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闷文网 > 历史 > >正文

​王蒙()

摘要王蒙() 人物经历 少年时期 民国三十三年(1934年),王蒙生于北京。父亲河北省南皮县人,曾任教北京大学。母亲河北省沧州人,曾任教北京市某小学。王蒙的名字是其父的朋友何其...

王蒙()

人物经历

少年时期

民国三十三年(1934年),王蒙生于北京。父亲河北省南皮县人,曾任教北京大学。母亲河北省沧州人,曾任教北京市某小学。王蒙的名字是其父的朋友何其芳根据法国小说《茶花女》中的主人公阿芒所建议的。

民国三十九年(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民国四十四年(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948年10月至1950年05月,在北京河北中学学习时入党,成为共青团北京市工委干事,中央团校二期学员,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1950年,从事青年团区委工作。

青年时期

1953年,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5年,王蒙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小豆儿》,描写一位少先队员发现其舅舅(?)是国民党特务而告发的故事。

1956年,发表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描写一位新到某共青团团委工作的青年对官僚的领导不满。由于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作品可以表达共产党的干部也有阴暗面,该小说迅速引起轰动,并使王蒙于此年被划为“右派”。

打成右派

1958至1962年王蒙在北京郊区劳动。1961年成为“摘帽右派”。

1962年曾到北京师范学校任教一年。

1963年至1978年王蒙在新疆伊犁伊宁市和伊宁县下属巴彦岱镇巴彦岱公社二大队生活工作,在学习维吾尔语之后任汉语翻译,后任二大队副大队长。

文革之后

1978年王蒙调回作协北京分会。

1979年,被共产党平反。王蒙回京后第一篇短篇小说《说客盈门》描写一位厂长处罚了一个不努力工作的工人之后,该工人的许多亲友去游说该厂长的故事,讽刺了当时的“走后门”现象。其后王蒙撰写了多部小说、杂文,曾一时间成为中国文坛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979年06月,担任北京市文联专业作家,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同年,发表中篇小说《布礼》;短篇小说《夜的眼》《表姐》。

1986年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同年6月

任文化部部长

1986至1989年。期间任文化部部长。

2002年,担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

2005年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任命王蒙为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2006年11月,第七次全国作代会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2007年王蒙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引发争议。

2010年5月,王蒙受聘为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教授”,苏志武校长代表学校向王蒙教授颁发了聘书;5月22日,王蒙到绍兴文理学院风则江大讲堂讲课,并受聘为绍兴文理学院“名誉教授”,宋培基副书记代表学校向王蒙颁发了聘书并佩戴校徽。同年,出版《庄子的享受》、《老王系列》。同年,与郭敬明做客北京卫视一档名叫《书香北京》的节目,在夸郭敬明“聪明、谦和、语言好”后,又不客气地批评他“爱堆砌华丽辞藻”、“文章华而不实”等,最后他还点了郭敬明的死穴:太做作。

2011年12月1日,王蒙接过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颁发的聘书,佩戴上校徽,正式成为文学院名誉院长和讲座教授。副校长黄泰岩主持聘任仪式。

2012年6月,出版《中国天机》。12月,王蒙受聘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并做了题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华文化》主题演讲;12月20日,王蒙接受了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文化吉林》杂志主笔董喜阳的专访,题为《古稀王蒙:光荣与信仰》,并为《文化吉林》杂志题字。

2013年4月,79岁的老作家王蒙出席参加了在位于海口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的

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闭幕式。出版《这边风景》,其尘封四十年之作长达70万字的小说;5月,王蒙受聘成为伊犁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并做了题为《王蒙与伊犁》的主题演讲。10月15日,著名作家王蒙80大寿,在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王蒙八十自述》一书中,首次提到,他在2012年遭遇相伴60年的夫人去世之后,重新遇到新的爱情。他还坦率地对外介绍他的“新夫人”至资深知名记者、“美丽秀雅的单三娅女士”。

