贼。但事实上,琦善是卖国贼这个说法很难站住脚。若是一定要给琦善定个性的话,其实用现在的一个网络名词来评判琦善是...

    2024-04-09 07:28:40
  • ​水镜先生究竟有几个徒弟?

    水镜先生究竟有几个徒弟? “水镜先生”是小编小时候看故事书的时候经常看见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弟子们打赌,谁能在午时三刻之前得到他的允许离开书院的故事了。“水镜先生...

    2024-04-09 07:26:34
  • ​历史上郭嘉为什么被称为鬼才 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上郭嘉为什么被称为鬼才 他到底有多厉害 说到郭嘉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在三国里面也算是一个非常有名气的谋士,他的能力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毕竟对他的描述确...

    2024-04-09 07: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