2014年5月1日,王蒙文学艺术馆在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落成并开馆。11月17日,在著名作家路遥逝世22周年纪念日,包括王蒙在内许多名家名作被指是“不够资格”获得将于12月3日路遥生日时公布最终结果的以路遥名字命名的民间文学奖“路遥文学奖”。王蒙的晚年长篇作品《闷与狂》,在路遥文学奖的评委中却遭遇了冷遇。

2015年1月6日,王蒙受聘为三沙市首批5名政府顾问之一。

主要作品

作品类型


作品名小说


长篇小说

《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失态的季节》、《青狐》、《王蒙说》、《踌躇的季节》、《这边风景(上下)》等

中短篇小说集

《小豆儿》、《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名医梁有志传奇》、《冬雨》、《说客盈门》、《相见时难》


《深的湖》、《心的光》、《夜的眼》、《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淡灰色的眼珠至在伊犁》


《妙仙庵剪影》、《加拿大的月亮》、《球星奇遇记》、《风筝飘带》、《蝴蝶》、《相见集》


《雪球集》、《布礼》、《我又梦见了你》、《纸海勾沉至尹薇薇》、《坚硬的稀粥》、《高原的风》《无言的树》、《冬天的话题》、《临街的窗》、《眼睛》、《夜雨》、《来劲》、《庭院深深》、《奇葩奇葩处处哀》等散文《德美两国纪行》、《桔黄色的梦》、《苏联祭》、《我的喝酒》、《印度纪行》、《访日散记》与《我爱非洲》等诗作


《错误》、《洗礼》、《春风》等论文


《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红楼梦〉中的政治》、《接纳大千世界》、《心有灵犀》等诗歌集《旋转的秋千》、《西藏的遐思》等自传《王蒙自传第1部:半生多事》、《王蒙自传第2部:大块文章》、《王蒙自传第3部:九命七羊》、《王蒙八十自述》、《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等文集《王蒙文集》、《王蒙文存》等评论、随笔集

《你好,新疆》、《当你拿起笔》、《漫谈小说创作》、《王蒙谈创作》、《文学的诱惑》等

《创作是一种燃烧》、《红楼启示录》、《欲读书结》、《〈红楼梦〉启示录》、《我的人生哲学》《成语新编》、《老子的帮助》等

改编电影作品《青春万岁》哲思录


《这个社会会更好吗?王蒙哲思录》演讲录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作品特色

80年代前

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倾向

在王蒙80年代前的创作中,日常生活写作在数量上远远少于政治生活叙事,在影响上也小于政治化了的文本。如,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既是郑波和杨蔷云等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历程的史诗,也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中国的颂歌,政治意识十分强烈,政治倾向非常鲜明,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有着鲜明的政治主题:反官僚主义。小说的主人公林震是新社会培养起来的新人",他“爱生活,爱党,爱同志,爱美”,并为了他所爱的而斗争,自然地融合于他的血肉之中,而且带有他自己的年轻人的特质",他不容许党的机关有缺点表现了可贵的政治责任感。文学与政治的从属关系改写成对话关系,在没被打成右派之前,由于深受苏维埃社会主义的影响和自身作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一般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知识分子,在打成右派之后,吸取教训,将工农兵设为主角,从而文学这一政治化的倾向使得他迅速脱离泥塘。在文革爆发以后由于其突出的政治敏感些,不革命不出版,太革命也不出版的方针,没有受到迫害,在新疆维吾尔族做支队副队长和群众打成一片,文学作品那时候几乎停滞。

80年代后

理想主义精神的体现

王蒙的作品一直贯穿着理想主义的主题,理想主义精神特色在王蒙的作品里体现

改编电影得最为鲜明突出,他在创作中对理想的反思和执着也在同代人中最具典型。曾经是“少年布尔什维克”的王蒙,在屡经劫难之后,依然没有抛弃早年的理想主义精神,平反复出的遭际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对历史理想主义的认同,王蒙相信,不管实现理想的道路有多么曲折,但前途总是光明的。也正因为这样,王蒙在对他心中的理想主义精神讴歌的同时,也冷峻的指出了实现理想的艰难性与反复性。正如王蒙在小说《蝴蝶》中的主人公张思远,他一直渴望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却不得不在文革的夹缝中小心翼翼的处理着各种问题,从省委高官到被打倒的反革命,再下放到农村改造,看上去张思远似乎离他的理想越来越远,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他那样的努力却依然触碰不到他的理想,但是最后,文革结束,他不仅平了反,还升了职,重新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尊敬,张思远远在天边的理想又再次回到指尖。小说中的张思远多少有些王蒙自己的影子,也影射了王蒙在实现理想主义精神的时候所经历的曲折与反复。

王蒙在讴歌理想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对一切不符合理想状态的现象进行批判与揭露,但也从中流露出隐约的谅解与同情。这种“中庸”的态度早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就有所表现,例如,《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里林震与刘世吾的关系,文革以后长期的灾难性生活阅历又坚固了他的这种“中庸”的人生观,所以他的作品既不偏激也不放弃自身的责任,处处显出圆融贯通。

这样的思想倾向在《布礼》、《蝴蝶》和《海的梦》中都有体现。在《布礼》中,小说主人公钟亦成身上就明显表现出那种对理想对信仰的执着和对青春激情的赞美。在王蒙笔下经历了坎坷困苦的逆境赤子,怀有的不是对政治信念的幻灭、悲观,而是对政治信念的更加执着与坚定。同样,《蝴蝶》的主人公张思远在文革时的惨痛遭遇也并未让他对党和政治失去信仰,平反后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政治追求,张思远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承受者,王蒙在文中虽然批判了像张思远这样的为官者盲从,批判了文革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和对社会的摧残,但是也不自觉地流露出对社会现实不可改变的谅解和对受害知识青年的同情。尖酸刻薄的后面有作者的温情,冷嘲热讽的后面有作者的谅解,痛心疾首后面仍然有作者满怀热忱的期待。 在《海的梦》的最后,当缪可言在夜晚的海滩上看到一对年轻恋人的身影时,当他把个体的生命融入历史整体中去思考时,才又在理性主义的逻辑里找到答案和精神归宿,劫难过后,最终还是又回到王蒙构建的理想主义精神中来。

对民族历史和未来的冷静思考

王蒙在8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不仅有对理想主义精神的追求,还有对民族历史和未来的冷静思考,面对文革带来的劫难的反思,王蒙将个人的苦难与民族的苦难联系起来,从而使个人的苦难具备了超越个人的普遍的启蒙意义。恶梦醒来之后,王蒙自然而然地把历史——昨天和今天连接了起来,即便是在伊犁的流放生活(《在伊犁》),他也以自己特有的宽容与幽默方式寻找到了平衡点,以文学方式来“反思性”地叙述“文革”,其实在“文革”还未被宣布结束时就已开始。文革结束后,文学界掀起了一股“反思文学”的思潮,王蒙作为对民族历史和未来的反思者必然成为“反思文学”创作的主力军。

小说《海的梦》弥漫着浓郁的反思和感伤情调,王蒙在给小说主人公取名时,似乎颇费心思,在缪可言身上,包含了作者对生命一去不复返的无奈感叹,历史谬误对生命的摧折就个体来说毕竟无法挽回的。小说通过缪可言一段情绪活动的描述,浓缩了一代人的惨痛经历和沧桑体验,同时,又是对他们这代人的理想主义及其实践过程的反思。通过《海的梦》,王蒙自然而然的把个人的坎坷遭遇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灾难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作者在自身的遭遇中看到了历史的曲折进程和未来发展,在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前提下,个人生命价值在这一结合中显示了超越性的意义。这也正体现了王蒙这一代人反思历史的特有方式,不是从个人的立场,而是以民众的代言人乃至于民族良知的身份发言,个人的所有情感体验和精神矛盾最终都在汇入群体和历史的过程中才能得以解决,才会获得意义。

王蒙在对民族历史的反思中,也包含了对历史谬误的宽容大度,其实这种宽容是人类精神世界对社会和人自身的缺欠、过失、罪过的妥协、谅解,是对不合理现状的“合理性”承认。对王蒙来说是“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该哭的哭够了,该恨的恨过了,我懂得了存在就是合理的,懂得了要讲废厄泼赖、讲宽容”。也正因为这样,《布礼》中的钟亦成诚在平反后陈辞:“二十年的时光没有白费,二十年的学费没有白交,当我们再次向党的战士致以布尔什维克的敬礼时,我们已不是孩子了,我们深沉得多,老练得多了。我们懂得忧患、艰难,更懂得战胜忧患艰难的喜悦。”这也正是王蒙独特的反思方式,既批判揭露历史的谬误,也对谬误给予宽容大度的谅解。

“意识流“写作启蒙者的悲剧命运

王蒙80年代的小说创作还有一个特色,那便是“意识流”写作启蒙者的悲剧命运。文革结束后,一部分作家开始反思文革给社会和文学者带来的灾难,在这一时期,王蒙塑造了不少文革受害知识青年启蒙者形象,借助这些受害知识青年启蒙者在文革时期的悲剧命运,透析历史悲剧原因。如《蝴蝶》里的张思远、《春之声》里的岳之峰、《布礼》中的钟亦成、《海的梦》中的缪可言等等,其实在同代人中,写知识青年悲剧命运的作家很多,但用“意识流”写作的却屈指可数,王蒙所用的“意识流”与普通的意识流又有所区别,有学者称之为“革命的意识流”或是“理想主义的意识流”,这也是王蒙在新时期小说创新的探索。

在王蒙最富代表性的几部意识流小说中,作为“思考者”的“情绪主人公”本人都是满怀革命理想、有着严肃使命感的人。《布礼》中的钟亦成、《蝴蝶》中的张思远是解放前的老革命、共产党员、国家干部,《春之声》中的岳之峰、《海的梦》中的缪可言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这些“思绪主人公”都或多或少带着作者自己的影子。由于意识流“主观化”、“情绪化”的东西占主导,作品并不重视情节的编排,他更关心的,是对于心理、情绪、意识,印象的分析和联想式的叙述。这形成了一种流动不居的叙述方式:语词上的变化和多样组合,不断展开的句式,对于夸张、机智、幽默才能的充分展示,等等。当然,当叙述者有时过分迷醉于在叙述中体现的智力优越感时,也会走到缺乏控制的“滥情”。

获奖荣誉

1978年,发表短篇小说《队长 书记 野猫和半截筷的故事》、《最宝贵的》(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79年,短篇小说《歌神》《友人如姻》《悠悠寸草心》(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夜的眼》《表姐》。出版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81年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最喜爱的十本书之一,并于1986年获人民文学奖)。

1980年,发表中篇小说《蝴蝶》();短篇小说《说客盈门》《买买提处长轶事》《春之声》(获1980年全图优秀短篇小说奖)《风筝飘带》(获短篇小说北京文学奖);

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相见时难》(获全国第二届1981-1982中篇小说奖);

1983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息浪止》《淡灰色的眼珠》《虚掩的土屋小院》;短篇小说《青龙潭》《黄杨树根之死》《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哦,穆罕默德·阿麦德》《好汉子伊斯麻尔》《葡萄的精灵》(获第一届1983-1984短篇小说百花奖);创作谈《漫话文学创作特性探讨中的一些思想方法问题》(获首届上海文学奖)。

1984年,综论《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反应和呼唤》(获《光明日报》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散文《塔什干晨雨》、《访苏心潮》(获全国第三届1984-1985报告文学奖);

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名医梁有志传奇》(获全国传奇文学奖,并被《中篇小说选刊》评为优秀中篇小说);

1989年,发表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获第四届1989—1990短篇小说百花奖)、《初春回旋曲》《神鸟》《纸海勾沉至尹薇薇》(获第四届1988—1990《十月》文学奖)

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10年11月15日,登上“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成为各界关注焦点。

2014年,获第二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中“杰出短篇小说作家奖”

2015年8月16日,80岁的王蒙首次获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这边风景》。

人物评价

王蒙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抒情笔法,使某些章节段落更近似诗歌和散文,抒发了那个特殊年代赋予青年人的热情。小说里的人物象当年生活里的中学生一样天真可爱,她们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情、爱好,心中燃烧着爱党、爱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青春热情。小说为解放初期的中学生活留下了一份真实生动的写照,反映了党的阳光雨露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乳汁怎样哺育了一代人的成长,在他们稚嫩的胸膛里播下了真理的种子。在青春文学领域,王蒙起到了开辟性的作用,具有标杆旗帜风向标性质。——搜狐网

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王蒙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从改革开放后的伤痕文学开始,直到上世纪末的创作时期。(烟台晚报评)

老作家新书不少,但有突破的似乎不多。王蒙推出的《这边风景》并非新书,而是一部尘封多年的旧作。。(人民网评)

王蒙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不单是小说方面,还有诗歌散文,比较文学以及古典文学研究,表现在齐头并进的多个方面及前沿地带。他作为前辈给我的突出感觉是学习,这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词,但其实不然。贾平凹在一个场合说过:我是一个农民。王蒙就说如果任何人都给自己一个定义的话,我想我自己是一个学生,这句话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让我对他充满敬意,因为这绝不是虚假的谦虚。这要比他说自己是一个学者来得真切。历经苦难后永不言败的激情、活力、情感、智慧、燃烧,这些词用在他身上并不过分,这些都是令人感佩的。——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

用一个词来形容王蒙的创作道路就是“风雨兼程”,他是新时期最活跃的、始终处在生长攀登状态的一个代表,这是作为作家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他的创作在内容上,既有一种触动感情的自由抒发,也有对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思考。从对王蒙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派生出不同的切入点。 ——张炜(山东省作协主席)

王蒙作品中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通过文字透露出来的文学内涵和语言感受。文学的内涵或许需要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人物苦难的理解,而他的小说在语言上则有一种震撼力,就好像集束炸弹轰炸带给人的感觉。—— 周大新(河南作家)

讨论王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是如此复杂的一个人,光看他的称谓就有着许多的不可思议,既是作家,又当过官,甚至还当过生产队的队长。—— 张宇(河南作家)

对王蒙的评价只有一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蒙,我觉得很贴切——因我们老祖宗早就说过:“文章千古不为官”,而王蒙,是个官,也是个官迷,他怎么能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来呢?——李承鹏(着名足球打假人士、作家)



标签:

推荐阅读

  • ​王蒙()

    王蒙() 人物经历 少年时期 民国三十三年(1934年),王蒙生于北京。父亲河北省南皮县人,曾任教北京大学。母亲河北省沧州人,曾任教北京市某小学。王蒙的名字是其父的朋友何其...

    2024-02-04 12:55:32
  • ​李存孝(唐末五代第一猛将)

    李存孝(唐末五代第一猛将)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本姓安,名敬思,突厥族沙陀部落人。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非凡,勇猛过人。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攻无不...

    2024-02-04 12:53:25
  •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

    戚夫人(汉高祖刘邦的宠姬) 戚夫人介绍 戚夫人(公元前224~公元前194年),亦称戚姬。西汉济阴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汉高祖刘邦宠姬。刘邦做汉王时娶了定陶戚姬,...

    2024-02-04 12:51:19
  • ​阿巴亥(努尔哈赤大妃、多尔衮生母)

    阿巴亥(努尔哈赤大妃、多尔衮生母) 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穆麟德:Abahai),乌拉部满泰贝勒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

    2024-02-04 12:49:13
  • ​陈一冰(中国体操队运动员、奥运冠军)

    陈一冰(中国体操队运动员、奥运冠军) 陈一冰 简介 陈一冰,男,1984年12月19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山东省庆云县,中国体操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于1989年开始体操训练,2005年开始在...

    2024-02-04 12:47:07
  • ​太平公主(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

    太平公主(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 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

    2024-02-04 12:45:01
  • ​韩湘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韩湘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韩湘子,字清夫,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有说法称他是唐朝韩...

    2024-02-04 12:42:55
  • ​十大稀有金属排名(有色金属钨上榜,第九比黄金还要珍贵)

    十大稀有金属排名(有色金属钨上榜,第九比黄金还要珍贵) 十大稀有金属 都有哪些?都说物以稀为贵,很多东西都是如此,就连金属也是有稀有金属这样的类别,因为它们有的利用价...

    2024-02-03 19:41:14
  • ​最著名的十大动物骗子(变色龙上榜,第三本领是“装死”)

    最著名的十大动物骗子(变色龙上榜,第三本领是“装死”) 最著名的十大动物骗子 都有哪些?在当今社会,骗子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他们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行骗,而且经常得逞,...

    2024-02-03 19:39:08
  • ​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黄大年 简介 黄大年(1958年8月28日——2017年1月8日),男,汉族,1958年8月28日出生,广西南宁市人,毕业于吉林大学和英...

    2024-02-03 19:37:02
  • ​鬼哭狼嚎

    鬼哭狼嚎 【鬼哭狼嚎的意思】: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用法分析】:鬼哭狼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鬼哭狼嚎的来源】:清...

    2024-02-03 19:34:56
  • ​懊悔无及

    懊悔无及 【懊悔无及的意思】:后悔已来不及了。 【用法分析】:懊悔无及作谓语;指事后的态度。 【懊悔无及的来源】: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

    2024-02-03 19:32:49
  • ​体育界最帅的男运动员(科比上榜,第八是中英混血儿)

    体育界最帅的男运动员(科比上榜,第八是中英混血儿) 体育界最帅的男运动员 都有谁?在体育界有着许许多多的运动员,他们不仅运动天赋极强,成绩优秀,还有着超高的颜值,成...

    2024-02-03 19:30:43
  • ​变化无常

    变化无常 【变化无常的意思】:常:常规;准则。形容事物任意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则。 【用法分析】:变化无常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各种事物或人的情绪、表情等。 【变化...

    2024-02-03 19:28:38
  • ​秀色可餐

    秀色可餐 【秀色可餐的意思】: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好像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 【用法分析】:秀色可餐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2024-02-03 19:26:31
  • ​相辅相成

    相辅相成 【相辅相成的意思】:相:互相;辅:帮助;成:促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用法分析】:相辅相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事物相互依存。 【...

    2024-02-03 19:24:25
  • ​民国四大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民国四大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民国四大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民国时候的四大家族是哪四大家族?民国四大家族,...

    2024-02-03 19:22:20
  • ​杨青倩(中国女演员)

    杨青倩(中国女演员) 杨青倩 简介 杨青倩(Lena),1986年9月22日出生于上海,女歌手、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出演首部电视剧《功夫小英雄》出道。代表作品有《功夫小英...

    2024-02-03 14:40:49
  • ​韩非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子介绍 韩非,汉族,战国时期的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

    2024-02-03 14:38:43
  • ​吕泽(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外戚)

    吕泽(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外戚) 吕泽介绍 吕泽:华夏族,山东单父(今单县)人,吕文的长子、吕后(吕雉)的哥哥。他跟随刘邦,在单父起兵,为汉将有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

    2024-02-03 14:36:37